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世界史 外交 雅尔塔体系 政治学 国际关系 美国
发表于2025-02-12
雅尔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会议正名。他梳理苏联解密档案、各国政府文件、与会者回忆录和未发表日记,生动重现了这场争议极大、影响深远的会议。他重建当时的情势,从会议参与者的选择、计算、利益、理念出发,证明雅尔塔虽是通往分裂、危险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却绝非冷战的肇因。实际上,与会者协助结束战争,建立了经由谈判得到的和平环境,尽管和平仍有缺憾,但在当时的情形下,恐怕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当然,这场意在为和平铺路的会议,也为达成和平付出了代价。
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浦洛基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The Last Empire: The Final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斯拉夫民族之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Slavic Nations)等十部专著,所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乌克兰研究学会著作奖、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
十星推荐。雅尔塔的8天,3巨头想划定二战后世界格局,间谍、寒暄、斡旋,政治的阴阳。
评分1945年2月3日,黑海之滨别墅八天,三巨头(斯大林67岁、丘吉尔71岁、罗斯福63岁)决定战后世界格局;本书重新建构会议内容,互相参照补充,讲述三巨头及其助理的动机思想和行动,主线罗斯福,7日和8日最关键;罗斯福把他与斯大林私人友情看得重当两国关系核心;红军提前8天在1945年1月12日顶着大雪发动攻势为缓解阿登战役失利的盟军压力,搞得罗斯福丘吉尔不得不感谢和解释;丘吉尔重要立场不希望欧洲有超强大国,他需要法国牵制德国,斯大林看不起戴高乐认为他笨;苏联打不下芬兰而放弃让希特勒轻视甚至认为可轻松拿下苏联;丘吉尔一揽子势力划分表给斯大林看,他说斯大林打勾全过,其实斯大林勾了罗马尼亚这一块;杜鲁门支持丘吉尔但不到位,他内心被斯大林带动了,认为他是聪明诚实的人,反过来苏方认可他的人品看不起他的智力
评分很好 翻译也很好
评分魔鬼在细节之中,准备写篇相关的小文章。另外,发现蒋廷黻等人对雅尔塔十分关注,有些未刊稿,改日整理一下
评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在雅尔塔峰会上这种“人”的因素的存在,我们在理解国际政治时候,总是不自觉地会从地缘政治、结构格局的角度去思考,而雅尔塔告诉我们,当时的很多选择和妥协是因为面对面之后产生的信任感、熟悉感,这种看起来虚无缥缈但有确确实实存在的因素,使得峰会多边场合至今仍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发出光彩。
又看了一遍中信版的《雅尔塔》,与江苏文艺版的《雅尔塔》相比,两者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中信版人名地名的翻译比较规范,后者误译太多(参见相应商品的评论);中信版没有任何插图,后者附有部分相关照片(这一点我有些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总共也没有几张照片啊)...
评分先吐个槽,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很不靠谱。以这本书的页数,其实出一册也可以,不知为何分上下两册出。封面设计一点也不用心,上下两册都用三巨头合影做封面,却在背景地图的颜色上动手脚,上册整成红色,下册整成蓝色,这美工设计封面时是想到了王小波笔下穿着蓝大褂拿着红蓝两色...
评分在这场确定二战最后走势及战后世界格局的著名会议上,丘吉尔的感性和易怒,斯大林的狡猾和强硬,罗斯福的工于心计和理想主义都得到充分展现。围绕波兰政体、欧洲解放地区走向、联合国创立、恢复法国大国地位、巴尔干的将来、德国赔偿和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三巨头展开了长达8天...
评分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黑海之滨的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商谈对德、日法西斯作战问题及战后的一系列安排。在八日密谈中,三巨头纵横捭阖,想要尽快结束战争,遏制战争根源,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 雅尔塔会议落幕时,三国领导人对会议安排均比较满意,...
评分作者简介: 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浦洛基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斯拉夫民族之起源》等十部专著。 内容简介: 作者首先...
雅尔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