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秘學指津》是一部導論性的著作,本書將西方神秘學作為一個學術研究領域,對其進行瞭係統的迴顧,著重考察瞭神秘學領域中的定義和劃界問題,梳理瞭該領域主要的曆史潮流、關於神秘學的重要爭論、神秘學的世界觀、神秘學關於知識的觀點、神秘學實踐,神秘學對現代化的影響以及這一領域的跨學科性。
烏特·哈內赫拉夫(Wouter J. Hanegraaff),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赫爾墨斯主義哲學史教授,2008-2013年期間,任西方神秘學研究歐洲協會會長,在神秘學研究領域造詣深厚,是該領域最著名的學者,有多部相關學術論著。
張蔔天,北大科學哲學博士,國內傑齣的中青年翻譯傢,已為我館翻譯重要學術著作多部。譯文質量獲得讀者一緻好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近期讀過的最配得上“提綱挈領”四個字的作品。核心觀點圍繞神秘學作為“被棄科學”展開,從這樣一個科學“他者”的確立與變遷,既探究其本質,又反觀今日之科學的麵目與意義。說到底,這是一個在認知層麵不斷變化的時間,變化改變一切,卻又讓微妙的本質不斷析齣,讓一切既明朗又混沌。
评分作者堅持對西方神秘學做曆史主義的詮釋,摒棄宗教主義的內在普遍維度,使得我們隻能從被拒知識(基督教&啓濛理性的反麵)去理解它,但限於篇幅,本書似乎預設瞭讀者對基督教史和科學史有相當的瞭解,既沒有詳細說明這兩者,也沒有梳理它們之間的關係,基本上隻是突齣瞭基督教和啓濛理性之間的斷裂。
评分對理解19、20世紀之交的神秘學思潮很有幫助。對文學影響極大。葉芝原來和阿萊斯特·剋勞利一起在金色黎明會待過一陣子,《幻象》算是體現神秘學思想比較明顯的作品瞭。托馬斯·曼的《魔山》經常以反諷的方式使用煉金術和聖杯神話的基本敘事。阿萊斯特·剋勞利對費爾南多·佩索阿的詩歌原來也産生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巴爾紮剋的《路易·朗貝爾》和《塞拉菲達》帶有斯維登堡主義色彩。神秘學提供瞭一個新視角。
评分煉金術的秘密趕快齣版吧!後期會不會有魔法和巫術相關的研究?
评分讀完啦!框架 定位性質的東西都非常清楚,2013年的新書,給的文獻也很新。全書對榮格派以及按他的劃分“宗教主義”提得不是很多,不知道作者對把現代心理學結閤到曆史主義研究上有何看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