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上网多大程度上是浪费时间,多大程度是在学习、关心社会、激发创造力?我们真能彻底断网,逃离社交网络吗? 手机把都市人变成一群电子僵尸,是福是祸? 浏览记录就是我们将来的回忆录吗?文件归档属于一种现代民间艺术? 不自拍、P图、发朋友圈,我还是我吗?
美国知名概念艺术家戈德史密斯认为:上网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本书中他以跨学科角度、散文式语言进行论证,涉及大众传播学、计算机、心理学,以及电影、现代艺术和文学诗歌等领域。
肯尼思·戈德史密斯(Kenneth Goldsmith)美国概念艺术家、诗人、网站编辑、网络电台主持,曾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期间,推出了一个名为“在网上浪费时间”的课程,引起美国媒体的轰动。曾编著《我将是你的镜子:安迪·沃霍尔访谈精选》等书,目前与同为艺术家的妻子及两个儿子生活在纽约。
超级有意思的一本书!没想到狗年第一天就读到这么好的书,感觉会是非常棒的一年。 不得不说媒体时时刻刻的信息轰炸和人类懒得思考的惰性结合,真的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果。在阅读本书前,我正计划“逐渐脱离网络回归现实生活”,读这书的初衷也是希望看到作者吐槽互联网对现实生...
评分文/刘畅 小时候,我看电视一超过3个小时,父母便开始数落:“眼珠子都不转一下,别人跟你说话你也听不见!” 后来,家里有了电脑,另一幅画面又出现了。父母在客厅里看电视,而我在书房里“网上冲浪”。父母还是会面露不快,觉得我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没有和大家“...
评分文/刘畅 小时候,我看电视一超过3个小时,父母便开始数落:“眼珠子都不转一下,别人跟你说话你也听不见!” 后来,家里有了电脑,另一幅画面又出现了。父母在客厅里看电视,而我在书房里“网上冲浪”。父母还是会面露不快,觉得我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没有和大家“...
评分其实这本书放在10年前可能给我的共鸣会更多,但是现在中国已经迈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做为主流,会让更优秀的人更优秀,更颓废的人更颓废。10年前QQ上我们会找陌生人聊天,而现在找陌生人聊天只有一个目的,约炮。现在手机连上网络人们做的更多事是手游,微博,刷朋友圈...
评分点开本文,你会发现本文和其他“标题党”、“鸡汤文”无异。仅仅凭借“年薪百万”这四字春药就迅速GET到你的注意力。但是,请放心,本文和其他文章不同的是,本文为你提供了一种看待互联网的新视角。 这星期,我带着本《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去了上海、深圳两地出差。每当我...
作者眼界没的说,但整体结构太散了
评分听 喜马拉雅 听书节目听到这本书,听节目的时候觉得还不错。我觉得我对互联网有偏见,觉得互联网这个媒介让我们远离了真正的书本有条理的信息。当ex总是在刷豆瓣的时候我觉得她在浪费时间。但是无可否认互联网聚集了一大片人投入的精力和他们创造的知识产出,比如知乎。如果合理利用,互联网还是可以给我们很多信息。而且我们在互联网有时候会变得很投入,虽然可能很多时间在东逛逛西逛逛,刷刷网页,看看邮箱。每一个技术都有利有弊,如果合理利用还是很有价值(怎么觉得是废话)。总之不应该把互联网一棍打死。我原来也觉得互联网让人和人更疏远,但是没有互联网,好像联系都联系不到。
评分不知道说“小心水军!”的那位朋友,是不是真的读过这本书?豆瓣刷一星的风气什么时候能改改……少搞新闻,多读点书。与君共勉。
评分本以为是很轻松的那种杀时间小书,没想到里面好多都是传播学课程的主题……用很平白的话和例子讲了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虚拟社会资本、图像的政治…有些互联网艺术行为还挺好玩的
评分作者用心做的社会学实验总是会让人会心一笑,思维开阔的人无论如何沉溺,也都是用工具,而不会被工具用。从第4章起陷入阅读障碍,因为作者涉猎领域广泛,甚至涉及到现代艺术史,大众传媒,计算机史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它不是一本与它封面和名字传达出来的信息相符的书,它本身有深度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