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贫穷、爱情……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编辑推荐】
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这一次,李娟带着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亲笔信呼啸而来,翻开书,看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打开耳朵听牧草在合唱。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
随书附赠有声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赞赏推荐。
李娟,作家、诗人。
生于新疆,童年和少女时代不停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高中辍学后,跟随家庭有过短暂的阿勒泰哈萨克村庄的生活经历,后来这段经历成为早期作品的主要内容。又于十年后,两次重返牧场,深入哈萨克普通牧人家庭,创作出牧场系列作品。迄今出版作品有《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等。现居阿勒泰,供职于新疆文联。
所获奖项:
2006年第二届天山文艺奖
2009年第一届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
2010年第九届上海文学奖
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
2012年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
阿勒泰的李娟随着扎克拜妈妈一家迁转于春牧场和夏牧场,这里的交通更加不便。“别说阿勒泰了,就是富蕴县,也是极其遥远的地方。去一趟县城,大费周章。往往天不亮就得从冬库儿(夏牧场所在)出发,先骑马到东南面的汤拜其水库。运气好的话,当天就能搭乘从那里路过的拉矿石的...
评分李娟呀,她是个神奇的姑娘!可是她长得又不好看,还整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奔跑在荒漠里,到底哪里神奇了?是她笔下的文字啊,总是能够逃脱她的束缚,到处东跑西串的,然后我就乐呵呵地看着李娟这个神奇的姑娘,把她跑散的文字一个个捉着,然后安安分分地教训他们,告诉他们,得...
评分好像是很多人看了冬牧场之后才看的春牧场,但按时间来看,应该是春牧场在前吧?因为冬牧场开篇写了之前李娟随扎克拜妈妈一家转场被传为是斯马胡力汉族对象是的绯闻,而这本春牧场正是写的和扎克拜妈妈、卡西怕、斯马胡力们在一起的故事。看来我的顺序还是没问题的,我喜欢按时...
评分是李娟回忆自己在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生活的随笔集,虽然是一系列独立的文章,但有清晰的时间线索。李娟在前言中说,“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然而,在现代社会舒适环境中生存的我们,那些欢乐、忧虑与希望都显得...
“越是艰难的劳动,越是得热烈地庆祝啊。”
评分“这片荒野本身就充满了安全感,生存在这里的牧人都有着明亮的眼睛和从容的心。” 感佩哈萨克牧人的从容,也喜欢作者叙述的从容,二者合而为一,浑然天成,佳作!
评分《冬牧场》之后,终于又看了一本李娟的书。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善于挖掘艰苦朴素生活中有趣细节的人呐!温柔,细腻,直白,偶尔有点小私心和小幽默,最喜欢这样的文风了。
评分【2020.5】我爱李娟,让我在这个被禁足的假期飞向向往已久的遥远的新疆,在这个寂寥的假期和游牧民族一起骑着马儿和骆驼“搬家”,在这个么得感情的假期还能开怀大笑。感谢李娟—“可怜的李娟”。 但是都怪李娟,二半夜不可抑制地怀念起大学时候经常去吃的烤馕……
评分干净、质朴、明亮,想把这本书送给好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