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将形而上学的危机阐释为欧洲虚无主义,继而用逻辑和语言批判对其进行心理分析;并以透视主义作为反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又基于强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理论对之进行重建与扬弃。本书是周国平的博士论文,是他对尼采哲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之后的成果。对于一般读者,也值得一读,有助于人们反思时代的弊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等,主要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林毓生先生曾说,二十世纪后中国共出了三位尼采,即胡适、鲁迅和毛泽东。 林先生的话,不过是类比,是“尼采爱好者”们常见的误会,仿佛一个人决绝地反对传统,致力价值重建,他就成了“尼采”,这实在是笔糊涂账。 事实上,现代中国的反传统大体没走出这样的误区:表面上是...
评分先是在豆瓣书店买的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看了觉得有点意思,后又在网上浏览了本书的部分章节,主要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心理成因分析,觉得颇有所获,遂从卓越上订购了一本。 虽然网上有人说这就是抄袭的海德格尔的《尼采》,但个人认为,作为一篇博士论文,...
评分绝壁:大义觉迷(节选) 欧美思潮,繁绪多支。关怀所指,迥异其趣。逻辑之辨,开形上之先声。理性之蒙,卸精神之牢笼。认知之限,明二律之悖反。悲观之叹,哀文明之衰颓。实然凋敝,形上成风。伦理无以凭借,内外失之斧正。实证之槌,痴科学之万能。辩证之法,察万物之兴替。...
评分先是在豆瓣书店买的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看了觉得有点意思,后又在网上浏览了本书的部分章节,主要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心理成因分析,觉得颇有所获,遂从卓越上订购了一本。 虽然网上有人说这就是抄袭的海德格尔的《尼采》,但个人认为,作为一篇博士论文,...
评分买这书的时候其实只是为了装样子用的,偶尔拿起来一看,竟有点放不下去。这在晦涩难懂的哲学书中也算少见。也可能是因为它正好符合了我现在的心境,在虚无之中彷徨,惶惶四顾,试图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在信仰缺失的当下,不仅上帝死了,榜样也倒下了,个性抹杀了,灵魂丧失了...
“尼采的哲学给现代形而上学留下了困惑,这种困惑可能是永恒的”。 我们生活着,仰望星空,这是可以确定的事实。
评分国内研究尼采的早期人物周国平先生的代表作,哪怕是今天读来依旧拍案叫好。在国内学术质量越发低下,人们知识能力逐渐“瓦房店”化的今天,这篇博士论文真的算是上佳之作。西方形而上学的逻辑学问题和道德本体问题在尼采那里有了比康德更进一步的解释和解构,而能够将尼采著作里形而上学问题梳理得如此清楚,确实也算是周国平先生的功力。
评分挺好,值得一读。也许接下来可以去读读德勒兹了,或者带着这种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视角重读西方哲学史,整理出一种非逻辑的线索,哲学史发展的动力,现在看来是处在哲学史之外的,莫非这便是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区别吗?但我相信,将这种动力归结于何种因素也存在着不同说法。
评分无与伦比!
评分哲学书读得少,不敢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