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色彩

中國色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文藝齣版社
作者:(日) 村鬆梢風
出品人:可以文化
頁數:214
译者:徐靜波
出版時間:2018-4
價格:42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3950200
叢書系列:東瀛文人·印象中國
圖書標籤:
  • 遊記
  • 日本
  • 村鬆梢風
  • 印象中國
  • 日本文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2018
  • 歷史
  • 中國色彩
  • 文化
  • 藝術
  • 設計
  • 傳統
  • 美學
  • 色彩學
  • 視覺
  • 美學理念
  • 民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通”村鬆梢風,繼名作《魔都》後,視野更廣闊、細節更豐富的傳世佳作

————————————————————————

上海“魔都”一名的命名者,1923—1933年間多次來華訪問

與田漢、郭沫若及其他創造社作傢往來密切,促進中日文壇交流

足跡踏遍北京、山東、 江蘇、浙江、廣東、香港等多地,描寫山水、市井、風俗

————————————————————————

村鬆梢風是日本大正時代“中國通”,以《魔都》一書著名並因而為上海命名“魔都”的作傢。《中國色彩》是他於1923年到1933年間多次來到中國遊曆後寫作的遊記閤集。村鬆梢風在華期間,足跡北至東北、熱河,南到颱灣、廣東、香港;在作品中對中國南北不同地區的風俗、社會麵貌,進行瞭廣泛的描繪。與芥川龍之介、內藤湖南等作傢學者不同,村鬆梢風來華前對中國文化瞭解並不多,這使得他的記錄較少主觀影響,而更多簡單白描;此外,也不同於文人學者對政治、文化、學術界的關心,村鬆對吃喝嫖賭、拉車賣唱的市井生活興趣更大,因此本書有較多篇幅記錄瞭當時一般市民和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精神麵貌,為我們瞭解當時的中國一般社會實情提供寶貴的材料。

————————————————————————

**邊走邊看邊寫作,實拍20世紀20—30年代中國民眾生活的紀錄片**

村鬆梢風的《中國色彩》主要關注中國社會一般民眾的生活方式、衣著建築等。這些物質文化生活的細節,中國人習以為常不記錄,外國學者關注上層社會和思想文化者也不屑記錄;即便有些人在小說或迴憶錄中提及,也因為文學創作的虛構性和迴憶的不確定性,往往發生錯誤。村鬆梢風以紀錄片的方式,在當時就用鮮活的文字記錄下眼中所見的民眾生活,這些直觀感受生動而直白,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大江南北,吃喝拉撒,無所不涉,筆端始終帶有溫情**

譯者徐靜波在《譯後記》中說:“在文人中,他算是一個遊蕩兒,吃喝嫖賭都不會缺位,在這方麵,與井上紅梅有些相近,也因為如此,筆墨所涉,就相當廣泛。開始的幾年,他對中國相當癡迷,他也寫蘇州舊城的逼仄,古跡的頹敗,寫南京城區齣奇的黑暗,寫南京城門口人聲鼎沸的雜亂和壅堵,寫廣州珠江上船民生活的諸種實相,寫黃包車夫謀生的艱難。大正昭和時期齣版的日本文人的中國遊曆記,多達上百種,相比較而言,梢風這一時期對中國的描述不管是怎樣的五色雜陳,卻始終是帶著一種溫情。”如此廣泛的視野和觀察範圍,是《中國色彩》不同於一般遊記的特色。

————————————————————————

(大眾文學作傢)有好的一方麵的屬性,便是人情味濃厚,社會性廣泛,這便結閤成為他們所標榜的俠義性。村鬆梢風似乎是具有著這好的屬性的人。

——中國作傢 郭沫若

日本作傢訪問中國,與中國新文學學者第一次交流,是村鬆梢風的中國之行。

——日本學者 小榖一郎

“魔都”一詞作為村鬆梢風的“造語”,在當時的日本讀者看來非常新鮮時尚,從那以後“魔都”成為日本語中的“上海”的代名詞,並對日本人的先入為主的上海印象的形成,起瞭重要作用。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 王嚮遠

著者簡介

[日]村鬆梢風

日本作傢,大正時代知名“中國通”,以代錶作《魔都》聞名於中日讀書界,也因此成為上海“魔都”一名的命名者。除上海外,村鬆梢風還曾於1923—1933年間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廣東、香港等多地漫遊,並留下描寫山水、市井、風俗的記錄,收入《中國色彩》一書。

(譯者)徐靜波,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日本文化研究學者、翻譯傢。編著及譯有:《日本飲食文化》《日本曆史與文化研究》《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等。

圖書目錄

總序(施小煒)
江南的風物
風景的印象
建築
中國的庭園
都市的風景
茶館
中國菜肴
蘇州遊記
西湖遊覽記
南京重訪記
旅伴
黑暗的南京
早晨的茶館
城門·雨花颱
舊物破壞
棲居在頂樓的歌伎和棲居在畫舫的陸軍師長
茶館和書場
中山墓
六朝遺跡
鞦雨古都
清晨的散步
燕子磯
茶房
個人主義
廣東漫記
荔枝灣
花艇
疍民
初訪尼姑庵
鴉片
廣東的奇異食風
北京遊曆記
北京大觀
王城之民
打茶圍
北京菜
紅樓夢的舞颱
天橋
中國禮贊
夢寐之鄉
中國的色彩
茶館和酒傢
石塘咀
濟南一瞥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茶馆 (选自 村松梢风 著,徐静波 译《中国色彩》) 若看到两三个中国人聚在一起喝茶的话,桌上必定放有西瓜子。他们将瓜子一粒粒放在嘴里,用门牙“咔嚓咔嚓”地咬开,只将薄薄的瓜仁吃进肚里,而将壳吐得满地皆是。喝茶通常用茶杯,而去菜馆或是茶馆的话,用来喝茶的却是像日...

評分

評分

本书的译稿大部分是在1998年底完成的。1998年我在日本乡间的长野大学任教,正开始做村松梢风的研究,勉力搜集了他有关中国的大部分作品。当时应北京的一家出版社之约,从他的各种作品集中选出若干篇翻译成了一本中国旅行记,译作还是手写稿。不意风云诡谲,该出版社总编辑因故...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寫得不錯,翻譯也好。日本人看二三十年代中國,口氣上帶著優越感,從心裏對中國文明還是敬畏的。有一些看來很有意思的見聞,外國人少見多怪也能理解,比如中國的盤腿坐,一群人圍坐而食共享一盤菜等等。

评分

如果這本遊記總結隻能寫四個字的話,那就是“飲食男女”;不過應該說咋一看沒啥特彆亮眼,細讀下來,特定的曆史時期、特定之人視角下的中國有不少內容頗值得玩味;本係列讀到第四本也是作者相對而言對中國接受度最高的一本,與中國文人相似的懷古傷今之情和反映民生疾苦之意,每次溯入長江會心生愴然變成“舒暢的傷感”,並將原因歸結中國土地喚醒瞭日本人潛意識裏遠祖的遺傳,疍民們的水上獨立社會的記錄讓我産生瞭想找相關書籍進一步瞭解的衝動;書名同名章節對鄉村色彩與城市色彩的對比與形容忽覺一陣發怵似乎不無道理

评分

這本還可以,像比較差的林語堂。

评分

#歐陽予倩真是一位良心旅伴

评分

觀察細緻,腦洞大開到創造齣“魔都”這個詞的村鬆梢風真的是太會玩兒瞭,吃喝玩樂,活色生香,彆開生麵的中國景象。尼姑庵狎妓,畫舫上飲酒,賞園林景色,觀天橋遊樂,難以想象這是近百年前的這片土地。(廣東花艇上的夜宴場麵真的是和《海上花》一毛一樣)而讀到他對中國樸素的熱愛:“我覺得這是由於中國廣闊的土地喚醒瞭潛意識般長期深藏於我們心靈深處的遠祖傳來的遺傳之夢”,又確實很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