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儒学史

韩国儒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韩] 尹丝淳
出品人:
页数:66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1
价格:10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690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韩国
  • 历史
  • 儒学
  • 朝鲜史
  • 文化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东亚研究
  • 韩国儒学
  • 历史
  • 哲学
  • 思想史
  • 儒家
  • 文化
  • 教育
  • 传统
  • 发展
  • 影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韩国儒学权威专家尹丝淳教授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也是当今韩国学界评价最高的儒学史著作。作者从韩国儒学的渊源开始,按照时代发展对韩国儒学进行了分阶段、有重点的剖析,并对每一阶段思想发展的特征进行了深有力度的把握。与其他儒学史著作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力图从儒学的普遍性中来阐明韩国儒学的特殊性,从韩国文化整体发展的脉络即“韩国文化史”的角度出发,以“特定时期的代表思想”或“时代理念”为基准将韩国儒学发展史划分为九个阶段:(1)从本土固有巫俗思想来探究儒学(前2—10世纪初期);(2)受佛教牵制的儒学之功能(10—14世纪);(3)性理学形成期至成熟期的政治与伦理思想(14—16世纪);(4)礼学时代的两种实学思维(17—18世纪初期);(5)阳明学与西学的挑战及吸收(17世纪末—18世纪中期);(6)性理学思维的崩溃,后期实学的集大成(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7)斥邪卫正思想的主理论倾向(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8)追求独立的改新儒学的构想(20世纪初期—20世纪中期);(9)儒学的现代性研究(20世纪中期—20世纪末)。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
第一章 从本土固有巫俗思想来探究儒学(前2世纪-10世纪初期)
第一节 研究线索
第二节 儒学的传人与吸收
第三节 固有思想:儒学吸收的基础
第四节 儒学的正式传人与吸收
第五节 与佛教共存的儒学的功能
第二章 受佛教牵制的儒学之功能(10世纪-14世纪)
第一节 佛教优位制度下儒学的功能
第二节 两班社会的出发与史学、词章学的兴盛
第三节 与北宋学者的交流以及性理学倾向
第四节 武人政权的成立与儒学界的动向
第五节 高丽时期早期性理学的传人与兴起
第六节 朱熹性理学的传人与应用
第七节 儒佛交替期的性理学倾向:以李穑思想为中心
第三章 性理学形成期至鼎盛期的政治伦理思想(14世纪-19世纪)
第一节 佛教排斥与程朱学的统治理念化
第二节 性理学劝善惩恶的伦理观
第三节 性理学研究的向导和经学的创始:权近的业绩
第四节 性理学的治世与义理精神
第五节 主理与主气的性理学
第六节 性理学成熟期的代表思想:退溪李混的性理学
第七节 四端七情论及其含义
第八节 性理学的实学观及士林政治观:栗谷、李珥的改革论
第四章 礼学时代的两种实学思维(17世纪-18世纪初期)
第一节 理气统合论的提出:张显光的理气经纬说等
第二节 礼学的彻底化及党争性的礼讼
第三节 社会改革论的兴起:朝鲜后期柳馨远实学性的改革思想
第四节 脱性理学经学思想的两大先驱:尹端和朴世堂脱程朱性的经学思想
第五节 心性修养式的实学:尹拯的实心实学
第五章 阳明学与西学的挑战及吸收(17世纪末-18世纪中期)
第一节 陆王学界心学的独特解释:霞谷郑齐斗的阳明学思想
第二节 人物性同异论争:巍岩李柬与南塘韩元震的学说
第三节 西学传人期思想的变化与致用性的实学观:星湖李瀷博识的学问世界
第四节 性理说唯气论的倾向及其发展:鹿门任圣周生成论式的气哲学
第六章 性理学思想的崩溃及后期实学的发展(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第一节 北学先驱、崭新变化的思想体系:洪大容的脱性理学实学思想
第二节 对两班社会的批判及厚生实学的倾向:朴趾源和朴齐家的脱性理学思想
第三节 性理学界对西学和天主教的应对
第四节 脱性理学实学之集大成:丁若镛儒学的多角度改革思想
第五节 实学思潮的末篇之气哲学:崔汉绮的气学和实学思想
第七章 斥邪卫正指向的主理论倾向(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
第一节 拥护儒学理念与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斥邪卫正运动,高举抵御外来侵略精神
第二节 主理心德说包含的义理性义务观:以李恒老的明德说为中心
第三节 理-元宇宙观的深化及其含义:奇正镇之东亚唯一的唯理论宇宙观
第四节 性理学心即理说的提出:李震相的主理论之心即理思想
第五节 抗日义兵的斗争形式:领导义兵的义人儒学者
第六节 义兵精神中蕴含的民族意识:义兵首领奇参衍的护民精神
第八章 向往独立的改新儒学构想(20世纪初期-20世纪中期)
第一节 儒学宗教化思潮的兴起:大同教、孔教等的创立
第二节 阳明学倾向的儒教改革说:朴殷植的儒教求新论
第三节 最早的朝鲜儒教史书著作:张志渊的《朝鲜儒教渊源》
第四节 无政府主义旗帜下的儒学观:申采浩的民族主义儒学思想
第五节 从朝鲜之魂视角看实学和阳明学:郑寅普的朝鲜儒学观
第九章 儒学的现代可用性探索(20世纪中期-20世纪末期)
第一节 体系性、通史性韩国儒学史著作的嚆矢:1945年光复前后儒学界的动向
第二节 推进近代化初期韩国儒学界的复活:光复后第一代现代儒学者的研究成就
第三节 重新认识韩国儒学带来的启迪:第一代现代儒学者后辈的研究成果
第四节 第二代现代儒学者对现代韩国儒学的发展:面向未来意识下进行的研究
第五节 对韩国儒学主要特性的总结整理
附录 对儒学伦理思想进行现代化转变的构想
一、儒学的现代化、新实学化
二、对基本修养方法的重新考察
三、建立主体性个人伦理观的努力
四、客观社会伦理观的新构想
五、儒学伦理思想的展望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对韩国儒学史相当系统,完整的介绍与分析,看得出来绝对是大家的作品,可惜作者的中文译著太少了。

评分

请看第84页第一小段第四行 郑梦周是团隐 这个是译者的错误还是原作者的笔误,圃隐是丽末大儒,世人皆知,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评分

对韩国儒学史相当系统,完整的介绍与分析,看得出来绝对是大家的作品,可惜作者的中文译著太少了。

评分

翻了翻高丽时期的相关内容,系统性不错。后边的人不熟悉,就没翻。。。

评分

请看第84页第一小段第四行 郑梦周是团隐 这个是译者的错误还是原作者的笔误,圃隐是丽末大儒,世人皆知,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