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出演同名电影。爱比死更冷,卡森·麦卡勒斯超越那个时代的经典题材。
一双金色的瞳仁,无声打量着心上的缺口,刻板无趣的军营,一个偷窥着的年轻士兵,两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羞辱与背叛,也许死亡才是爱最好的结局。
疏离,孤独,得不到的爱,突然而至的死……
麦卡勒斯再次显示了一种潜藏着的,洞彻人类心灵秘密的,永恒直觉。
──《纽约先驱报》
一本非凡的书……(麦卡勒斯)以势不可挡的磅礡气势和把握写就。
──《纽约时报》
自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作家阵营再也没有出现高过这两人成就的,反而以个人风格而论,麦卡勒斯当属其中之一。
──节自苏童《一生的文学珍藏》
劳伦斯殒落之后最具有原创诗情的作家,只有麦卡勒斯小姐,也许还有福克纳先生。
──21次诺奖提名大师 格雷厄姆•格林
卡森•麦卡勒斯 (Carson McCullers)
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17岁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2岁创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一生备受病痛折磨,15岁患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1967年9月29日在纽约去世。《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此外,她还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等小说。
苏伊达,青年译者,译有《湖底女人》《索尔的游戏》《斯科尔斯自传》等
卡森•麦卡勒斯著有《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金色眼睛的映像》等小说。所有的作品封面都是卡森•麦卡勒斯手持一支钢笔,掌心托着下颌,一双智慧的眼目光深邃的与你凝望。看相关评论,《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她最出名的作品,所以到锦图的时候是准备借《心...
评分关于孤独,最好闭口不言。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孤独。每个人的孤独都带有自身的痛苦,从他的眼光看向这冷峻的世界,心有不甘却不得不与之和解。有时候孤独是一种解药,让伤心的人借助这种极致的美感而得到安慰。而有时孤独也是种毒药,它让无数人的年华荒废,躲在躯壳...
评分苏童出新书了,刚一起定了那套想了很久的Snoopy,没有去看李宗盛的访谈,一遍遍听他的专辑,连着张学友。看新闻,耶稣受难日的庆典和自我折磨式的仪式,台湾大选,拉萨的恐怖袭击。明天要去看曹芳了,倒是比不上会看到宝贝儿来的兴奋。我发现,24个小时,就已经超越我的极限了...
评分(从注销的旧账号处搬运过来) 麦卡勒斯在《心是孤独的猎手》写到一个极易让人产生共鸣的女孩米克,她把自己的心分成里屋和外屋,分别用来盛装不同层次的情感。那一段文字写得非常细腻,使我相信作者绝对把自己的真实体验倾注进去了,因为她在每一部作品都使用了相同的手法:...
评分58页上有这么一段话:“这等剂量的药带给他非凡的肉欲快感,就像一只黑色大鸟降落在胸口,用刺目的金色眼睛看了他一眼,又悄然地用它黑色的羽翼包裹住他。” 这段话比较能概括全书的神韵:死寂的、快感的疯狂。在只有自己知道的疯狂里,既有生——偷情、私藏的甜蜜,又有死——...
翻译有够差,老老实实翻就挺好的,弄什么小确幸二百五四面楚歌。格格不入。 还有,这编排太废纸了。 整个故事偏法国小说风格。 爱上妻子情夫和割乳头震撼到了。 病态。
评分#《金色眼睛的印象》#。麦卡勒斯的这部小说,语言艺术保持着以往的文字风格,叙述淡淡的,表面平静,底下涌动着气势蓬勃的洪流,这是作家的高明之处。#读书
评分几个人物的情绪表达都十分到位,简直不可多得,看完前几段就知道自己会大爱。在我看来这里面情感克制的很冷静,很隐秘,但却沉重深厚(突然觉得像是另一种海明威式的表达,尽管完全不像),而且剧情反而让人猜测不到,这些冒出来的细微反转,充满文学意味。
评分故事里,所有的爱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怪异,有一些变态。但上尉对二等兵的那种迷恋,二等兵对上尉夫人的那种爱,似乎又显得那么的单纯。那两声枪响,尘封了所有的秘密!
评分“我的上帝,多么上流的一群人啊!” 3.5颗星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