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里程碑式著作,插图注释本珍藏巨献!
l 3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全景展示DNA双螺旋结构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发现历程!
l 全景讲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的经典之作,有着好莱坞式的戏剧张力,又保持了历史叙事的真实性!
l 1928年4月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l 15岁考入芝加哥大学,194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动物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得印第安纳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
l 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一篇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的论文中向世人宣告:引导生物发育和生命机能运作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双螺旋结构。而这篇论文仅用了1 100个单词和1张图片。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与英国分子生物学家莫里斯·威尔金斯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l 20世纪60年代,詹姆斯·沃森入主冷泉港实验室,在他的努力下,冷泉港实验室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机构成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研教育中心。
l 1988年,詹姆斯·沃森加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并于1990年被任命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主任。詹姆斯·沃森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
Watson臭老头自卖自夸,文字多处流露出自命不凡。不过也呈现了很多客观角度,还原了Francis的许多贡献,揭秘DNA结构发现过程。科研成果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断收集信息,整合并加以创新的过程。 尼玛豆瓣再说太短老子和你拼了!!!!!!!!!!!!!!!!!!!!!!!!!...
评分Watson臭老头自卖自夸,文字多处流露出自命不凡。不过也呈现了很多客观角度,还原了Francis的许多贡献,揭秘DNA结构发现过程。科研成果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断收集信息,整合并加以创新的过程。 尼玛豆瓣再说太短老子和你拼了!!!!!!!!!!!!!!!!!!!!!!!!!...
评分才疏学浅,只读过几本英文原著,这是其中之一。看杨振宁2004年在清华讲授普通物理课程视频时发现的,他强力推荐。先看了1984科学出版社的中文版,感觉极妙,果断入手原版。难得的好书,详述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全过程,了解洋人是怎样科研和处事的,很有意思。其实洋人跟我们...
评分 评分才疏学浅,只读过几本英文原著,这是其中之一。看杨振宁2004年在清华讲授普通物理课程视频时发现的,他强力推荐。先看了1984科学出版社的中文版,感觉极妙,果断入手原版。难得的好书,详述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全过程,了解洋人是怎样科研和处事的,很有意思。其实洋人跟我们...
图书馆借的,作为生物狗怎么能不读DNA双螺旋发现之旅,看到两个对染色体结构着迷的年轻人在条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靠着“小聪明”,带着小情绪,“骗”着奖学金,最终实现了伟大的成就。(后面没有看完,只看到150页)
评分大嘴巴沃森爷爷把能得罪的人一本书全得罪光了,还有一群躺枪的。好在结尾你认识到了富兰克林刺头是为了追求平等的科研环境,同时认为女性应该被平等对待,也认为她的科研成果值得诺贝尔奖,科研精神值得敬佩。
评分很有趣了。 23岁的年轻人,吐槽不喜欢化学,吐槽国际会议最重要的是参观景点,有机会接近喜欢的学者是因为学者注意到他妹妹了…… 没有真正无趣的科学家吧。
评分大嘴巴沃森爷爷把能得罪的人一本书全得罪光了,还有一群躺枪的。好在结尾你认识到了富兰克林刺头是为了追求平等的科研环境,同时认为女性应该被平等对待,也认为她的科研成果值得诺贝尔奖,科研精神值得敬佩。
评分图书馆借的,作为生物狗怎么能不读DNA双螺旋发现之旅,看到两个对染色体结构着迷的年轻人在条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靠着“小聪明”,带着小情绪,“骗”着奖学金,最终实现了伟大的成就。(后面没有看完,只看到150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