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約翰·杜威
出品人:
頁數:456
译者:江怡
出版時間:2015-5-1
價格: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61788004
叢書系列:杜威全集:晚期著作
圖書標籤:
  • 實用主義
  • 哲學
  • 杜威
  • 哲學08
  • @譯本
  •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 杜威
  • 哲學
  • 教育學
  • 晚期著作
  • 實用主義
  • 美國思想
  • 20世紀思想
  • 教育理論
  • 民主教育
  • 批判思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的第十捲,它為人們提供瞭杜威的重要著作——《作為經驗的藝術》(Art as Experience)的一個權威版本。

《作為經驗的藝術》是由約翰·杜威於1931年2月至5月在哈佛大學所作的威廉·詹姆斯講座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作為詹姆斯講座的首講者,杜威有機會係統地探討一個他曾經被指責為忽視瞭的領域。從1931年到1934年,他對十次的演講稿進行瞭修改和擴充;在這期間,他在與阿爾伯特·C·巴恩斯(A. C. Barnes)的通信中,給齣瞭他創作過程的詳細記錄,他也正是把這本書獻給巴恩斯的。

這部著作在1934年齣版後得到瞭熱烈的評論。戴維·懷特·普勞爾(David Wight Prall)稱贊,本書具有非凡的“實際成就的廣度”;在《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中,迪諾·費拉裏(Dino Ferrari)稱之為“對藝術的‘生物學的’方麵徹底的、刺激的、輕快的簡潔論證”。歐內斯特·薩瑟蘭·貝茨(Ernest Sutherland Bates)視之為杜威哲學的“王冠”,是“美國所作齣的對於美學最為重要的貢獻”;並得齣結論說,它將吸引“任何一個關心人類命運勝於自己個人職業的人——任何一個理解藝術與生命的關係的人——任何一個欣賞自己生命*瞬間的意義的人”。

時至今日,《作為經驗的藝術》仍然在藝術和美學的領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杜威自己所寫的:“最終隻存在著兩種哲學。其中的一種就是,在其所有的不確定、神秘、懷疑以及一知半解中接受生命和經驗,並且把這個經驗轉而加諸自身,以便深化和強化它自己的性質——轉嚮想象以及藝術。

著者簡介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國哲學傢、教育傢,與皮爾士、詹姆士一起被認為是美國古典實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錶人物。生於美國佛濛特州,1879年畢業於佛濛特大學,1884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1889年在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哲學。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學任哲學係、心理學係和教育係主任。約翰·杜威是古典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學、藝術、宗教倫理、政治、教育、社會學等諸方麵,使實用主義成為美國特有的文化現象。1952年6月1日因病去世。

圖書目錄

導言
作為經驗的藝術
第一章 活的生物
第二章 活的生物和“以太物”
第三章 擁有一個經驗
第四章 錶現的動作
第五章 錶現性對象
第六章 實質與形式
第七章 形式的自然史
第八章 能量的組織
第九章 各門藝術的共同實質
第十章 各門藝術的不同實質
第十一章 人的貢獻
第十二章 對哲學的挑戰
第十三章 批評與知覺
第十四章 藝術與文明
文本研究資料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更適閤做學術的版本。翻譯和編排更好,但也更重。看瞭一些文章後愈發覺得杜威的問題是太過樂觀瞭,他覺得在人會自然而然地嚮高處走,至少會心嚮往之,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他還活在啓濛時代。然而,至於這個時代究竟是怎樣,以及該走嚮何方,還有待追究吧。

评分

更適閤做學術的版本。翻譯和編排更好,但也更重。看瞭一些文章後愈發覺得杜威的問題是太過樂觀瞭,他覺得在人會自然而然地嚮高處走,至少會心嚮往之,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他還活在啓濛時代。然而,至於這個時代究竟是怎樣,以及該走嚮何方,還有待追究吧。

评分

更適閤做學術的版本。翻譯和編排更好,但也更重。看瞭一些文章後愈發覺得杜威的問題是太過樂觀瞭,他覺得在人會自然而然地嚮高處走,至少會心嚮往之,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他還活在啓濛時代。然而,至於這個時代究竟是怎樣,以及該走嚮何方,還有待追究吧。

评分

更適閤做學術的版本。翻譯和編排更好,但也更重。看瞭一些文章後愈發覺得杜威的問題是太過樂觀瞭,他覺得在人會自然而然地嚮高處走,至少會心嚮往之,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他還活在啓濛時代。然而,至於這個時代究竟是怎樣,以及該走嚮何方,還有待追究吧。

评分

更適閤做學術的版本。翻譯和編排更好,但也更重。看瞭一些文章後愈發覺得杜威的問題是太過樂觀瞭,他覺得在人會自然而然地嚮高處走,至少會心嚮往之,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他還活在啓濛時代。然而,至於這個時代究竟是怎樣,以及該走嚮何方,還有待追究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