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 解了生命的奥 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并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和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2010年,他出版著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mark一下,读到了希特勒的部分,残酷地快要读不下去了。第一次知道纳粹种族清洗竟然还有所谓的理论基础: Eugenics. 可笑,可叹,可耻,可悲! 自然科学因此蒙羞。一切的最开始是无辜的被诊断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们被送进毒气办公室处死啊!我想知道这一切的疯狂如何平息,这一切...
评分An epic book about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gen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other dictionary-sized book. Filled with interesting stories and anecdotes about the history of gene research, it also raises serious ethical questions on its future: Can hu...
评分基因、原子、字节、像素、纳米……等等,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广度,也意味着深度,这与传统文化的蒙昧已经大不相同,对中医来说,基因是不可思议的。 但古人也有他们的血统论,乃至红色基因云云。威尔逊在《社会生物学》《论人的天性》等作品中提出一个思想,即基因是一切机...
评分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的片段,染色体是它的主要载体。一个微小的基因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家人的命运,甚至掀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雨腥风。《基因传:众生之源》探究微观的遗传因子,追溯它的历史,讲述它的发展与未来。 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
评分mark一下,读到了希特勒的部分,残酷地快要读不下去了。第一次知道纳粹种族清洗竟然还有所谓的理论基础: Eugenics. 可笑,可叹,可耻,可悲! 自然科学因此蒙羞。一切的最开始是无辜的被诊断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们被送进毒气办公室处死啊!我想知道这一切的疯狂如何平息,这一切...
有意思的遭遇是底面书封上译者马医生留有自己的个人微信号,加了以后被拉进了一个认真读书、分享的读书群。#ReadItForHD# #不算"读完"的大部头
评分从孟德尔在修道院的花园里倒腾那些豌豆开始,到当下最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作者带着我们将关于基因的历史长卷缓缓展开,其中有天才们被埋没的伟大贡献、有令人惋惜的医疗惨剧、有伦理上始终的纠结,更有一次次伟大的突破,将人类推向命运的彼岸。在基因之网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终极答案?乐观来说,人类终将有解开基因全部秘密的那一天,当生命的奥秘得到解答,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迈入后基因(人类)社会?潘多拉的魔盒即将被掀开,没有人能逃离,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这样的命运早就已经被写在了基因中,在几十亿年前,在那生命诞生的神奇一刻。
评分其实想想,西方医学已经到了基因水平,中医还在望闻问切...欣慰的是中国在生物学前沿追的很紧,书本最后提到的一个实验就是中山大学的人体胚胎研究,前几天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也成功克隆了灵长内动物。外加一条心得是,我决定去买点张峰公司的股票...
评分没看完,很多地方连八卦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作者搜集的资料剩余,弃之可惜遂将其概括,显得臃肿冗长,高中课本内容加上可有可无的主观性描写,让“传记”的定位也失去阵脚。以家族遗传病变入手的序言部分对遗传定律的怀疑态度只让人觉莫名其妙,且在后续章节对诸如受精卵、核酸结构“进一步了解”都只是匆匆代笔而过,而对科学家之间的矛盾纠纷则是浓墨重彩精心铺垫,实在是“假公济私”没有重点。唯一有兴趣的地方在于对纳粹时期遗传生物学的不完全否定——优生学的彻底摒弃,与其说是被内容启发,倒不如说是受教于隐含的思想碰撞,包括对《湮灭》也多出生物学的理解思考。
评分读起来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枯燥,而是如侦探小说一样将疑问抽丝剥茧让真相逐渐明晰起来,去年做了个基因检测之后,就觉得基因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而这本书就将这些神奇之处都用科学的语言阐述出来,让神秘不再神秘,就是科学家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