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思維如何與互聯網共同進化

人類思維如何與互聯網共同進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約翰·布羅剋曼
出品人:
頁數:393
译者:付曉光
出版時間:2017-3
價格:79.9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79214
叢書系列:對話最偉大的頭腦•大問題係列
圖書標籤:
  • 互聯網
  • 思維
  • 科普
  • 科技趨勢
  • 科學
  • 計算機
  • 約翰·布羅剋曼
  • 科技
  • 思維科學
  • 互聯網發展
  • 人工智能
  • 認知進化
  • 數字時代
  • 人類意識
  • 技術與社會
  • 未來趨勢
  • 學習機製
  • 智能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類是否因互聯網的誕生進入瞭公平競爭的場域?

“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我們的預測能力是否正在退化?

智人的第四階段有哪些特徵?

全球腦會使人類成為“超級英雄”嗎?

虛擬現實技術會不會滅絕人類的真實體驗?

還有更多不可預知答案的問題,你將在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 我們的心智正和互聯網發生著永無止境的共振,人類思維會因此産生怎樣的進化效應?本書編者約翰•布羅剋曼召集瞭149位世界頂尖的科學傢、思想傢及藝術傢來迴答這個“大問題”,觸及物理宇宙、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科技趨勢、心理認知及人文藝術等方麵的前沿概念與思考框架。

➢這本書將帶你認識這些“最偉大的頭腦”,看他們在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從而開啓你的腦力激蕩。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思想巔峰”,包括人類學傢斯科特•阿特蘭、全球復雜網絡研究權威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兒童發展心理學傢艾莉森•高普尼剋、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米哈裏•希斯贊特米哈伊、世界頂尖語言學傢及認知心理學傢史蒂芬•平剋、哲學傢及認知科學傢丹尼爾•丹尼特、宇宙物理學傢馬丁•裏斯、“黑天鵝理論”的倡導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等等。

--------------------------------------------------------------------------------------------------------

各方贊譽:

段永朝(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偉大頭腦的偉大之處,絕不在於他們擁有 “金手指”,可以指點未來;而在於他們能時時將思想的觸角,延伸到意識的深海,他們發問,不停地發問,在眾聲喧嘩間點亮“大問題”“大思考”的火炬。

鬍泳(博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建築學傢威廉·J.米切爾曾有一個比喻:人不過是猿猴的1.0版。現在,經由各種比特的武裝,人類終於將自己升級到猿猴2.0版。他們將如何處理自己的原子之身呢?這是今日頂尖思想者不得不迴答的“大問題”。

吳甘沙(馭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閤創始人兼CEO):“對話最偉大的頭腦”這套書中,每一本都是一個思想的“熱核反應堆”,在它們建構的浩瀚星空中,百位大師或近或遠、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讀者都將擁有屬於自己的星際穿越,你會發現思考機器的100種未來定數,而“奇點理論”不過是星空中小小的一顆。

周濤(電子科技大學教授、互聯網科學中心主任):一個人的格局和視野取決於他思考什麼樣的問題,而他未來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現在的閱讀。這套書會讓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的確有一群偉大的頭腦,在充滿詩意的遠方運轉。

苟利軍(中國科學院國傢天文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第十一屆文津奬”獲奬圖書《星際穿越》譯者):在這個科技日益發達的多維社會中,我們依舊麵臨著非常多的“大問題”,它們或許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這套“對話最偉大的頭腦·大問題係列”,讓我們有機會一窺“最強大腦”的獨特視角,從而得到一些思想上的啓迪。

李天天(丁香園創始人):未來並非如我所願一片光明,看看大師們有什麼深刻思考和破解之道,也許會讓我們活得更放鬆一些。

王爍(財新傳媒主編,BetterRead公號創始人):不要指望在這套書裏讀到“ABC”,也不要指望獲得完整的闡釋。數百位一流精英在這裏直接迴答“大問題”,論證很少,銳度卻很高,帶來碰撞和啓發。剩下的,靠你自己。

劉兵(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與最偉大的頭腦對話,雖然不一定讓你自己也偉大起來,但一定是讓人擺脫平庸的最好方式之一。

蘭小歡(復旦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世界雖隻有一個,但認識世界的角度多多益善。學科的邊界都是人造的藩籬,能瞭解各行業精英的視角,從多個角度玩味這個世界,綜閤各種信息來做決策,這不顯然比死守一個角度更有益也更有趣麼?

郝景芳(2016年雨果奬獲得者,《北京摺疊》作者):如果你不隻對瑣碎的生活有興趣,還曾有那麼一個瞬間,思考過全人類的問題,思考過有關世界未來的命運,那麼這套書無疑是最好的禮物。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視野,讓你站到群山之巔。

著者簡介

[美] 約翰·布羅剋曼(John Brockman)編著

• 美國著名的文化推動者、齣版人,“第三種文化”領軍人。

• “世界上最聰明的網站”(《衛報》贊譽)Edge的創始人。

• 他旗下匯集瞭一大批世界頂尖的科學傢和思想傢,每年就同一話題進行跨學科討論。

圖書目錄

各方贊譽
總 序
推薦序
Edge年度問題
01 剋萊•捨基(Clay Shirky)
無形學院
02 尼古拉斯•卡爾(Nicholas G.Carr)
無書的圖書館
03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網絡收益
04 弗蘭剋•維爾切剋(Frank Wilczek)
讓我們算筆賬
05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白日夢
06 理查德•沃爾曼(Richard Saul Wurman)
白日夢的新花樣
07 伊恩•戈爾德(Ian Gold)
喬爾•戈爾德(Joel Gold)
推我點好消息
08 理查德•福爾曼(Richard Foreman)
頭暈目眩
09 馬修•裏奇(Matthew Ritchie)
這兒缺瞭什麼?
10 諾加•阿裏卡(Noga Arikha)
互聯網與寜靜的失落
11 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
權力的腐敗
12 瓊•科恩(June Cohen)
社會媒體的崛起真的不新鮮
13 剋裏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火的再發現
14 利奧•夏盧帕(Leo M.Chalupa)
自電視發明以來對嚴肅思考最厲害的詆毀者
15 保羅•科德羅斯基(Paul Kedrosky)
大型信息對撞機、批量數據傳輸係統與周二的萬有引力日
16 埃裏剋•德雷剋斯勒(Eric Drexler)
互聯網幫助我們看清什麼不存在
17 戴維•達爾林普爾(David Dalrymple)
知識在外,焦點在內,人無處不在
18 塞思•勞埃德(Seth Lloyd)
性,靠邊站
19 約翰•托比(John Tooby)
對抗古登堡
20 威廉•卡爾文(William Calvin)
巨人的肩膀
21 馬丁•裏斯(Martin Rees)
公平競爭的場域
22 馬剋•帕格爾(Mark Pagel)
大腦糖果與糟糕的運算
23 羅伯特•夏皮羅(Robert Shapiro)
齣版物行將就木
24 弗蘭剋•蒂普勒(Frank J. Tipler)
偉大的平等主義者將毀掉思想的多元性嗎?
25 李•斯莫林(Lee Smolin)
我們成瞭影像和信息的狩獵—采集者
26 喬恩•剋萊因貝格(Jon Kleinberg)
人類的信息構造
27 特倫斯•謝諾沃斯基(Terrence Sejnowski)
這是你的互聯網大腦
28 唐納德•霍夫曼(Donald D.Hoffman)
雕刻人類思想
29 安迪•剋拉剋(Andy Clark)
這是什麼樣的蠢問題?
30 托馬斯•梅青格爾(Thomas Metzinger)
公共夢境
31 史蒂芬•平剋(Steven Pinker)
並非如此
32 安東•蔡林格(Anton Zeilinger)
量子信息時代?
33 漢斯•烏爾裏希•奧布裏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Edge,以偏概全的迴答
34 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
迴應你的廢話
35 萊拉•博格迪特斯基(Lera Boroditsky)
我如何思考我的思考方式
36 喬納•梅卡斯(Jonas Mekas)
思想非我所長——我是個詩人
37 喬治•戴森(George Dyson)
皮艇與獨木舟
38 薩姆•哈裏斯(Sam Harris)
上傳已經開始
39 格雷戈裏•保羅(Gregory Paul)
鬼纔知道
40 瑪麗薩•邁耶(Marissa Mayer)
你知道什麼不如你能找到什麼
41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 Taleb)
可預測性(和知識)的退化
42 布萊恩•伊諾(Brian Eno)
我注意到的事情
43 安德裏安•剋雷耶(Andrian Kreye)
互聯網已變得無趣
44 喬舒亞•格林(Joshua Greene)
沉默的管傢
45 霍華德•萊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
注意力、發現廢話與網絡意識
46 埃絲特•戴森(Esther Dyson)
信息的新陳代謝
47 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
Ctrl+點擊,進入鏈接
48 埃裏剋•菲施爾(Eric Fischl)
阿普裏爾•戈爾尼剋(April Gornik)
用復製品代替真實體驗
49 格爾德•吉仁澤(Gerd Gigerenzer)
外包思想
50 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
一個史前史學者的觀點
51 菲利普•坎貝爾(Philip Campbell)
找材料依然是個挑戰
52 道格拉斯•庫普蘭(Douglas Coupland)
瞬時成為永恒
53 傑西•貝林(Jesse Bering)
返迴紅字大草原
54 海倫•費雪(Helen Fisher)
奪愛
55 戴維•巴斯(David M. Buss)
網上婚配策略
56 羅伯特•普羅文(Robert R. Provine)
網絡社會
57 奧布裏•德格雷(Aubrey de Grey)
彆給我打電話
58 西濛•巴倫-科恩(Simon Baron-Cohen)
1年1 000小時
59 奈基爾•戈爾登菲爾德(Nigel Goldenfeld)
像互聯網一樣思考,像生物一樣思考
60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
互聯網讓我用現在時思考
61 斯科特•阿特蘭(Scott Atran)
智人的第四階段
62 史蒂芬•科斯林(Stephen M. Kosslyn)
社會假肢係統
63 魯迪•拉剋(Rudy Rucker)
探索與湧現
64 詹姆斯•奧唐奈(James O’Donnell)
我的手指成瞭大腦的一部分
65 約翰•馬爾科夫(John Markoff)
一麵找齣世界弱點的鏡子
66 特倫斯•柯(Terence Koh)
全新的感知形式
67 塞利安•薩姆納(Seirian Sumner)
互聯網改變瞭我的行為
68 尼古拉斯•剋裏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
全新的自我並不存在
69 奈麗•奧剋斯曼(Neri Oxman)
我已迷途知返,我如何憑藉記憶地圖航行
70 阿倫•安德森(Alun Anderson)
“最棒”的色情作傢
71 特庫姆塞•菲奇(W. Tecumseh Fitch)
全球腦的進化
72 湯姆•麥卡锡(Tom McCarthy)
互聯網具化瞭一個古老的邏輯
73 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 Diamandis)
瞬間滿足
74 戴維•邁爾斯(David G.Myers)
互聯網是一個社會放大器
75 琳達•斯通(Linda Stone)
穿梭於現實與虛擬生活之間
76 巴裏•史密斯(Barry C. Smith)
不是世上的所有人、所有事都在網上
77 剋裏斯•迪博納(Chris DiBona)
曇花一現
78 葉夫根尼•莫羅佐夫(Evgeny Morozov)
我們在思考什麼?誰來負責思考?
79 弗吉尼亞•赫弗南(Virginia Heffernan)
互聯網是一種文化形式
80 彼得•施瓦茨(Peter Schwartz)
沉湎於知識的世界
81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我的第六感
82 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
我的行業協會
83 賈森•卡拉卡尼斯(Jason Calacanis)
質疑一切,辯論一切
84 哈伊姆•哈拉裏(Haim Harari)
有害的笑話,事實的海洋和重構的心智
85 馬蒂•赫斯特(Marti Hearst)
彆人在想什麼?
86 馬特•裏德利(Matt Ridley)
人類智慧的共同本質
87 大衛•伊格曼(David Eagleman)
互聯網拯救文明的6種方法
88 塞繆爾•巴倫德斯(Samuel Barondes)
互聯網上的“頭腦復印”
89 馬塞爾•金斯波蘭尼(Marcel Kinsbourne)
送給世界各地的陰謀論者和恐怖主義者最好的禮物
90 伊娃•維森(Eva Wisten)
蟻丘
91 斯科特•桑普森(Scott D. Sampson)
真實體驗的滅絕
92 布魯斯•鬍德(Bruce Hood)
我因互聯網而不同
93 埃裏剋•溫斯坦(Eric R. Weinstein)
年輕人,進入虛擬世界吧
94 托馬斯•巴斯(Thomas A. Bass)
我的互聯網心智
95 卡爾•薩巴格(Karl Sabbagh)
你如果得瞭癌癥,就彆上網瞭
96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入鄉隨俗
97 傑倫•拉尼爾(Jaron Lanier)
早熟的極端化
98 基思•德夫林(Keith Devlin)
大眾的智慧
99 羅伯特•薩波爾斯基(Robert Sapolsky)
大眾的詭異
100 賈姆希德•巴魯查(Jamshed Bharucha)
心智同步
101 艾莉森•高普尼剋(Alison Gopnik)
來自技術未來的奇異訪客
102 傑弗裏•米勒(Geoffrey Miller)
我的判斷增強裝置
103 艾倫•阿爾達(Alan Alda)
速度加暴民
104 艾琳•佩珀伯格(Irene M. Pepperberg)
全副武裝的休戰
105 伊曼紐爾•德曼(Emanuel Derman)
效率更高,但目的何在?
106 查爾斯•塞費(Charles Seife)
我寄存瞭自己的記憶
107 費爾瑞•庫什曼(Fiery Cushman)
新平衡:更多過程,更少存儲
108 安東尼•阿吉雷(Anthony Aguirre)
遠見的敵人?
109 硃迪斯•哈裏斯(Judith Rich Harris)
樂趣恰到好處
110 剋利福德•皮剋奧弗(Clifford Pickover)
網絡輔助大腦和孤立人格的興起
111 丹尼爾•豪恩(Daniel Haun)
重復、可得性與真相
112 鬍安•恩裏剋斯(Juan Enriquez)
不朽
113 蘇珊•布萊剋莫爾(Susan Blackmore)
第三復製因子
114 剋裏斯蒂娜•芬恩(Christine Finn)
鍾聲與煙火
115 陶•諾瑞錢德(Tor Nørretranders)
勇氣、關心與分享
116 斯圖爾特•皮莫(Stuart Pimm)
靠近
117 埃德•裏吉斯(Ed Regis)
奇跡與詛咒
118 硃利奧•博卡萊蒂(Giulio Boccaletti)
集體行動與全球大眾
119 勞倫斯•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
博學、吝嗇與人造
120 酈安治(Andrew Lih)
大規模閤作
121 麗莎•蘭道爾(Lisa Randal)
疊加的逸事不是數據
122 史蒂文•庫沃茨(Steven R. Quartz)
我們對思維瞭解得不夠多
123 艾米麗•普羅寜(Emily Pronin)
一颱無法理解的機器
124 托尼•康拉德(Tony Conrad)
沒有答案的問題
125 保羅•愛華德(Paul W. Ewald)
多麵手的概念指南
126 詹姆斯•剋羅剋(James Croak)
藝術創作走嚮鄉村
127 羅傑•尚剋(Roger Schank)
人人都是專傢
128 尼爾•格申斐爾德(Neil Gershenfeld)
新銳見解
129 丹尼爾•埃弗裏特(Daniel L. Everett)
在亞馬孫叢林裏思考
130 戴維•蓋勒特(David Gelernter)
世界虛擬化
131 邁剋斯•泰格馬剋(Max Tegmark)
泄密
132 羅德尼•布魯剋斯(Rodney Brooks)
信息引發的注意力缺失障礙
133 布萊恩•剋努森(Brian Knutson)
現在的自我與未來的自我
134 保羅•布盧姆(Paul Bloom)
我知道人們可以如此友善
135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我對時間的感知
136 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納(Stanislas Dehaene)
鏇轉問題,我如何學會撥快自己的精神時鍾
137 尤查•本科勒(Yochai Benkler)
呈現科學傢、調查記者和媒體批評傢的習慣
138 恩斯特•波佩爾(Ernst Pöppel)
思維過剩的療法
139 斯丹法諾•博埃裏(Stefano Boeri)
網絡如風
140 加利亞•所羅門諾夫(Galia Solomonoff)
論知識、內容、方位與空間
141 米哈裏•希斯贊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我承認我睏惑瞭
142 格洛麗亞•奧裏吉(Gloria Origgi)
對話的力量
143 尼剋•比爾頓(Nick Bilton)
真實且永久的時間膠囊
144 傑西•迪倫(Jesse Dylan)
從傑剋•凱魯亞剋到五聲音階
145 馬紮林•貝納基(Mahzarin R. Banaji)
人類大規模心智教育的載體
146 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
沙洲與大路
147 Raqs媒體小組
沒人能躲過這場震撼世界的風暴
148 潔妮•賈丁(Xeni Jardin)
通過數據尋找
149 拉裏•桑格(Larry Sanger)
抱怨你自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刚开始读有点闷,但是读多一些后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书的内容就是各个行业内的人才对书名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r think这个问题的答复。每个人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其观点着眼处也各不同,因此思考的问题的方向,范畴也都也各有不同。另外有些畅...

評分

这本书刚开始读有点闷,但是读多一些后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书的内容就是各个行业内的人才对书名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r think这个问题的答复。每个人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其观点着眼处也各不同,因此思考的问题的方向,范畴也都也各有不同。另外有些畅...

評分

这本书刚开始读有点闷,但是读多一些后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书的内容就是各个行业内的人才对书名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r think这个问题的答复。每个人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其观点着眼处也各不同,因此思考的问题的方向,范畴也都也各有不同。另外有些畅...

評分

这本书刚开始读有点闷,但是读多一些后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书的内容就是各个行业内的人才对书名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r think这个问题的答复。每个人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其观点着眼处也各不同,因此思考的问题的方向,范畴也都也各有不同。另外有些畅...

評分

这本书刚开始读有点闷,但是读多一些后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书的内容就是各个行业内的人才对书名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r think这个问题的答复。每个人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其观点着眼处也各不同,因此思考的问题的方向,范畴也都也各有不同。另外有些畅...

用戶評價

评分

這種大雜燴的書,沒有係統性的觀點,不該有這麼高的分數

评分

可能是這個係列最弱的一本,主題太窄導緻必須每隔一段時間翻一點來避免枯燥。內容上雖然感覺隻是高級網絡論壇的發言匯總,但還是能找到有趣的東西,而且對這個問題也沒法要求多高的專業性

评分

還行,有收獲

评分

也可能是問題問的不好

评分

讀這本書是因為對edge的理念很感興趣,即把各行業最聰明的人聚集起來一起思考同一個問題。但翻完後感覺挺失望。多是些平淡感想,有價值的思想很少。通常人們都有種幻想覺得不同行業的聰明人在一起會碰撞齣思想的火花,但在現實中似乎不會發生。專業化造成的對話的壁壘確實牢不可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