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的尊嚴

論人的尊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 瓦爾特·施瓦德勒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賀念
出版時間: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179162
叢書系列:法哲學學術譯叢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哲學
  • 現象學
  • 西方哲學
  • 裏德學派
  • 新書記
  • 政治
  • 尊嚴
  • 哲學
  • 倫理學
  • 尊嚴
  • 人權
  • 人文主義
  • 道德
  • 價值
  • 社會
  • 思想
  • 人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原著是由著名德國哲學教授瓦爾特·施瓦德勒(Walter Schweidler)先生於2012年所著,是一部重要的從西方人文精神內部思考“人的尊嚴”的哲學專著。“人的尊嚴”是攸關全人類的生存意義和生命權利的根本性思想命題。施瓦德勒教授認為人的尊嚴是所有人權的哲學性基礎,隻有真正理解瞭人的尊嚴問題,人權為什麼必須得到保障纔能找到充分的理由。通過整本書七章的內容,分彆對“人是什麼”,人的本性,人的義務,自然法與人的自由,人的權利,人的人格和生命的文化等命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和麵對這一命題。

著者簡介

瓦爾特·施瓦德勒(Walter Schweidler),1957年齣生於南德,曾在慕尼黑大學學習哲學、神學、法學和政治學。他是德國當代著名哲學傢施佩曼(Robert Spaemann)的重要弟子之一,也是德國當代著名現象學傢瓦登菲爾斯(Bernhard Waldenfels)哲學教席的接任者,是德國政治哲學(裏德學派和“人的尊嚴”問題等)和現象學領域的專傢。施瓦德勒教授迄今發錶重要論文100餘篇,主要著作包括:《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概念》(1983)、《形而上學的剋服:論卡爾納普、維特根斯坦、斯賓格勒和海德格爾》(1987)、《精神力量與人權:人權的普遍性要求與第一哲學問題》(1994)、《好的國傢:從柏拉圖到當代的政治倫理學》(2004)、《追補不上的:對一種非直接性形而上學的獻文》(2008),著述被翻譯成英文、法文、日文、中文和西班牙文等。2000—2009年,施瓦德勒教授在德國波鴻大學哲學係任教席教授,自2009年起在德國艾希施泰特一因戈爾施塔特大學哲學係任教席教授。施瓦德勒教授同時擔任德國著名Karl Alber齣版社“現象學”書係和Academia齣版社“東西方思維道路”書係的主編。賀念,1985年齣生於湖北石首。德國哲學博上,四川大學哲學係特聘副研究員。2003—2010年就讀於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和哲學學院,獲哲學學士、哲學碩士學位。2010—2016年受國傢留學基金委資助留學於德國艾希施泰特一因戈爾施塔特大學(University of Eichstaett-Ingolstadt),獲哲學博士學位。師從德國著名現象學傢、裏德學派代錶瓦爾特·施瓦德勒教席教授,是在其治下畢業的第一位華人博士。德語專著《Sein與Sinn von Sein:海德格爾核心問題研究》即將在德國Karl Alber齣版社齣版,在《世界哲學》等雜誌發錶論文若乾。

圖書目錄

譯者導言 對“人的尊嚴”的追問與保障:從康德到德國憲法精神
中文版序言
導論
第一章 人是什麼?不僅是一個問題,不止一個答案
A)明確的迴答
B)隱含的迴答
C)間接的迴答
第二章 人的本性(Natur)
A)自然作為還原性概念和區分性概念
B)人、人的本性與“自然”
C)本性與尊嚴
第三章 人的義務
A)人與自然
B)因果關係(Kausalverhaltnis)與意義關涉(Sinnbeziehung)
C)自身關係的悖論
第四章 自然法則
A)理性之眼
B)自然與自由
C)良知
第五章 人的權利
A)國傢契約
B)主體權利
C)幸福之痕
第六章 人的人格
A)人的身體
B)人格與物(Person und Sache)
C)本源問題
第七章 生命的文化
A)規範文化與實用文化
B)生命的文化
C)返迴本源
原書參考文獻
附錄(一)德語—漢語術語索引
附錄(二)漢語—德語術語對照
附錄(三)拉丁語—漢語術語索引
附錄(四)公民社會與德國裏德學派文/賀念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覺譯者的導言寫的的比後麵翻譯的好,英語界對康德尊嚴概念的文獻很多,但是德語界的不常見,對德語界的觀念的吸收真是比較創新的思路。

评分

誰知道後現代的尊嚴,會淪為何物?這不僅是哲學的永恒主題,也是憲法的精神指嚮。

评分

翻譯的不太好。作者後來尊嚴的形而上學基礎,感覺有閤理之處,到不那麼讓人信服。尊嚴的基礎到底何在?

评分

誰知道後現代的尊嚴,會淪為何物?這不僅是哲學的永恒主題,也是憲法的精神指嚮。

评分

感覺譯者的導言寫的的比後麵翻譯的好,英語界對康德尊嚴概念的文獻很多,但是德語界的不常見,對德語界的觀念的吸收真是比較創新的思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