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
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年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2010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和历史的《禅的行囊》和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并得到安妮宝贝、安意如、陈坤等人的鼎力推荐。
多年来比尔一直坚持深入中国偏远地区寻访人文遗迹,并用胶卷和文字记录旅途的艰险与收获。2013年3月,比尔在湖州霞幕山探访元代诗人石屋清珙之墓时不慎遇险摔伤,在腿骨植入十余枚钢钉之后,他表示:“等养好伤,我还会回来继续未完的旅程。”
继《空谷幽兰》《禅的行囊》之后中国文化之旅再掀高潮 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2012年度全新力作《黄河之旅》全球首发 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流域风土人情、历史传说、古今变迁的全记录,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面对面走过23座城市,探寻黄河之魂,以不一样的视角感受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沧海桑田
1.只1天时间,我就读完了《黄河之旅》。开篇提到的虹口,前阵子刚去过,只可惜没去看鲁迅的故居。从第九章开始,开封、郑州、嵩山、洛阳和三门峡,我都比较熟悉。我翻译过林散之游记,比尔·波特提到的景点,我甚至分得清方位,比他了解得更多一些。当然,都是间接获取的知识。...
评分1.只1天时间,我就读完了《黄河之旅》。开篇提到的虹口,前阵子刚去过,只可惜没去看鲁迅的故居。从第九章开始,开封、郑州、嵩山、洛阳和三门峡,我都比较熟悉。我翻译过林散之游记,比尔·波特提到的景点,我甚至分得清方位,比他了解得更多一些。当然,都是间接获取的知识。...
评分1.只1天时间,我就读完了《黄河之旅》。开篇提到的虹口,前阵子刚去过,只可惜没去看鲁迅的故居。从第九章开始,开封、郑州、嵩山、洛阳和三门峡,我都比较熟悉。我翻译过林散之游记,比尔·波特提到的景点,我甚至分得清方位,比他了解得更多一些。当然,都是间接获取的知识。...
评分1.只1天时间,我就读完了《黄河之旅》。开篇提到的虹口,前阵子刚去过,只可惜没去看鲁迅的故居。从第九章开始,开封、郑州、嵩山、洛阳和三门峡,我都比较熟悉。我翻译过林散之游记,比尔·波特提到的景点,我甚至分得清方位,比他了解得更多一些。当然,都是间接获取的知识。...
评分1.只1天时间,我就读完了《黄河之旅》。开篇提到的虹口,前阵子刚去过,只可惜没去看鲁迅的故居。从第九章开始,开封、郑州、嵩山、洛阳和三门峡,我都比较熟悉。我翻译过林散之游记,比尔·波特提到的景点,我甚至分得清方位,比他了解得更多一些。当然,都是间接获取的知识。...
基本上就是流水账吧。读比尔波特很多本了,初心是想要了解一个老外看中国的眼光,然而old bill估计不算老外了,简直就是自己人了。
评分1991年四五月份,从上海出发到青岛,沿着山东的黄河河口到青海的黄河源头的旅行,真是越看越喜欢这老头儿,到最后,跟着长吁一口气,似乎连自己也差点有高原反应。“茶卡湖面覆盖着四米厚的盐。在盐的下面还有十五米深的水。导游说把盐采走后,从水底生成新盐要两年时间。采出的原盐运到附近的加工中心,然后洗净、电离、晾干,再送到中国的各个城市供食用。青海省内其他盐湖都生产工业盐,唯独茶卡湖生产食盐。导游还说过去清朝的皇帝一直坚持吃这里的盐。我尝了尝,它吃起来确实像……盐。”(p257)记录着一段纯粹是因为有个朋友家里就是在青海做盐的,或许是茶卡湖,或许是别处,我记不清了。
评分在诸多限制条件下,居然一路走到了源头,充满意外和幸运的旅程了…
评分(共280页,182千字)作者“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五千公里。在这条河边,中华文明从五千年前开始发轫;在这条河边,中华帝国创造了空前的辉煌;在这条河边,中国人形成了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
评分比尔波特书里黄河沿线好些个地方我已经去过了,但根本没想过和黄河搭在一起。作为一名中国人,对本国文化及传统的了解远不如这位老外,探求追寻发现的愿望行为也比不上,是我看比尔波特的书经常引发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