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命錄

道命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李心傳
出品人:
頁數:240
译者:硃軍 點校
出版時間:2017-3
價格:CNY 5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83102
叢書系列:南宋及南宋都城臨安研究係列叢書
圖書標籤:
  • 宋史
  • 思想史
  • 理學
  • 【南宋】李心傳
  • 類彆/史籍學術
  • 明史
  • 道傢哲學
  • 命理學
  • 修身之道
  • 曆史典籍
  • 中華智慧
  • 人生哲理
  • 易經思想
  • 命運觀
  • 傳統文化
  • 自我修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李心傳《道命錄》記載瞭兩宋黨爭時有關人物在這種錯綜複雜局麵中的言論,反映瞭北宋中後期至南宋前期140年間理學的興廢以及黨禁始末。保存瞭兩宋時期以二程、硃熹等人在黨禁及弛禁時期被褒貶和升遷的史料,這對兩宋道學的發展歷程和黨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通過梳理和考訂文獻,對《道命錄》作瞭較為係統、完整的研究。

著者簡介

李心傳(1166-1243),字徽之,號秀巖,南宋隆州井研(今屬四川)人。父李舜臣為壹代名儒,博通古今,尤精《易經》。心傳少承傢學。慶元初,應鄉試落第,絕意不復應舉,閉門著書。後薦為史館校勘,賜進士齣身,專修《中共四朝帝紀》。則成其三,因言而罷,又修《十三朝會要》。召為工部侍郎。中年以後,潛心探究孔孟之道和經,推崇孔孟道命論。他認為,道學的興廢,關係到天下的安危,國傢興替。不能把道學分為二,道即學,學即道,行義以達其道,為聖賢在上者之事;學以緻其道,乃聖賢在下者之事。捨道則非學,捨學亦非道。故“學道愛人”,聖師以為訓,倡明道學,先賢以自任。數十年來,奸邪小人立為“道學之目,以廢君子。而號為君子之徒,亦未深知所謂道、所謂學,則也往往隨從。孔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天下安危,國傢興替之所關係者,天實為之,而非章□、蔡京、秦檜、韓□胄所能。元□道學的興廢,關係司馬光的存亡;紹興道學的興廢,關係趙忠定的去留。彼壹時,聖賢之道學甚危。而義理在人心,終不可泯滅。故強調“修身守道”。近世諸公,或先附而後叛,或始疑終信。究其原因,則先附後叛皆齣於壹時利害之私,而始疑終信則由動心忍性,又有或齣或人之士,義利交戰於中,終依違俯仰以求媚於世。必須見善明,用心剛,不惑於生死禍福之際,纔與道學近。心傳的主張對程、硃理學的傳播和地位的鞏固,起壹定的作用。壹生著述甚多,有《高宗係年錄》二百捲,《學易編》五捲,《誦詩訓》五捲、《春鞦考》十三捲、《禮辯》二十三捲、《讀史考》十二捲,《舊聞證誤》十五捲、《朝野雜記》四十捲,《道命錄》五捲、《西陲泰定錄》九十捲、《辯南遷錄》壹捲、詩文壹百捲。

點校者硃軍,1985年生,河南洛陽人。先後就讀於河南大學、暨南大學,201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講師。研究方嚮為宋明理學、宋元文獻學,兼及宋元社會史。主持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專案一項,在《西北大學學報》、《內濛古大學學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等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捲第一
司馬溫公薦伊川先生劄子 注二程先生齣處及蔡確執政未即召用大略
伊川先生授西京國子監教授製詞 注伊川先生辭受及王彥霖硃公掞劉莘老論所以處先生本末
孔文仲劾伊川先生疏 注伊川先生經筵輔導事跡及蘇翰林與先生異論鬍宗愈孔文仲攻先生退歸本末並辨劉元城語錄所載摺柳事諸差誤
伊川先生乞歸田裡奏狀 注先生去官大略
範太史乞還伊川先生經筵劄子 注先生力辭西監職名董敦逸論先生及紹聖二蘇公得罪先生本末
伊川先生涪州編管指揮 注紹聖黨人行遣及邢恕相傾與尹彥明不應舉大略

捲第二
伊川先生謝復官錶 注元符黨人敘復及先生西監供職大略
範緻明論伊川先生入山著書乞覺察 注先生掛冠後事跡及崇寧黨人行遣大略
方提舉請給還先年所奪伊川先生田土 注齣處大略
元祐學術政事不許教授指揮 注蔡京主學禁大略
言者論伊川先生聚徒傳授乞禁絕 注崇寧盡逐學徒大略
元祐黨籍碑 注黨人敘復及先生卒葬事蹟迄靖康解禁大略
罷元祐學術政事及黨禁指揮 注金人犯闕弛禁大略

捲第三
紹興褒贈伊川先生製詞 注渡江後褒贈元祐諸賢大略
錄用伊川先生子孫勅黃 注先生諸孫避亂及褒錄黨人大略
硃內翰諭孔孟之學傳於二程 注先生聞道於濂溪及熙豐迄崇寧二先生門人高第本末
陳公輔諭伊川之學惑亂天下乞屏絕 注趙張二相同心異意範元長薦公輔及復學禁大略
周秘劾董令升沮格詔令 注黃次山被告訐被斥
呂安老論君子小人之中庸 注安老論事大略
鬍文定乞封爵邵張二程先生列從祀 注秦呂二相傾趙張二相相引相失及周秘陳公輔石公揆論鬍公本末
尹和靖以久師程學辭經筵[正文中此標題為:“尹和靖以師程學之久辭經筵”。] 注和靖齣處大略及範元長魏公引薦和靜本末

捲第四
尹和靖辭免待製侍講劄子 注秦檜傾呂趙及和靜本末
汪勃乞戒場屋主司去專門麯說 注秦檜詆毀伊川及復主學禁本末
何若乞申戒師儒黜伊川之學 注何若並攻正濛書聖傳論及編撰人姓名
曹筠論考官取專門之學者令禦史彈劾 注彗星齣赦書黜專門之學及曹筠本末
鄭仲熊論趙鼎立專門之學可為國傢慮 注鬍明仲鬍季臯得罪大略
張震乞申飭天下學校禁顓門之學 注孫仲鼇蔡宙曹紱乞禁詭僻之書
葉伯益論程學不當一切擯棄 注秦檜尚荊舒及解禁大略Ο魏元履請追爵二程罷王安石祀典事附

捲第五
晦庵先生辭免進職奏狀 注張魏公終通道學及紹興以來湖南福建學者傳授晦庵先生中年齣處至因按吏忤王丞相本末
陳賈論道學欺世盜名乞擯斥 注鄭丙及陳賈起道學之禍

捲第六
晦庵先生除江西提刑誥詞 注先生造朝大略
林栗劾晦庵先生奏狀 注先生仍舊職任大略
葉正則為晦庵先生辨誣封事 注鬍晉臣劾罷林栗大略
劉德脩論道學非程氏私言 注詹元善瀋應先勸周留二丞相引知名之士及劉公論事進退本末先生與詹元度書罷諸書鐫梓事附

捲第七上
晦庵先生除煥章閣侍製侍講誥詞 注先生晚年齣處及造朝大略
何澹論專門之學短拙奸詐宜錄真去偽 注留週二丞相相異至光宗遜位本末與何澹申心喪及還朝大略
晦庵先生罷侍製人就宮觀誥詞 注先生淳熙末兩除經筵及論事忤韓侂胄去國本末
劉德秀論留丞相引偽學之徒以危社稷 注韓侂胄趙彥逾怨留週二丞相本末及德秀起偽學之禍
鬍紘論偽學猖獗圖為不軌豈可容竝進 注張茂獻李元德楊敬仲呂子約及楊充父等六士袁和叔等三舉官至汪季路得罪大略 楊大法鄧韆裏等論建至趙丞相貶死京鏜何澹欲盡除善類及劉德秀等不肯奉行禁言舊事禦筆與黃元章異同事跡
瀋繼祖劾晦庵先生疏 注鬍紘與繼祖誣先生事跡及董銖之論Ο蔡元定本末附

捲第七下
晦庵先生落職罷祠謝錶
晦庵先生落秘閣修撰依前官謝錶 注先生獲罪後事及答祝汝玉謝絕生徒書
言者論廷省魁兩優釋褐皆偽徒不可輕召 注楊寅建請及偽學不舉攻官錢文子赴部注闕本末
劉三傑論偽黨變為逆黨防之不可不至 注三傑的進大略
姚愈論奸偽之徒欺世盜名乞定國是 注徐子宜劉德脩遊子正瀋正卿事跡及張釜張伯垓孟必先論諸人本末
諭告偽邪之徒改視迴聽詔書 注黃子由費戒父等就解黨籍本末
呂泰然論不當立偽學之禁 注丁逢論調停張釜論劉德脩學記及泰然上書行遣施康年覺察周丞相降官本末
偽學逆黨籍 注柴中行程允夫事跡
言者乞虛偽學之徒姑與外祠使宿道嚮方 注侂胄厭言舊事及論皇極非大中
言者論偽學之徒送偽師硃某之葬乞嚴行禁約 注晦庵先生掛冠至卒葬事跡
言者論習偽之徒唱為攻偽之說乞禁止 注京鏜等死後侂胄漸弛學禁本末

捲第八
晦庵先生硃文公賜諡指揮 注韓侂胄被誅大略蔡元定贈官誥詞附
晦庵先生硃文公諡議
晦庵先生硃文公覆諡議
李仲貫乞下除學禁之詔頒硃先生四書定周邵程張五先生從祀 注鬍文定魏元履李文簡趙衛公論從祀及劉晦伯請立語孟集注於學宮本末
南軒先生張宣公諡議 注衛清夫請諡大略
南軒先生張宣公覆諡議
東萊先生呂成公諡議 注丘壽雋請諡大略
東萊先生呂成公覆諡議

捲第九
魏華父為濂溪先生請謚奏 注太常寺勘當乞特降指揮因依
任伯起為二程先生請諡奏
魏華父為週二程張四先生請諡奏 注禮部勘當乞特降指揮因依
濂溪先生周元公諡議 注高常博乞依唐寶應本朝治平故事集官議
明道先生程純公諡議
伊川先生程正公諡議
濂溪先生周元公覆諡議
明道先生程純公覆諡議
伊川先生程正公覆諡議
魏華父再為橫渠先生請諡狀 注陳常博鬍侍郎擬定諡未定Ο國史及熊氏性理群書所載附

捲第十
嘉定錄用伊川先生後人詔旨 注伊川曾孫觀之元孫源授官奉祀本末
伊川先生四世孫源授迪功郎製
晦庵先生贈官封爵指揮
晦庵先生贈太師追封信國公製詞 注晦庵子侍郎在入對請加封曾子毀楊雄之像以二程張子從祀大略
晦庵先生改封徽國公製詞
濂溪明道伊川橫渠晦庵五先生從祀指揮 此下續增
濂溪明道伊川橫渠晦庵五先生封爵指揮
濂溪先生追封汝南伯製詞
明道先生追封河南伯
伊川先生追封伊陽伯
濂溪先生加封道國公製詞 此下新增
江南行臺請加封二程先生公爵狀
又 注行臺看詳及中書定議加封本末
明道先生加封豫國公製詞
伊川先生加封洛國公製詞
晦庵先生改封齊國公製詞


附錄一:解題、題跋
附錄二:元祐黨籍、慶元黨禁人名考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斷句錯得太離譜

评分

道命錄,簡單來說就是,道學命運浮沉錄。看到最後北宋五子相繼封爵從祀,再對比南宋中期的禁僞學,真是很有戲劇的荒誕之感。點校還算認真,但還是有些問題。需再讀。

评分

道命錄,簡單來說就是,道學命運浮沉錄。看到最後北宋五子相繼封爵從祀,再對比南宋中期的禁僞學,真是很有戲劇的荒誕之感。點校還算認真,但還是有些問題。需再讀。

评分

道命錄,簡單來說就是,道學命運浮沉錄。看到最後北宋五子相繼封爵從祀,再對比南宋中期的禁僞學,真是很有戲劇的荒誕之感。點校還算認真,但還是有些問題。需再讀。

评分

道命錄,簡單來說就是,道學命運浮沉錄。看到最後北宋五子相繼封爵從祀,再對比南宋中期的禁僞學,真是很有戲劇的荒誕之感。點校還算認真,但還是有些問題。需再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