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史

中國天文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陳遵媯
出品人:
頁數:1603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2-1
價格:2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2806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天文
  • 天文學
  • 科學史
  • 天文曆法
  • 中國
  • 古代天文
  • 天文曆法
  • 曆史
  • 天文學
  • 曆史
  • 中國
  • 天文
  • 古代
  • 科技
  • 文化
  • 發展
  • 傳承
  • 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於1955年齣版之後,引起瞭國內外讀者的重視與關懷,提齣瞭不少寶貴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其中很多人希望充實該書的內容,使它成為一部比較詳盡而又全麵的中國天文學史的著作。《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的齣版,距今已經二十多年,在這期間,中國古代天文學史方麵齣土的文物和研究的成果不少,原書若不經大的改寫,就難以反映這些新的成就。

原書在《序言》中,曾提到“特彆為高等學校的學生和教師的需要而編寫的”,現在為瞭適應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新長徵時代的要求,讀者對象應加擴大,包括廣大知識青年。他們對於天文知識,一般比較貧乏,因此,在介紹天文學史之前,應當使他們瞭解天文學究竟是怎樣的一門自然科學。

從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夕(1911-1948年)一段時期,是波浪起伏的舊中國,天文事業受到壓抑,然而由於我國天文工作者自身的努力,還是初步打下瞭近代天文學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我國天文事業纔得到瞭飛躍的發展。新舊對比,更可使讀者認識到:在天文事業方麵,也說明瞭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因此,特將原書擴充成為《中國天文學史》,包括辛亥革命以來及解放以來我國天文學的概況在內。

由於中國近代和現代點文學是在學習外國天文學成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本書雖然叫做《中國天文學史》,而其內容實際包括一部分外國天文學史在內。

由於天文學和其他自然科學有著密切的聯係,因此,深望通過這本書,能使讀者成為一個天文愛好者,或者成為一個奴隸鑽研天文學方麵科學技術的熱心人,從而為四個現代化作齣貢獻。

本書的齣版,當然要首先感謝北京天文館及上海人民齣版社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北京天文館及其他天文單位的一些同誌,有的代為校閱書中的某一部分,有的提供寶貴的資料,充實瞭本書的內容和糾正瞭原稿中的不少錯誤,當在有關章節中,錶示衷心感謝。

作者年近八旬,加上獨眼殘燭,要完成這書,大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幸得北京天文館崔振華的大力協助,從文字加工、選用圖片、核對史料乃至校閱全書,不遺餘力;同時王玉卿和麯敏榮二位代為謄寫原稿,都付齣瞭不少勞力,謹錶忠心感謝。

作者

1978年鼕至日於北京天文館

著者簡介

陳遵媯,中國現代天文學傢。字誌元,福建省福州人。1901年 9月16日生。1926年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數學係,同年迴國。從事天文工作五十多年,對中國現代天文事業的創建作齣瞭貢獻。三十年代,他先後參加過南京紫金山天文颱和昆明鳳凰山天文颱的籌建工作。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員。擔任過中國天文學會總秘書、理事長、《宇宙》雜誌總編輯等職務,主持過《天文年曆》的編算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颱研究員兼上海徐傢匯觀象颱負責人。1955年籌建北京天文館,並任館長。陳遵媯著譯甚多,主要有《流星論》、《大學天文學》、《恒星圖錶》、《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中國天文學史》等專著,普及讀物有《星體圖說》、《宇宙壯觀》等。

圖書目錄

目錄
(上冊)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中西古代天文學
第三章 天文與哲學
第二編 中國古代天文學
第一章 中國古代天文學與占筮
第二章 中國古代天文學與算學
第三章 中國曆代天文學簡介
第三編 星象
第一章 星官
第二章 《天官書》的五官
第三章 四象
第四章 三垣
第五章 二十八宿
第六章 近南極星
第七章 銀河
第八章 佛典中的星象
第九章 星數
第十章 古今步天歌
第十一章 十二次
第十二章 分野
第十三章 星經
第十四章 星圖
第十五章 星名的考定
第十六章 國際通用星座
附錶1 三垣二十八宿三書異同錶
附錶2 石氏星經中外官校勘錶
附錶3 宋代星官距星星名錶
附錶4 淩犯紀事考定的星名錶
附錶5 三垣二十八宿星名星數錶
附錶6 中西星名對照錶
附錶7 西中星名對照錶
附錶8 恒星專名對照錶
第四編 天文測算
第一章 觀象授時
第二章 坐標體係
第三章 日躔月離
第四章 日月交食
第五章 日食計算原理
第六章 交食觀測
第七章 天體觀測
第五編 天象紀事
第一章 中國天文史料普查整編工作
第二章 日食紀事
第三章 月食紀事
第四章 太陽紀事
(下冊)
第五章 慧孛客星紀事
第六章 流隕紀事
第七章 五星動態紀事
第八章 極光
第六編 曆法
第一章 曆的要素
第二章 古代曆法
第三章 少數民族曆法
第四章 世界曆法概況
第七編 曆書
第一章 古曆書
第二章 時憲書編造法
第三章 “天書”般的黃曆
第四章 迷信曆注
第八編 靈颱與儀象
第一章 靈颱
第二章 測景器
第三章 璿璣玉衡
第四章 漏壺與漏刻
第五章 渾儀與渾象
第六章 現存的古代儀象
第九編 古人論天
第一編 天地起源說
第二章 天鏇地動說
第三章 漢代論天三傢
第四章 六朝論天三傢
第五章 《天問》及其後學
第十編 中國近代天文學史
第一章 中國近代天文事業奠基人——高魯
第二章 紫金山和鳳凰山兩天文颱創建人——餘青鬆
第三章 天文研究機構
第四章 天文教育機構
第五章 群眾性的學術團體
第六章 觀測
第七章 研究及研究論文
第八章 齣版物
第九章 感想與期望
第十一編 中國現代天文學史簡介
第一章 天文研究機構
第二章 天文教育機構
第三章 天文普及陣地
第四章 群眾學術團體
第五章 今日颱灣省天文事業
附錄:近代(公元1911-1948年)書刊所載論文題目索引
跋一、《中國天文學史》編寫過程
跋二、中國特色的陰陽曆
編後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翻過。

评分

翻過。

评分

翻過。

评分

巨著。

评分

巨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