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版於1923年。1922—1923年間西登遊曆中國時積極投身社交活動,采訪瞭末代皇後婉容、民國總統黎元洪及其夫人、寓居上海的宋慶齡等眾多社會名流。她還有幸參加瞭末代皇帝溥儀的婚禮,還在宋慶齡、宋美齡的陪同下,參觀瞭紡織廠,給我們留下80餘張罕見民國女性老照片和29篇采訪劄記。附錄40多張晚清貴族女性照片選自1908年齣版的《清國雜觀》,均為難得一見的影像資料。
格蕾絲•湯普森•西登(Grace Thompson Seton,1872—1959):作傢、記者、環球旅行傢。1872年1月28日齣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1910—1920年間擔任美國康涅狄格州婦女選舉協會副會長、會長。1920—1930年間周遊日本、中國、印度、埃及等地,留下大量采訪劄記和攝影作品,之後齣版瞭四本著作。1926—1928 年間擔任美國筆會會長。1959年病逝於美國佛羅裏達州。
李曉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現任教於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研究方嚮為中國近現代史。
我读书慢,《西洋镜:一个美国女记者眼中的民国名流》这本书用了3个业余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文笔细腻,译者翻译的也雅致。书中根据篇章内容的不同,引用了很多古诗词。这个不知是作者深谙中国古诗词,还是成书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后加的。总之,...
評分初次看这本书时,以为其中的内容结构和当年风靡一时的系列图书《黑镜头》是一样的,这应该是一本纪实摄影集,用大量的影像照片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来表达作者的意图。结果拆开书的塑封包装打开书看过之后,才晓得原来我竟猜错了。 此书系列名为《西洋镜》不假,其中也配了大量的...
評分五情好恶,古犹今也;四体安危,古犹今也;世事苦乐,古犹今也;变易治乱,古犹今也。既闻之矣,既见之矣,既更之矣,百年犹厌其多,况久生之苦也乎? ————《列子·杨朱篇》 西洋镜系列第六辑《一个美国女记者眼中...
評分我读书慢,《西洋镜:一个美国女记者眼中的民国名流》这本书用了3个业余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文笔细腻,译者翻译的也雅致。书中根据篇章内容的不同,引用了很多古诗词。这个不知是作者深谙中国古诗词,还是成书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后加的。总之,...
評分寻找世间温暖的力量 看到《西洋镜:一个美国女记者眼中的民国名流》的开篇,格蕾丝.汤普森.西登女士对于灯笼的介绍:“在中国,一切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灯笼,如纸、竹子、动物角、瓷、青铜、木材、石头、丝绸、漆等。更让人惊异的是工艺,有的手绘,有的刺绣,有的雕刻,还有...
這本好看,很多曆史細節
评分女記者在1922年至1923年一直在中國遊曆著。見證瞭溥儀的大婚,采訪瞭國母宋慶齡,從女性的角度齣發,一路追根溯源著中國的女權。無論是她留下的照片還是留下的文字,對我們來說都是那兩年最真實的寫照。
评分婚禮之燈寫得太好瞭,第一次從外國人的視角看到沒落貴族當時的處境,而且是女記者的視角,很客觀細膩
评分作者有冒險精神,有悲憫之心,更有美國人必有民主和男女平等思想。采訪足跡從北到南,從皇傢貴族到最底層人,記錄瞭1920年代之初的中國。更讓人欽佩的是作者非常熟悉中國的詩詞和傳統思想文化,在民國八卦爛大街的當今,尤其顯得清新脫俗!隻是把《中國燈籠》翻譯成《一個美國女記者眼中的民國名流》就文不對題,序言章節都以燈籠為綫索,內容也有近三成寫的漁民、老媽子、妓女、礦工等,翻譯得略顯生硬,明顯的翻譯腔,故推測實在不及原著。
评分最喜歡第一編講述的溥儀的婚禮,即使皇室已日漸衰弱,但其婚禮依舊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那是真正皇帝的婚禮!很幸運在一個外國人的記錄下看到當時的景象,她帶我們穿過曆史雲煙,再迴民國,看到那時剛擺脫帝製卻又迷失在現代化的中國。果真是西洋鏡,鏡裏是那遠去的民國群象,它真實又朦朧,這是一個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