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讲文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沈从文
出品人:
页数:257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122244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沈从文
  • 文物
  • 文化
  • 野人献曝
  • 好书,值得一读
  • *北京出版社*
  • 私藏
  • 文集
  • 沈从文
  • 文物
  • 文学
  • 文化
  • 历史
  • 美学
  • 散文
  • 中国
  • 经典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历史的误会而割舍了与文学的因缘,坚忍不拔地向着另一条寂寞之路跋涉,从而取得了文物研究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家小书:沈从文的文物世界》编选的研究文章,可以管窥沈从文的文物研究:他利用文物与文献互证这一独特方法,保存了过去时代生命形式,构筑的是艺术史和文化史。而自身的生命经验、体验也投射到文物研究中去。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山东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代表作有《边城》《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撰写了《唐宋铜镜》《龙风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

目录信息

我国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
龙凤艺术——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
鱼的艺术——鱼的图案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
谈锦——矩纹锦的本源及其发展
织金锦
谈刺绣
谈挑花
谈染缬——蓝底白印花布的历史发展
谈皮球花
中国古玉
中国古代陶瓷
古代镜子的艺术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漆工艺问题
螺甸工艺试探
谈金花笺
扇子史话
谈辇舆
谈车乘
谈谈中国马具的发展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放在现如今的时代,在文学上颇有著述的人又在文物研究上有所建树,怎么说都应该算得上是“斜杠青年”吧。当然,这多少有些说笑,但提起沈从文与文物研究,很多人都会明白,如果不是因为受制于环境,恐怕我们也不会拥有这么一位能撰写出《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

评分

如果放在现如今的时代,在文学上颇有著述的人又在文物研究上有所建树,怎么说都应该算得上是“斜杠青年”吧。当然,这多少有些说笑,但提起沈从文与文物研究,很多人都会明白,如果不是因为受制于环境,恐怕我们也不会拥有这么一位能撰写出《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

评分

沈从文先生说过: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诚然如此,如果不是他多年前,以治学精神写下那篇《论郭沫若》,那么一切也许都不一样了,但是一切都必然地发生了,所以一个人的一生被完全改写,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这也许不是完全的坏事,因为在痛苦中涅槃重生...  

评分

文学和文物《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的一生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一个小说家,后半生是一个考古学家。写小说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专研考古也成为考古大家。 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讲,他是一个来自湘西的乡下人,乡下人怎么会懂文物呢?那是因为他很早就来到了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北...  

评分

如果放在现如今的时代,在文学上颇有著述的人又在文物研究上有所建树,怎么说都应该算得上是“斜杠青年”吧。当然,这多少有些说笑,但提起沈从文与文物研究,很多人都会明白,如果不是因为受制于环境,恐怕我们也不会拥有这么一位能撰写出《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

用户评价

评分

沈从文的眼睛和手始终是文学家式的,正如他不关心什么宏大叙事一样,对于文物的兴趣也是这个观念一以贯之。他对于文物的考察,始终如他自述年少时逃学去看一个小银匠一边流眼泪一边锻造一枚银锁,懂得细物也含情。让这样细致入微的一双眼睛和手停止创作,那个人一点内疚也没有吗?从我看他给《中国服饰史》写的几行干巴巴的序言来看:没有,一点儿也没。PS:这种工艺美术类的小论文集,就算是普及读物也不能一点插图都没有,外行人脑补真的很吃力的。

评分

一本书就被圈粉,沈从文先生由文学而转入文物研究,是诗家不幸,却是文物研究的幸运,书的内容连接了古代与现代,生活与经济,是一本文物入门书籍,也令读者可以一窥先生治学的精神。前言也非常出色。

评分

若干类文物的小史;有些内容挺有意思,个别论点似乎已被后来学者修正;没有配图 没有注明各篇写作时间 真是要命啊,配图稀少就不用说了。

评分

野人自曝。2019.72。0303。

评分

沈从文的眼睛和手始终是文学家式的,正如他不关心什么宏大叙事一样,对于文物的兴趣也是这个观念一以贯之。他对于文物的考察,始终如他自述年少时逃学去看一个小银匠一边流眼泪一边锻造一枚银锁,懂得细物也含情。让这样细致入微的一双眼睛和手停止创作,那个人一点内疚也没有吗?从我看他给《中国服饰史》写的几行干巴巴的序言来看:没有,一点儿也没。PS:这种工艺美术类的小论文集,就算是普及读物也不能一点插图都没有,外行人脑补真的很吃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