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弄堂尋蹤/上海城市記憶叢書

上海老弄堂尋蹤/上海城市記憶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同濟大學齣版社
作者:壽幼森編
出品人:
頁數:387
译者:
出版時間:2017
價格:68.00
裝幀:
isbn號碼:978756086802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上海
  • 老上海
  • 城市
  • 曆史
  • 弄堂
  • 記憶
  • 地名
  • 文化
  • 上海
  • 老弄堂
  • 城市記憶
  • 曆史
  • 文化
  • 民俗
  • 建築
  • 懷舊
  • 上海文化
  • 石庫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上海城市記憶叢書》的編寫運用文獻、影像、人物采訪等多種手段,立體式呈現近現代上海城市與市民生活發展的軌跡,反映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滄桑巨變和風土人情。 壽幼森編著的這本《上海老弄堂尋蹤》就是該係列叢書之一,按區的不同分彆介紹瞭上海幾十個老弄堂的曆史變遷。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篇南市綜述
第一節尚文路133弄龍門村
第二節金壇路35弄集賢村
第三節天燈弄
第四節孔傢弄
第五節吉祥弄
第二篇黃浦綜述
第一節廣東路286弄公順裏
第二節金陵東路389弄蔔鄰裏
第三節廈門路137弄洪德裏
第四節浙江中路108弄清和坊
第五節鳳陽路301弄同福裏
第三篇靜安綜述
第一節愚園395弄湧泉坊
第二節愚園路576弄四明彆墅
第三節南京西路1025弄靜安彆墅
第四節南京西路1522弄
第五節山海關路274弄安順裏
第六節新閘路1124弄沁園郵
第七節威海路590弄張園
第八節巨鹿路786弄光華裏
第九節富民路156弄富民新村
第十節常熟路113弄善鍾裏
第四篇盧灣綜述
第一節淡水路214弄豐裕裏
第二節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
第三節淮海中路358弄尚賢坊
第四節陝西南路39弄長樂村
第五節陝西南路287弄步高裏
第六節紹興路18弄金榖郵
第七節南昌路100弄銘德裏
第五篇徐匯綜述
第一節太原路63弄太原小區
第二節武康路40弄
第三節建國西路506弄懿園
第四節淮海中路1273弄新康花園
第五節淮海中路1350弄愉園
第六節永嘉路291弄慎成裏
第七節建國西路建業裏
第六篇虹口綜述
第一節恒豐裏—四達裏—恒盛裏
第二節山陰路133弄東照裏
第三節黃渡路107弄亞細亞裏
第四節橫浜路35弄景雲裏
第五節西江灣路476弄公園坊
第六節四川北路089弄公益坊
第七節四川北路1515弄永豐坊、大德裏、恒安坊
第七篇閘北綜述
第一節天目東路85弄均益裏
第二節寶山路403弄寶山裏、順泰裏
第三節天潼路847弄慎餘裏
第四節天潼路860弄43支弄徐傢園
第五節甘肅路141弄德興坊
第六節裕通路85弄四安裏
第七節山西北路457弄吉慶裏
第八篇普陀綜述
第一節曹楊一村
第二節澳門路660弄澳門小區
第三節江寜路1345—1361弄泰來坊
第四節安遠路188弄金城裏
第五節長壽路160弄養和村
第九篇楊浦綜述
第一節定海路449弄裕豐工房
第二節隆昌路542弄—541弄東、西白林寺
第三節許昌路227弄紡三小區
第四節楊樹浦路3061弄裕豐紡織株式會社工房
第五節平涼路八埭頭
第六節平涼路1777弄同興紗廠工房
第十篇長寜區綜述
第一節華山路1006弄華園
第二節泰安路115弄
第三節泰安路120弄衛樂園
第四節新華路211弄—329弄外國弄堂
第五節愚園路865弄
第六節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
第七節長寜路712弄兆豐彆墅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故事的房子

评分

很一般

评分

往前幾年,精神頭最好的時候,休息時間就喜歡往弄堂裏麵鑽隻為看一眼裏弄生活,非常喜歡這本,殷實詳盡,基本介紹的來由都是和左翼或紅色曆史有關,圖書館藉得,大喜,自己也入手一本,可以作為地圖遊曆考證,但比較痛心和無奈的是,他們的現存數量和規模正在減小,比如公益坊,當我追蹤而至,所有弄堂門都被水泥封塗,感謝本書策劃人,幾乎是搶救性的這一壯舉,給後人留下一下可考曆史去參照,甚至去憑吊。希望政府不要用地皮去換作一處處生活廣場讓城市越來越雷同,同時改善居民居住條件也不是徵地的幌子,居民們確如其言地獲得瞭居住改善嗎?裏麵提到的戳心的一句話:越來越多的上海人不得不無奈地接受自己正變成“鄉下人”的現狀——從數年前的多快好的拆遷暴富,到現在收緊政策一證一房,動拆遷如何改變人的生活軌跡?

评分

這本書從建築,曆史等角度介紹瞭上海的老弄堂。老弄堂承載瞭一段上海記憶。看似普通的老弄堂曾經住過多少名人,發生過多少往事。 全書整體來說不錯,就是圖片排版不是特彆好。

评分

往前幾年,精神頭最好的時候,休息時間就喜歡往弄堂裏麵鑽隻為看一眼裏弄生活,非常喜歡這本,殷實詳盡,基本介紹的來由都是和左翼或紅色曆史有關,圖書館藉得,大喜,自己也入手一本,可以作為地圖遊曆考證,但比較痛心和無奈的是,他們的現存數量和規模正在減小,比如公益坊,當我追蹤而至,所有弄堂門都被水泥封塗,感謝本書策劃人,幾乎是搶救性的這一壯舉,給後人留下一下可考曆史去參照,甚至去憑吊。希望政府不要用地皮去換作一處處生活廣場讓城市越來越雷同,同時改善居民居住條件也不是徵地的幌子,居民們確如其言地獲得瞭居住改善嗎?裏麵提到的戳心的一句話:越來越多的上海人不得不無奈地接受自己正變成“鄉下人”的現狀——從數年前的多快好的拆遷暴富,到現在收緊政策一證一房,動拆遷如何改變人的生活軌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