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兰•塞蒂亚(Kieran Setiya),终身哲学教授,执教于MIT哲学系,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领域为行动理论、伦理学及知识论,已在MIT、牛津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多种学术著作。目前正值中年。
译者简介
潘驿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科学与社会。
黎潇逸,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文学理论。
自己一直或多或少受到“往哪里去”和“路怎么走”这样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借着不可捉摸的人生际遇时而会迸发成个人精神危机。书是个药铺,而且药还得自己抓,从《杜甫评传》到《论语今读》,从《哲学的慰藉》到《何为良好生活》,从《Stoner》到《夜航西飞》等等,凡此种种,...
评分 评分 评分自己一直或多或少受到“往哪里去”和“路怎么走”这样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借着不可捉摸的人生际遇时而会迸发成个人精神危机。书是个药铺,而且药还得自己抓,从《杜甫评传》到《论语今读》,从《哲学的慰藉》到《何为良好生活》,从《Stoner》到《夜航西飞》等等,凡此种种,...
评分被理想国的推送安利到 特地借了来看。很薄的英文书,哲学派的self-help。里面回应了几个我一直很困扰的问题,包括如何面对死亡。最后居然指向了佛教的无我,果然宗教和哲学才是可以回应我疑惑的渠道。最后说到mindfulness让人想翻白眼,大概是对西方关于佛教的通俗化理解有些无语:既然不能接受硬核的无我 也就别学半吊子的meditation了!有些观点浅浅的,但是不失为一本值得一念的类工具书。
评分被理想国的推送安利到 特地借了来看。很薄的英文书,哲学派的self-help。里面回应了几个我一直很困扰的问题,包括如何面对死亡。最后居然指向了佛教的无我,果然宗教和哲学才是可以回应我疑惑的渠道。最后说到mindfulness让人想翻白眼,大概是对西方关于佛教的通俗化理解有些无语:既然不能接受硬核的无我 也就别学半吊子的meditation了!有些观点浅浅的,但是不失为一本值得一念的类工具书。
评分花了一天时间读完原作,书不厚,而且讨论主要集中在三四个主题上。很多地方有同感,作者很准确地描述出了那些感受。虽然因为讨论的主题少,因而限制了起效范围,但仍然有启发性。
评分不大喜欢中文翻译版的名称和对结构的调整。中文版把原文第一章“history of midlife”自作主张调到了最后,变成了补充阅读。这样对国内读者而言,对危机都没有个认识就跳进了各种哲学论述里。太不友好
评分前几章还不错 还算严谨的论证抹去了一点鸡汤的色彩 最后一章里西方鬼佬们讲不通理论了就只能hardsell meditation 扣分 / “建议你通过出门散步来缓解中年危机” 额哈哈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