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伯克评传

埃德蒙·伯克评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 约翰·莫雷
出品人:
页数:206
译者:刘戎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20755
丛书系列:克里奥译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埃德蒙·伯克
  • 传记
  • 英国
  • 约翰·莫雷
  • 历史
  • 思想史
  • 保守主义
  • 政治思想史
  • 英国思想史
  • 保守主义
  • 埃德蒙·伯克
  • 传记
  • 18世纪
  • 启蒙运动
  • 政治哲学
  • 历史人物
  • 西方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围绕一系列具体历史事件展开,把伯克的政治思想放置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品评。本书作者约翰•莫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在很多问题上与保守主义的伯克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传记中对伯克的推崇和敬仰,以及“同情之理解”。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

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后移居英国,担任下院议员;

他是现代保守主义的思想奠基者,被誉为保守主义的先驱;

他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在亚当•斯密之下;

他支持美国独立,却激烈抨击法国大革命。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莫雷(John Morley,1838—1923)

英国著名政治家、作家和报刊编辑,担任过爱尔兰政务司司长、印度事务大臣,曾于1909年与印度总督明多共同筹划了“莫雷—明多改革”。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评论员,因宣传政治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享誉全国。莫雷的文学成就除了《埃德蒙•伯克评传》外,还著有数部传记作品、政论文集。严复、胡适、章士钊等民国知识分子都读过他的著作,深受其自由主义的影响。

目录信息

前言
埃德蒙•伯克年表
第一章 特质
引言 / 从1760—1790年的英国政党 / 伯克当时的使命,“辉格主义”的复兴 / “爱国君主”理想被乔治三世的无能粉碎 / 《对当前不满原因的思考》,对“爱国君主”的有力驳斥 / 伯克对辉格党的广泛影响 / 18世纪英国的四种政治思潮,伯克思想为第三种 / 他对政治概念相对性的推崇 / 政治实践的需要削弱了他思想家的地位 / 但它们带给他的行事基调扩大了他的影响力 / 他的智慧 / 他厌恶对主流信仰根源的探究 / 早在1778年就有所展现 / 例如,他反对放宽认信政策 / 宣称自己相对于真理更热爱和平 / 对秩序的狂热崇尚,是他个性的关键 / 他的连贯一致性
第二章 时事
无论是研究外在形象还是精神内涵,伯克都是一个极为有趣的对象 / 他非富即贵的对手 / 历史研究关注他在当时更宏观的历史运动中的立场 / 宗教、工业、学术和政治领域的重要进展 / 普遍的趋势: (1)工业进步;(2)推翻特权 / 伯克的思想追随着这些历史趋向,虽然不知道它们的最终目标 / 1760—1783年的主要课题: (1)下院在议会的主导权;(2)民意在下院的主导权;(3)行政机关对下院的责任 / 作者按 /
第三章 宪政
1688年后的英格兰,一个贵族共和国 / 伯克时代的第一次重大宪政争端——米德尔塞克斯选举危机 / 下院的篡权 / 公众同情威尔克斯的缘由 / 伯克对“威尔克斯现象”的理解 /
公道人心的闪光 / 议会特权争端: 报商事件 / 干扰独立法庭的记录 / 本案的意义 / 下院的自负 / 用军队介入民众骚乱 / 不经审核地为王室欠款埋单 / 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 伯克一贯坚决反对他的党提出的改革方案 / 反对三年期议会 / 反对驱逐尸位素餐的禄虫 / 他自己关于议会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理论 / 他的实用性建议 / 党派内的不满 / 他的政策与他的宪政观念具有高度一致性 / 这一观念具有同样的欠缺 / 相对可贵的价值 /
第四章 美国独立运动
赢得加拿大引发的两种荒谬预言 / 美洲的叛乱和这件事毫无关系 / 清教精神中固有对独立的热爱 / 殖民地的社会状况为这种情感提供了传播空间 / 美洲叛乱是16世纪思想的最后成果,而不是18世纪理念的先声 / 宗主国的普遍情绪 / 这场斗争对英国和欧洲自由的重要性 / 英国的态度源自形而上学的权利意识 / 这种观念会导致遗祸匪浅的失策 / 伯克对此嗤之以鼻 / 正义,功利的最高级形式,政治的真正准则 / 我们殖民地政策的各个方面都忽视了这一真理 / 这种政策的性质 / 它注定以叛乱收场 / 《独立宣言》的道德观 / 一种尚无可能的美国前景理论
第五章 经济改革、爱尔兰和印度
伯克对好政府的热爱 / 一、经济改革 / 对宪政的重要意义 / 英国王室 / 王室地产 / 主计长官署 / 伯克的改革实际成效有限 / 他高超政治艺术的体现 / 二、爱尔兰 / 爱尔兰历史的特殊性 / 18世纪盎格鲁-爱尔兰人与英国和当地人之间的关系 / 必须双管齐下,解除贸易和宗教限制 / 美国独立战争对盎格鲁-爱尔兰人的影响 / 立法权独立,贸易特惠 / 皮特的1785年动议 / 伯克对此的恶意和不公 / 反天主教的《惩戒法令》 / 伯克揭露出法令的性质 / 三、印度 / 在当前阶段,我们是否应当统治落后民族? / 是否应当从政治角度只论结果,不论手段? / 认为伯克的同情心用错地方的观点经不起推敲 / 英国与印度关系的特点 / 黑斯廷斯的政策 / 他被判无罪不会削弱他弹劾案的警示 / 政府体制的变革 / 伯克和皮特的印度法案之间的重要区别 / 印度使得我们在美洲殖民地战争期间的民意更加消沉
第六章 法国大革命
大革命与宗教改革之比较 / 其曾是,其所是 / 为何法国是它最初的核心 / 它与所谓的先驱改革的区别 / 它的暴力特征并非纯粹的邪恶 / 它不仅仅具有破坏性和负面意义 / 积极意义 / 对夏多布里昂和迈斯特这类人的影响 / 法国人缺乏政治经验的后果 / 事实并非全然如评论家所言 / 遇上这个时代是伯克不幸的命运 / 他对大革命的敌视 / 领袖和他的追随者之间的差异 / 他预见到十月六日事件的影响 / 以及所有现行秩序的毁败 / 他错误估计了可行性 / 英国与革命前的法国之差异 / 法国不具备宪政条件 / 1791年伯克觉察到这一点 / 革命路线中的疏失 / 伯克对他们的合理批判 / 这种路线是文人治国的结果 / 理论家的真正作用和角色 / 把“陷入无政府状态”归咎于文人,不如说是教士和贵族们的责任才更加公正 / 反加尔文派信徒的法律说明了这一点 / 世俗领域的混乱 / 无产者和教会 / 革命前的体制的反社会特征 / 自由与法国大革命 / “主权在民”的信条 / 结论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正如莫雷在前言中声明的那样,该“历史研究”并不是“关于埃德蒙•伯克的个人传记”。用这两位文采斐然的修辞大师格外擅长的夸张手法来说,本书堪称作为自由主义政治家与“新辉格”精神继承人的莫雷献给精神导师的一封“情书”。纵使莫雷并非正统保守主义者,在不少原则问题...

评分

正如莫雷在前言中声明的那样,该“历史研究”并不是“关于埃德蒙•伯克的个人传记”。用这两位文采斐然的修辞大师格外擅长的夸张手法来说,本书堪称作为自由主义政治家与“新辉格”精神继承人的莫雷献给精神导师的一封“情书”。纵使莫雷并非正统保守主义者,在不少原则问题...

评分

正如莫雷在前言中声明的那样,该“历史研究”并不是“关于埃德蒙•伯克的个人传记”。用这两位文采斐然的修辞大师格外擅长的夸张手法来说,本书堪称作为自由主义政治家与“新辉格”精神继承人的莫雷献给精神导师的一封“情书”。纵使莫雷并非正统保守主义者,在不少原则问题...

评分

评分

今天,只要言及保守主义,人们就很自然就联想到英国保守主义奠基人埃德蒙•伯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人思想谱系和内心观念的影响作用下,伯克在他们心目中的“多样性”也充分体现出来。即使在离这位政治哲学家生活年代接近的时期,他也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约翰...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一个政治家、思想家能被一个有很多相反看法的后世政治家、思想家由衷地赞叹,「理解之同情」,那这个人肯定是个伟大的好人。

评分

补记… 大号已逝… 去年写的旧文。只要言及保守主义,人们就很自然就联想到英国保守主义奠基人埃德蒙•伯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人思想谱系和内心观念的影响作用下,伯克在他们心目中的“多样性”也充分体现出来。即使在离这位政治哲学家生活年代接近的时期,他也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约翰•莫雷这本《埃德蒙•伯克评传》试图把伯克的政治思想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品评,尽管在很多问题上,自由主义者莫雷与保守主义者伯克的观点并不相同,但并不妨碍传记中莫雷对伯克的推崇,以及试图达到“同情之理解”。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约翰•莫雷则有点小家子气(并不真正理解conservatism),故减一星!

评分

如果一个政治家、思想家能被一个有很多相反看法的后世政治家、思想家由衷地赞叹,「理解之同情」,那这个人肯定是个伟大的好人。

评分

一本小册子,对伯克的评价有时代色彩,但作者身为英国人对伯克的赞扬与矛盾态度可以理解。

评分

终于读完了(›´ω`‹ )大名鼎鼎的埃德蒙·伯克,其实我们目前还在误解他以及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潮。作者约翰·莫雷比伯克晚近半个世纪,曾供职于报社也曾出任印度事务官,据译者介绍莫雷曾对中国近代进步主义思潮产生过影响(若猜的没错会是严复)。译者的翻译也很流畅,部分字眼甚至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术语表述出来,难能可贵。 本书不是对伯克生平的评述,而是沿着伯克所经历和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特质、实事、宪政、美国独立运动、爱尔兰印度经济改革、法国大革命)展开。如果要研究伯克——此书是必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