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文集:容忍与自由

胡适文集:容忍与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适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1
价格:2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822164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胡适
  • 哲学
  • 中国
  • 民国
  • 散文随笔
  • 中国文学
  • 随笔
  • 讲稿
  • 胡适
  • 文集
  • 容忍
  • 自由
  • 思想史
  • 文化史
  • 近代史
  • 中国现代文学
  • 学术著作
  • 散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容忍与自由》收录了胡适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涵盖了思想与教育、自由与民主、文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他用浅显风趣的白话文,将自己对文明、国家、人生、哲学等的见解娓娓道来,不仅开启了当时的民智,也启发着当下的我们。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笔名天风、藏晖等。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

目录信息

容忍与自由 / 001
哲学与人生 / 009
自由主义 / 015
差不多先生传 / 023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 026
新生活 / 031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 034
大宇宙中谈博爱 / 047
不朽 / 050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061
漫游的感想/077
谈谈实验主义/093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101
女子问题/117
中国哲学的线索/124
治学方法/131
考试与教育/140
学生与社会/149
大学的生活/156
书院制史略/164
思想的方法/171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177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200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210
传记文学/215
新文学运动之意义/23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容忍与自由》,由胡适的演讲稿构成,编纂为四章,从读书学习谈到中国精神和民主自由等。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第一章——理想不死,学习不辍。 这一章涵盖了胡适先生对自主学习、家庭教育乃至教育普及的见解。对老生常谈的三个问题——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胡...  

评分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看完这本书已经有两天了,可是心中总是有些愧意。用匆匆忙忙的五个小时,说是读,倒不如说是浏览。心里也一直盘算着应该再认真的研读一遍。而之所以匆忙的开打写字板,写下一些文字,是因为胡适先生提到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想和大...  

评分

《容忍与自由》是潘光哲先生编选的胡适读本。潘光哲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的主任。纪录片《胡适之传》中他出镜讲胡适,比想象的年轻多了,谈议风生很陶醉的样子。怎么不呢?一个从小学起就开始以读胡适为乐,一直幻想拥有一套《胡适文存》的孩子,长大后成了胡适...  

评分

中国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胡适,在读他书以前,我一直只知道“反动文人胡适之”的所谓“盖棺定论”,剩下的,就只有学生时代课本上关于他和李大钊对“问题与主义”争辩,终究还是以批判的面目出现在脑海中的。前段时间阅读熊培云先生的作品《理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这个...  

评分

2009年,福尔摩沙的潘光哲编了本胡适文集,叫《容忍与自由》。大概是这书的出现让人觉得胡适身上还有钱可赚,其后多本叫做《容忍与自由》的胡适文集问世,不过除了法律出版社那本外,都和潘光哲那本都没什么关系,这里就包括这本同心出版社的——当然我是书到手后才注意到这点...  

用户评价

评分

“差不多”先生讽刺很辛辣,嗯,这也是我最讨厌的短语,类似还有“认真你就输了”/“人间不值得”;胡适的自由主义,对近代文人有示范作用,这是好事情,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中所遗失的东西,也许是生存的一种代价吧;胡适对托钵化缘误解颇深:其实佛陀制定行乞托钵,是为了让出家人出去傲慢之心,另外与施舍之人结缘,如果没有缘,就没法度己度人,从佛教解脱角度上看有很深道理,并不能只从经济角度就鄙视之,还有很多地方能看出他对释道儒停留在考据上(有经济和政治功能就是一切,受了自己讨厌的max流派影响不自知),胡在文化研究上也就2流水平,哲学认识层次还停留在莱布尼茨阶段

评分

系列里最好看的之一

评分

系列里最好看的之一

评分

2018.06.09;epub版电子书

评分

这本书的核心是自由,而容忍是自由的根源。作者通过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纬度来展开分析人生意义、教育、社会问题、思想等内容,有一定的启发性。陈寅恪先生曾说士人读书是为了摆脱世俗之桎梏以求取思想的自由,如果思想不自由,与死亡就没什么区别?因而,我觉得周国平说的人要有灵魂生活,可以等同人应该要有思想。后者比前者恰当和具体。因此,读书只是培养思想成长的手段,在书本之外,更需要锻炼头脑。这样的话,才有可能解决面临的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