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罗·柯艾略又一部举世瞩目的小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将每一天当作奇迹来对待。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在这个美丽的傍晚。玻利维亚乐手正在广场上演奏,一位青年从她窗前走过。
她的一生都在等待,等待父亲下班回家,等待恋人未到的情书,等待年末的考试,等待火车、汽车、电话、假期、假期的结束。
她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所以生活给她什么,她便接受什么。少年时代,她觉得选择为时过早,而现在是青年,她又觉得改变为时过晚。
她就要死了,却什么都没经历过。
继《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保罗·柯艾略再次引领我们探寻生命的真谛。
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
1947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被誉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之一。柯艾略以博大悲悯的心胸、奇绝独特的视角、清澈如水的文字,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融为一体。
从1987年的《朝圣》开始,18部作品被陆续翻译成80种语言,在17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总销量已超过2.1亿册。由于其作品的深远影响力,2002年,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2007年,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2009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出版68个语种”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译的很流畅,读到中间真有忘我之感。故事本身深度尚未达到读后思绪联翩或击节叫好。想起读过Graham的一个短篇,讲述一对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怎样经历最初出走的激情,在伦敦郊区的廉价公寓里被日常的琐碎和卑微耗尽。在我看来,对知识和智慧的热望而不是下意识或神启式的热情...
评分那一天,刚读完这本小说的你对我说,保罗·科埃略给故事安了个烂俗的结局:两个疯子——韦罗尼卡和埃杜阿尔德,从此可以开始公主和王子的幸福生活,而不是死于非议。你认为这让小说无可避免地变得无意义,披着超然于世的外衣却终究陷入爱情的俗套。 那个时候我想起NANA里的台词...
评分 评分有这么个故事:有人问放羊娃,你为什么放羊?放羊娃说,放羊是为了活下去。活下去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孩子干什么?放羊。 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好笑,相反,悲哀。 亲爱的,我们的生活难道不像个笑话吗? 你说,你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做的是你热爱的事吗? 你...
评分保罗·柯艾略压根就不像个南美作家。大概“到过”马克尔斯的马孔多的人都不会在接受南美作家的作品里有什么明显的理性意味。不管是马拉美,博尔赫斯还是科塔萨尔,南美文学一直都是神迷主义驰骋的疆域。就像对科塔萨尔最贴切的评价恐怕就是:“马尔克斯以北,博尔赫斯以...
“死亡意识激励我们活得更久”。 从一开始的决定去死到最后维罗妮卡会决定珍惜每一天日出的奇迹吧。
评分自我认识的内心独白,抑郁者的剖白
评分简单地讲:向死而生。
评分年轻时候谈论死亡,总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我们会觉得,年轻的生命多美好,干嘛总想变着法儿的死?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预料:“死亡”与“奇迹”哪一个会先到来。保罗.柯艾略的这本书让我们一窥人类精神贫瘠的角落,生命的灰色部分再也不是被竭力掩盖的虚幻地带。
评分自我认识的内心独白,抑郁者的剖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