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鏡:一個德國建築師眼中的中國1906—1909

西洋鏡:一個德國建築師眼中的中國1906—190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颱海齣版社
作者:[德]恩斯特•柏石曼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徐原
出版時間:2017-2
價格:1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812372
叢書系列:西洋鏡 - 尋找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
圖書標籤:
  • 建築
  • 攝影
  • 曆史
  • 西洋鏡
  • 老照片
  • 珍貴的老照片
  • 我想讀這本書
  • 中國
  • 德國建築師.中國.建築史.1900年代.西洋鏡.殖民時期.文化觀察.建築風格.視覺記錄.曆史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共包括426張照片。288張照片由柏石曼和他雇傭的中國攝影師(40多張)拍攝於1906年至1909年間,涉及中國12個省。其中42處現在是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或世界自然遺産名錄),20餘處為當代復建或曾經落架大修,至少有60處現已不存。2006年,徐原夫婦及其同仁循著大師足跡,秉著原地點、原角度復拍的原則,奔波7省,行程2萬裏,初步獲得138張照片,算是“循跡百年恩斯特•柏石曼,重走那條路,重拍老照片”這項民間計劃的初步成果。

著者簡介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國皇傢柏林工業高等學院中國建築學教授,中國建築攝影鼻祖,全麵考察和記錄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人。1906年至1909年間,在德意誌帝國皇傢基金會的支持下,柏石曼跨越14省,行程數萬裏,對中國的皇傢建築、寺廟、祠堂、民居等進行瞭全方位的考察,留下瞭8000張照片、2500張草圖、2000張拓片和1000頁測繪記錄。1932 年,柏石曼受邀成為中國營造學社的通訊研究員。1933年至1935年間,民國政府特聘柏石曼為中國傳統建築遺産顧問。齣版有《中國建築藝術與宗教文化》係列三捲本、《中國建築》等作品。

徐原:祖籍江蘇南京江寜,遼寜省攝影傢協會會員。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影展。2006年6月參與“循跡百年恩斯特•柏石曼,重走那條路,重拍老照片”民間計劃,自駕行走訪瞭京、冀、魯、晉、陝、川、渝諸省市,行程2 萬裏,拍攝瞭大量現存建築的珍貴圖片。

趙省偉:廈門大學曆史係畢業,目前專注於中國曆史影像的收藏和齣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報紙和書籍。編有《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法國彩色畫報記錄的中國1850—1937》《西洋鏡》係列等書。

圖書目錄

齣版說明
無法逾越的中國建築藝術之旅 桑曄
屈指行程兩萬 循跡百年恩斯特•柏石曼 徐原
美麗的中國建築與景觀 恩斯特•柏石曼
直隸省
直隸省 萬裏長城
北京市 八達嶺長城(史保嘉拍攝) 2007 年1 月2 日
直隸省 北京,通往紫禁城的第一道大門
直隸省 北京,天壇圜丘
北京市 天壇祈年殿(方非拍攝) 2006 年5 月11 日
直隸省 北京,天壇祈年殿
直隸省 北京,城牆
北京市 五塔寺 2005 年6 月28 日
直隸省 北京,五塔寺
北京市 天寜寺塔 2005 年10 月10 日
直隸省 北京,天寜寺塔
直隸省 北京,天寜寺塔基座細部
直隸省 北京,八裏莊塔基座細部
北京市 八裏莊玲瓏塔塔座細部 2005 年6 月23 日
北京市 八裏莊玲瓏塔 2005 年6 月23 日
直隸省 北京,八裏莊塔
直隸省 北京,黃寺石塔
北京市 西山戒颱寺 2005 年1 月7 日
直隸省 北京,西山戒颱寺
直隸省 北京,西山,近處長條形的樹叢中就是碧雲寺的寺院和漢白玉寶塔
直隸省 北京,西山碧雲寺漢白玉寶塔
北京市 西山碧雲寺,漢白玉塔前的颱階(趙雲鵬拍攝)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隸省 北京,西山通往碧雲寺石塔的颱階
直隸省 北京,西山碧雲寺,矗立在白樺林中的石塔背麵
直隸省 北京,西山碧雲寺,石塔背麵
北京市 西山碧雲寺,漢白玉塔上部平颱(趙雲鵬拍攝)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隸省 北京,西山碧雲寺,漢白玉塔上部平颱
北京市 西山碧雲寺,喇嘛塔局部細節(趙雲鵬拍攝)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隸省 北京,西山碧雲寺,石塔上的菩薩(一)
直隸省 北京,西山碧雲寺,石塔上的菩薩(二)
北京市 西山碧雲寺,金剛寶座塔覆鉢塔佛像細部(趙雲鵬拍攝) 2005 年7 月3 日
北京市 西山昭廟內的琉璃牌坊 (趙雲鵬拍攝) 2005 年7 月2 日
直隸省 北京,西山靜宜園的琉璃瓦牌坊
直隸省 華北平原上的中國北方旅行馬車
直隸省 平原上的旅行馬車
北京市 十三陵神路 (趙雲鵬拍攝) 2005 年12 月17 日
直隸省 北京,昌平南口近郊,明十三陵神道
直隸省 清西陵正門
河北省 易縣,清西陵主入口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易縣,清西陵石牌坊細部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隸省 清西陵主入口前的牌坊細部
直隸省 清西陵的華錶
河北省 易縣,清西陵神道上的華錶 2005 年10 月
直隸省 清西陵神道上的漢白玉橋
河北省 易縣,清西陵神道上的橋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易縣,清西陵陵前,從橋上看神道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隸省 清西陵,從橋上看神道
直隸省 清西陵,陵寢前的神道
河北省 易縣,清西陵,陵前神道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隸省 清西陵陵廟
河北省 易縣,清西陵陵廟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西山獅子窩(在工棚後麵可見當年石橋一角) 2005 年11 月11 日
直隸省 西山獅子窩內的寺廟庭院
直隸省 風神廟大門
北京市 朝陽區通惠河慶豐閘的石雕趴蝮(已被遷至北京市通州水樂園安置後的現狀) 2006 年6 月18 日
直隸省 通往運河水閘邊上的石雕龍
直隸省 北京,頤和園石橋的一端
北京市 頤和園十七孔橋一端的石獅子(趙雲鵬拍攝) 2006 年2 月7 日
河北省,通往承德路上的南天門(圖為行宮殘基) 2008 年6 月2 日
直隸省 北京,通往熱河路上的行宮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廟 2008 年7 月12 日
直隸省 從東南麵看,熱河小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
直隸省 北京,平原上某處墓地的入口
直隸省 熱河,熱河行宮的喇嘛寺廟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廟五塔白颱 2006 年3 月25 日
直隸省 熱河,熱河行宮的喇嘛寺廟(須彌福壽之廟吉祥法喜殿)
河北省 承德市,須彌福壽之廟吉祥法喜殿 2006 年6 月25 日
河北省 承德市,須彌福壽之廟妙高莊嚴殿金頂 2011 年2 月25 日
直隸省 熱河,熱河行宮鎏金殿頂(須彌福壽之廟妙高莊嚴殿金頂)
河北省 承德市,普樂寺颱階和旭光閣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隸省 熱河,普樂寺颱階和旭光閣
河北省 承德市,普樂寺平颱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隸省 熱河,普樂寺喇嘛寺廟內的方颱
河北省 承德市,須彌福壽之廟琉璃萬壽塔 2011 年2 月25 日
直隸省 熱河,熱河行宮的琉璃塔
直隸省 熱河,從西南眺望,小布達拉宮主殿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廟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隸省 從熱河沿灤河而下
直隸省 在灤河上航行
直隸省 熱河,避暑山莊水心榭
河北省 承德避暑山莊,水心榭 2011 年2 月25 日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建筑具有民族性,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形式。历史悠久而不断发展,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相比于其他古文明的发展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几千年来几乎从未被中断过,而随着文明的延续,中国建筑体系也成为最古老的营造方式之一。 中国传统建...  

評分

在看这本《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时,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她说过的那句话“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幸而真古董并未完全破坏殆尽,也幸而那些被破坏了至少还留下了一两张照片。 出于对中国建...  

評分

《西洋镜 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是一本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编著的中国建筑类书籍,该书里面包含有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献,是外国人摄录下上世纪初中国的古建筑物,由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的赵省伟和有着辽宁省摄影家...  

評分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上映的电影、电视、表情包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街拍、美妆、网红也成了很多人对美的经验符号,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对于建筑的美便渐渐忽略,这本《西洋镜》正是为了唤醒大家对建筑的重新审美,那些凝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智慧与历史的建筑,真的是一场艺...

評分

在酒吧里看到的书,挺喜欢的. 鱼儿买给了我. 用书中的话说,因作者成书的年代形成了作者在此领域无可逾越的高峰. 书中大量的图片是一般书中难以看到的,特别是我们都曾旅游过的地方的原貌. 文笔清新.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观看中国的建筑美学,人生哲学,生存价值观.  

用戶評價

评分

按需。

评分

2017-32:黑白和彩色對比圖,亭颱樓閣,天高雲淡。

评分

老照片比較珍貴

评分

老建築真美,老照片看起來既有震撼,也有憤怒

评分

對比著看還有點難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