當法律遇上經濟

當法律遇上經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邱澎生,颱灣大學曆史學博士(1995年),曾任職於颱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教授(2012年7月至今)。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經濟史與法律史,齣版有《十八、十九世紀蘇州城的新興工商業團體》(專著)、《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與陳熙遠閤編)等著作。現正以清代巴縣檔案為基礎撰寫《清代中期重慶城的物質生活與法律規範》書稿,並同時探究明清中國法律知識與法律價值觀的演變。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啓真館
作者:邱澎生
出品人:啓真館
頁數:412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1
價格:7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8171380
叢書系列:廿一世紀中國法律文化史論叢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明清史 
  • 法律史 
  • 邱澎生 
  • 曆史 
  • 法律 
  • 明清 
  • 清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明清時,中國沒有發生歐美“工業革命”那種以機器大規模生産的經濟變化,清末以前也並未齣現“民主憲政”之類的法律與政治改革運動,但是仍然齣現許多有意義的社會變遷。本書有係統地描述並論證明清中國經濟與法律的發展曆程及其曆史意義,點齣探究明清經濟史的重要意義,提齣明清中國也有商業法律的主張。

本書為使讀者能容易理解當時中國經濟與法律互動的復雜性,先介紹十六至十九世紀之間的中國經濟變動趨勢,以下各章展開對明清中國商業法律的說明與分析。作者將研究視角做瞭較大範圍的擴充,不僅討論處理市場交易、商事糾紛與商業契約的法律規範本身,也分析當時中國用以運作商業法律的製度變遷,更進一步將“非西方”地區的曆史完整地納入,以說明一些重要的經濟與法律變遷究竟是如何逐漸由明清中國部分地區往外擴散至全國,進而改寫瞭既有的近代世界經濟史。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張壽安主編《晚清民初的知識轉型與知識傳播》收錄邱澎生“律例本乎聖經:明清士人與官員的法律知識論述”,該文敏銳而強烈的問題意識令人印象很深,但結論不充分,字裏行間仍有一種和西方比高下的“意氣”,這種思想焦慮當然可以理解。到瞭這部論文集,作者繼續著“深入理解(明清)曆史變遷的努力”,但詳盡考訂之後,史論上卻給我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印象。以“晚明有關法律知識的兩種價值觀”為例,即使王樵、王肯堂的確反映瞭兩種法律價值觀,也很難說他們的這種價值觀有什麼“超越和神聖的意義”。

评分

是我期待過高瞭。

评分

雖然不喜歡這種把幾篇論文湊成一本書的做法,但是邱澎生寫的真是好。

评分

實話說,讀著讀著就感覺本書的內容和題目差距有點大。具體來說就是,雖然作者想說的是明清時期中國的商業規範和商業法律的發展。但是,從內容看作者更像是藉這個主題把他的一些法律史論文湊成一本書,所以內容有三分之一弱並不是圍繞主題展開而是說的其他一些破碎的東西,比如刑事問題,比如訟師的問題,這些即使和商人有關係,也極為牽強,不足以錶達主題想要錶達的意思。簡而言之,說這是一本論文集比說它是一本有鮮明主題的專著來得恰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