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耿云志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3
价格:2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0116501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标签:
  • 胡适研究
  • 胡适
  • 耿云志
  • 思想史
  • 历史
  • *中国人大·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齐·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胡适
  • 文化史
  • 思想史
  • 近代史
  • 学术史
  • 文学史
  • 历史人物
  • 传记
  • 中国现代文学
  • 新文化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胡适新论》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事胡适研究者,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基于作者敏锐的思考及其对胡适相关史料的熟稔,此书对认识胡适及其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

耿云志,辽宁海城人,1938年12月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90年代起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著有《胡适研究论稿》、《梁启超》(主持者、合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主持者、合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主编)等。另外,在海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刻下正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的研究和写作。

目录信息

重新发现胡适(代序)
胡适与《新青年》
胡适的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胡适的文化心态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
胡适整理国故平议
“社会的不朽论”——中西合璧的价值观
胡适与国语运动
七七事变后胡适对日态度的改变
胡适与抗战
胡适与陈独秀
胡适与蔡元培
胡适与梅光迪——从他们的争论看文学革命的时代意义
胡适与所谓北大南迁的问题
胡适与补选中央研究院院长的风波
胡适的两首情诗

附录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附录二 中国现代史史料的丰富宝藏——胡适先生私人档案介绍
附录三 周明之著《胡适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中译本序
附录四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序
附录五 潘平编《胡适说禅》序
附录六 胡晓著《胡适思想研究》序
附录七 季维龙编《胡适著译系年目录》序
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所谓有开拓即作者对胡适研究具有拓荒的作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大批判,到八十年代,胡适研究仍是个禁区。对一个经历五四,指导新文化运动的近代著名的学者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八十年代,作者以很大的勇气,发表了研究胡适的论文,其指标意义,开拓意义不可忽视。 而然...  

评分

所谓有开拓即作者对胡适研究具有拓荒的作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大批判,到八十年代,胡适研究仍是个禁区。对一个经历五四,指导新文化运动的近代著名的学者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八十年代,作者以很大的勇气,发表了研究胡适的论文,其指标意义,开拓意义不可忽视。 而然...  

评分

所谓有开拓即作者对胡适研究具有拓荒的作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大批判,到八十年代,胡适研究仍是个禁区。对一个经历五四,指导新文化运动的近代著名的学者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八十年代,作者以很大的勇气,发表了研究胡适的论文,其指标意义,开拓意义不可忽视。 而然...  

评分

所谓有开拓即作者对胡适研究具有拓荒的作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大批判,到八十年代,胡适研究仍是个禁区。对一个经历五四,指导新文化运动的近代著名的学者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八十年代,作者以很大的勇气,发表了研究胡适的论文,其指标意义,开拓意义不可忽视。 而然...  

评分

一切都以政治为纲。就因为不支持马克思主义,就因为不支持暴力革命,就要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每次提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都要被拿来当做反面例子:胡适主张“全盘西化”。 历史本不可信,历史人物也面目全非。 是时候还原一个真实的胡适了。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公允。

评分

胡适与梅光迪

评分

说是还原,我倒也不大相信,毕竟是立志要描述一个同大陆传统话语评价不同的胡适,难免会有个绝对捍卫的立场。为全盘西化辩驳倒是必须的了。最好看的是和梅、陈、蔡的关系章节。

评分

是书出版有年,而我迟至今日方才读完,且当是补课。对胡适的评价总是有矫枉过正之嫌,不是过低就是过高。书中的文章写作时间也算久远了,但对胡适一生功业得失评价是公允的,对于今天初读胡适的学子,依然有重要启发。

评分

考虑到本书主体所收各篇最迟也已经是1995年的文章,应该打五星。除了1984年那篇论陈独秀和胡适关系的文章外,其余诸篇大抵皆能做到秉持客观中立,对于胡适的功绩做基于史实的公允评判。附录二虽也有历史了,其价值却不过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