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时,梭罗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走进瓦尔登湖边山林,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独居两年两个月又两天。此后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将这段独居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写成自传体散文集《瓦尔登湖》。
本书在展示自然万物之美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丰盈充实的生活方式,被全球读者誉为“自我修行的心灵圣经”。阅读本书,您将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并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美]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美国作家,诗人,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返乡教书,后转而写作。
经历独特,制造过铅笔,当过土地勘测员;兴趣广泛,擅长游泳、赛跑、溜冰、划船。
28岁时,梭罗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走进瓦尔登湖边山林,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独居两年两个月又两天。此后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将这段独居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写成自传体散文集《瓦尔登湖》,1854年正式出版。
19世纪90年代起,梭罗提倡的“生活简朴,精神崇高”的自然生活方式,逐渐为世人接受效仿。
梭罗逝世时年仅44岁,他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作品,深刻影响了托尔斯泰、甘地、叶芝、海明威、普鲁斯特等大师。
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散文名著,是公认经典中的经典。
译者 王家新
著名诗人、批评家、翻译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出版有诗集、诗歌批评、诗论随笔、译诗集及其他译著二三十种,并编选出版有多部中外现当代诗选、诗论及随笔选集。
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德国、英国、美国、克罗地亚出版有多种个人诗选。曾获包括韩国KC国际诗文学奖在内等多种国内外文学奖。
译者 李昕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翻译文字约二十余万字。代表译作包括《身份、权力和向“我们的遣返女神”的祈祷—论翻译和诗歌创作》(载《上海文化》)、《沃罗涅日的乌鸦和刀—曼德尔施塔姆的沃罗涅日流放时期》(合译,载《上海文化》)等。
弟弟与我说:这辈子最向往的生活,就是独居陋室,日出而耕,日落而息,鸡犬相闻,良人相伴。我取笑他: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可乘船而入。见陆地后,需舍船。初极狭,能通人。复行数十步,会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评分《瓦尔登湖》自出版之日起,已经再版了多次,诸多版本看得人是眼花缭乱。不过对于这一版的封面,我确实极爱的,纯澈的蓝色湖水一圈圈的晕染开来,红色的小舟犹如一颗宝石般嵌入其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却又给人以无限的宁静。 人的一生是难免波折的。 每当遇到麻烦与不顺时...
评分 评分不知为何,我在读《瓦尔登湖》时,头脑中的往往是这样的一幅画面:梭罗坐在小屋边的一截木桩上,背后是盎然的绿色和清澈的湖水,对着我连连说着,语调不高,但声声入耳……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是两人都面对着湖水呢?那样的状态不是更美吗?的确,但我想大概我潜意识中认为那...
评分不同于我们今天时代里的一些志得意满的人,一头钻进深山老林里,试图找到所谓的“自我”与自然的合二为一,其实不过是和一千四百多年前那些走“终南捷径”的人类似,28岁的梭罗,借了一柄斧头,独身一人走进瓦尔登湖边的山林,开荒种地,写作看书,他不为隐居而来,也不为沽名...
品读经典,孜孜不倦。
评分翻译得很一般
评分想读
评分必须拉低评分,就是行活儿啊,给大星文化的作家榜丛书凑数,质量相当一般,注释少。作为诗人译者,莫说字里行间的诗意,里面几首诗也不见出彩,甚至不算众多译本里较好的。越来越觉得这套公版跟果麦没区别了
评分翻译得很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