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出演同名电影。爱比死更冷,卡森·麦卡勒斯超越那个时代的经典题材。
一双金色的瞳仁,无声打量着心上的缺口,刻板无趣的军营,一个偷窥着的年轻士兵,两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羞辱与背叛,也许死亡才是爱最好的结局。
疏离,孤独,得不到的爱,突然而至的死……
麦卡勒斯再次显示了一种潜藏着的,洞彻人类心灵秘密的,永恒直觉。
──《纽约先驱报》
一本非凡的书……(麦卡勒斯)以势不可挡的磅礡气势和把握写就。
──《纽约时报》
自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作家阵营再也没有出现高过这两人成就的,反而以个人风格而论,麦卡勒斯当属其中之一。
──节自苏童《一生的文学珍藏》
劳伦斯殒落之后最具有原创诗情的作家,只有麦卡勒斯小姐,也许还有福克纳先生。
──21次诺奖提名大师 格雷厄姆•格林
卡森•麦卡勒斯 (Carson McCullers)
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17岁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2岁创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一生备受病痛折磨,15岁患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1967年9月29日在纽约去世。《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此外,她还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等小说。
苏伊达,青年译者,译有《湖底女人》《索尔的游戏》《斯科尔斯自传》等
在图书馆找《心是孤独的猎手》时候看到旁边的这本,对我来说算是中篇小说,于是坐在图书馆舒服的沙发上下午2个小时时间看完了。 刚开始对二等兵的描述让人有点不知所云,也还没有完全进入这本书的节奏,但是慢慢的人物都出场了,开始对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容忍这些关系...
评分关于孤独,最好闭口不言。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孤独。每个人的孤独都带有自身的痛苦,从他的眼光看向这冷峻的世界,心有不甘却不得不与之和解。有时候孤独是一种解药,让伤心的人借助这种极致的美感而得到安慰。而有时孤独也是种毒药,它让无数人的年华荒废,躲在躯壳...
评分很多人写小说 夜以继日 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努力 有时我们自己也很努力 很多故事被遗忘 从唇边溜走了 在记忆的缝隙里留下一两个词语 而有时 一个声音会在耳边环绕 它说 一块丝绸被做成一件华服才叫作适得其所
评分麦卡勒斯在所有她的中译本封面上,固执地看着我们,那眼神既有双鱼的多情,又有水瓶的冷峻,她就是那个在这两个星座间交错出生的女人。 双鱼的优柔寡断与水瓶的冷酷决绝,这样分裂的特质,没什么比去当作家更好去尽力发挥的了吧。 保罗•奥斯特写《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因...
评分58页上有这么一段话:“这等剂量的药带给他非凡的肉欲快感,就像一只黑色大鸟降落在胸口,用刺目的金色眼睛看了他一眼,又悄然地用它黑色的羽翼包裹住他。” 这段话比较能概括全书的神韵:死寂的、快感的疯狂。在只有自己知道的疯狂里,既有生——偷情、私藏的甜蜜,又有死——...
“只此一次,他不再用别人的眼光审视自我,严重的映像宛若变形的玩偶,虽貌不出众,却形状怪异。上尉凝望着这个异象,没有一丝怜悯之情。他全盘接纳了它,既不试图改变,也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评分翻译有够差,老老实实翻就挺好的,弄什么小确幸二百五四面楚歌。格格不入。 还有,这编排太废纸了。 整个故事偏法国小说风格。 爱上妻子情夫和割乳头震撼到了。 病态。
评分爱麦卡勒斯写景的要选苏的译本!惆怅的金色十月 本质也不是讲永远无法得的爱(上尉总是爱上妻子的情人) 就如麦卡勒斯故事里的情感框架一直都不可靠(就是比较无聊的一个情杀故事)。这个时候读者便倾向将故事的主角挪到神经质的年轻士兵,跟随他好奇的目光。结尾的开枪就是处死了欲望的荒诞,孔雀金色的眼睛,而无意识总能到达它想去的地方。
评分“我的上帝,多么上流的一群人啊!” 3.5颗星吧。
评分没有麦卡勒斯原先那种泛起一圈又一圈涟漪的悲哀了,只是有些震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