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风流》是被誉为传记小说大师的美国作家欧文·斯通的绝笔之作。作者饱含深情地描写了法国印象派绘画之父卡米耶·毕沙罗与贫困、落选做不屈抗争,坚持艺术理想矢志不渝的感人故事,同时也对法国印象派画家如何努力在逆境中立身存世做了精彩描述。本书堪称是一部印象派的群像传。
l传记小说大师欧文·斯通绝笔之作,中文世界绝版近20年!
l翻译大家刘绯、褚律元经典译本,更典雅优美的阅读体验。
l再现整个印象派的光辉时代,写尽毕沙罗、莫奈、梵高等大师穷困潦倒、哀荣备至的一生。我们都身陷沟壑,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l精装典藏,精美彩插,收录大师自画像及代表作,呈现印象派动人风貌。
如果我必须重新来一遍,我还是要走这条路。——卡米耶·毕沙罗
在疯与不疯之间,我选择真实。——文森特·梵高
我不停地作画,是想在失明之前画尽世间万物。——克劳德·莫奈
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雷诺阿
没人了解整天遭受侮辱的感受。但是对我来说,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表扬了!——爱德华·马奈
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
美国传记小说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像他的同乡杰克·伦敦一样,斯通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读完中学后便打工。读完大学之后,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他一生创作了二十五部传记小说,其作品在欧美各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渴望生活:梵高传》《渴望风流》《米开朗基罗传》是欧文·斯通的代表三传,其中《渴望风流》是他的绝笔之作。
1927年春天,一位年仅26岁的年轻作家十分偶然地走进了卢森堡画廊。突然,他被一位名叫文森特・梵高的荷兰画家深深打动。这位作家就是欧文・斯通,写出了享誉全球的巨作《梵高传》。 为了追寻这些大师的生命,他因此背起了旅行袋,沿着画家的足迹走遍了整个欧洲,住在画家...
评分现在回想起初看此书之时,真是令人又惭愧又感叹。当年只知道德拉克拉瓦和印象派,甚至连柯罗和库尔贝都不知道,委实是羞惭。而看到书中毕沙罗几乎一生都不被欣赏,生活困顿但却矢志不渝,非常感叹而痛心。 此书是以毕沙罗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的群体传记,以毕沙罗25岁来到巴黎...
评分说真的,第二天我才把书打开来看,哈哈,封面品质感很强,不管是材质用纸还是印刷工艺,还是平面设计,很舒服也很上档次。《渴望风流》,书名谁给起的,由衷的赞一个!哪怕是偶尔飘过,也会有一种打开浏览的冲动,令人渴望阅读,所以说名字就是一个好的策划。 画画,我从未接...
评分这本书封面设计的非常有艺术感,让人很想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书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排版也很讲究,书中精美的彩插,更直观的呈现出了大师的代表之作,之前看过刘绯翻译的瓦尔登湖就非常不错,传记小说大师欧文斯通的绝笔之作加上刘绯褚律元的翻译,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堪称经典...
评分花了足足三天的时间才把《渴望风流》这本书看完,16开的纸一共474页,怕人物混淆,所以每读到一个地方都认认真真做了标记。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有人物自身的闪光点,他们有血有肉,很完整。读完这本书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这本书会有一种吸引你一直向下读的魔力...
基于毕沙罗为主线,串起马奈、莫奈、德加、塞尚、皮埃特、文森特、修拉、西斯特等印象派群像,我看到的不是一群天才的絮絮叨叨的故事,而是一群普通人为他们认定的路不断坚守的过程。一个时代由旧观念进入新观念的过程及领导者作出的努力。正所谓《渴望风流》。
评分“正像我对塞尚所说的,不要试图去说服你的老爷们,下一代会理解你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生存下去”——一座19世纪印象派画家的群像
评分2018#57#上次读画家的传记,是梵高。
评分闪闪发光的一段印象派岁月~ 好厚的一本,但读着并不感到枯燥,很有意思
评分大师的绝笔之作,值得拜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