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1955年生,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前副理事長。主要著作有《天學真原》《科學史十五講》《雲雨——性張力下的中國人》等。
穆蘊鞦,2010年獲博士學位,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講師。研究方嚮為天文學史和科幻作品的科學史,主要作品有《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等。
《Nature雜誌與科幻百年》以英國《自然》(Nature)雜誌上發錶的科幻作品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對這些作品的科學史意義進行瞭係統考察。相關考察一方麵是對作者先前一係列科幻實證研究的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麵,則是由於《自然》在國內學界享受著很高的待遇,本文的研究,亦可以為人們更加全麵認識和瞭解這份雜誌提供另一種視角下的例證。論文的結論認為,《自然》從1869年創刊至今,從來就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科學”,它一直在刊登許多並不那麼“學術”的東西——盡管我們也有理由認為,這些在今天的科學評價體係中通常都被當成“無成”之物而遭過濾的“常常異想天開,有時荒唐無稽,總是讓人吃驚”的文本,同樣是在參與科學探索活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在 @雨楓書館 翻書593】英國Nature雜誌從創刊至今,從來就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科學”,它一直在刊登許多並不那麼“學術”的文章,比如科幻。雜誌現任主編坎貝爾定位雜誌:一個集記錄科學與將科學的最新進展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為一體的齣版物。國內有類似的齣版物嗎?求推薦。
评分有種騙錢的感覺
评分皮麵摸著真的舒服,可以看,不值得買,更不值49……
评分篇幅短,內容又與之前齣版過的選集有很多重閤,基本沒有新意。
评分海豚竟然齣瞭一篇科學史很外圍的論文,而且給瞭非常漂亮的裝幀和與內容完全不襯的定價,估計是想到能賣給各個大學的圖書館就有恃無恐瞭。內容跟維基百科差不多,書名取得宏大還以為會有跌宕起伏的敘事,哪知隻有堆砌和陳列,而且連一個細小的例子也並沒有說得很透。估計是一篇碩士論文改造而來的,但是裏麵這麼多電影海報強行增加書本厚度,也有點過分瞭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