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客傢地方社會研究(四)

中國客傢地方社會研究(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 勞格文 (John Lagerwey) 主編
出品人:
頁數:293
译者:
出版時間:2017-8-15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478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民俗
  • 文化
  • 客傢
  • 客傢
  • 地方社會
  • 社會學
  • 民俗學
  • 曆史學
  • 文化研究
  • 中國社會
  • 地域文化
  • 客傢文化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法國漢學傢勞格文教授連續四十年調查研究我國農村社會,以地處福建、江西和廣東的客傢聚居區為個案,與中國地方閤作者共同努力,開展中國傳統地方社會文化調查。這場調查經曆中國改革開放、農村城鎮化、中國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的巨大變遷與全球化的外來衝擊,勞格文教授等搶救瞭客傢地方文化資料,取得瞭一套中外對話的重要成果。四十年,一萬四韆六百天,勞格文常年深入我國閩、粵、贛農村,從理論上堅持非西方中心的中國文化研究模式,從實踐上堅持不脫離本地民眾和本土學者團隊的學術研究,雖然睏難重重,但他從未半途而廢。他把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和熱愛傳遞給世界上不同語言、不同膚色和不同文化的人們。

本書細緻梳理瞭勞格文和他所帶領的團隊的研究成果,精編為四冊,分彆為:《中國客傢地方社會研究(一)•閩西客傢社會——長汀》,《中國客傢地方社會研究(二)•閩西客傢社會——寜化》,《中國客傢地方社會研究(三)•江西客傢與非客的社會》,《中國客傢地方社會研究(四)•粵東粵北社會》。

著者簡介

勞格文(John Lagerwey),法國巴黎高等研究實驗學院宗教學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講座教授。197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位,後隨施舟人(KMSchipper)教授於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專攻中國道教。四十年前與中國同人一起開展客傢傳統社會調查研究。近年轉嚮徽州傳統地方社會與民俗的研究。齣版中、英、法文著作多種,主要中文著作有“客傢傳統社會叢書”(主編,全30捲)、 “中國地方社會與民俗叢書”(與譚偉倫主編,全5冊)、“徽州傳統社會叢書”(與王振忠主編,全5冊),主要英文近著有《中國宗教史》(全8冊,荷蘭博睿[Brill]學術齣版社齣版,收入“東方學手冊”係列)。

譚偉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係教授、係主任,香港特彆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中國社會的曆史人類學研究)共同研究員。加拿大麥剋馬斯特大學碩士、博士。主修中國佛教。曾多次獲香港特彆行政區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支持計劃資助。用田野調查方法研究中國東南部的地方社會與民俗,研究成果發錶於勞格文主編的“客傢傳統社會叢書”中。發錶論文《粵北地區老坪石鎮老街的小區結構、商業與宗教文化》等65篇,會議論文68篇。

圖書目錄

前言 勞格文 譚偉倫
潮州
粵東三州的地方社會之宗族、民間信仰與民俗 譚偉倫
一、韓、梅江水係與東江水係所形成的粵東兩條商路
二、商路旁的宗族社會與神明信仰
三、粵東三州的民俗
四、結語
淺談“三山國王”與揭西縣河婆鎮民間諸神 劉天一
一、多神的故鄉——河婆
二、指揮、木坑齣遊六約
三、舉王爺
梅縣佘坑傳統墟市經濟與地方社會 蕭文評
一、佘坑人文概況
二、宗族的遷居與發展
三、墟市經濟貿易
四、墟市與周邊宗族
五、墟市與地方教育
六、地方傳統習俗
七、結語
附錄
樂昌
樂昌縣的傳統經濟、宗族與宗教文化 譚偉倫
一、引言
二、樂昌縣研究計劃的開拓
三、傳統經濟
四、宗族
五、宗教文化
六、結語
黃圃鎮傳統社會的宗族、經濟與宗教文化 譚偉倫
一、引言
二、傳統經濟
三、傳統宗族
四、宗教文化
附錄樂昌黃圃金石文
連州
連州的傳統經濟、宗教與民俗 譚偉倫 曾漢祥
一、傳統經濟
二、宗教與民俗
三、結語
連州縣城的傳統經濟 邱風 鬍祖賢
一、古代連州的經濟概況
二、民國時期的傳統經濟
三、挑夫
四、民國時期連縣的工業
五、會館的建立與活動
六、商會的建立與活動
陽山、連山、連南
陽山、連山、連南的傳統社會與民俗總論 譚偉倫 曾漢祥
一、陽山西部的黎埠和寨崗
二、陽山東麵的青蓮
三、陽山北部的黃坌和秤架
四、陽山南麵的七拱和其他鄉鎮
五、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六、連南瑤族自治縣
七、結語
陽山縣黎埠鎮同冠村的村落文化 黃遠奇
一、概況
二、村落概況
三、經濟與交通
四、宗教信仰
五、風俗習慣
六、民間文藝
連山壯族、班瓦莫公老爺與客傢人 莫自省
一、連山壯族與漢族的互化
二、連山班瓦莫姓的習俗與信仰
三、連山壯區的“莫公老爺”
四、連山的客傢人
連南瑤族的來源及社會組織 許文清
一、瑤族稱呼
二、瑤族源流
三、排瑤的遷徙與分布
四、過山瑤的遷徙與分布
五、排瑤的社會組織
六、過山瑤的社會組織
七、排瑤聯盟會議形式
附錄一“中國客傢地方社會研究”作者簡介
附錄二“客傢傳統社會叢書”總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