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田野

小说·田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娜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899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华语语系文学
  • 文学研究
  • 文学批评
  • 现实主义
  • 文学
  • 小说
  • 中国当代文学
  • 田野
  • 乡村
  • 底层人民
  • 社会变迁
  • 人情世故
  • 长篇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舞鹤(1951- )是当代台湾重要的小说家。他从个人生命经验出发的书写,奇崛而丰饶,贯穿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的重大转折与现代性问题。《小说·田野:舞鹤创作与台湾现代性的曲折》往返文献的案头与社会生活的田野,探讨舞鹤创作的文学、历史内涵及其折射的台湾现代性问题的曲折:包括殖民史的反思、戒严体制下自由意识的生成、本土政治与本土文化叙述的兴起、乡土/都市的现代化景观与批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乌托邦想象等。概言之,舞鹤体现了战后台湾“婴儿潮”世代作家融汇“本土经验”与“现代主义”所达致的美学高度与思想困境。《小说·田野:舞鹤创作与台湾现代性的曲折》第二部分细读六家,论及旅台马华小说、陈映真、郭松棻、白先勇、张文环、吕赫若等,以延伸讨论台湾现代性问题的更多层面,特别是,日据时代以来具有现代启蒙意义的左翼思想在文学中的沉潜与再生。

作者简介

李娜,河南焦作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从事台湾文学研究。著有《林班歌部落志》(人间,2013)、《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麦田,2014);编有《东亚视野中的台湾文学》(中国社科,2010);整理编辑有《无悔:陈明忠回忆录》(人间,2014;三联,2016)。

目录信息

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
引子:透过舞鹤眺望
第一章 微细的一线香——文学青年舞鹤与台湾一九七○年代
一 微细的一线香:未完成的家族史
(一)啥人知我志气:殖民地台湾的父祖
(二)发现“斯土斯地”:“我”的一九七○年代
二 身世辨析与精神探源
(一)混搭的“时代意识”:乡土关怀·民族情感·殖民主义批判
(二)内化的精神资源:现代主义·古典语文·台湾记忆
第二章 《逃兵二哥》:“戒严”体制与自由意识的生成
一 逃兵故事
(一)秀才是一颗螺丝钉养猪兵
(二)逃兵二哥:像鹰隼一样狠飞
(三)反叛的现实与梦想
二 舞鹤式“自由”及其血统
(一)薛西弗斯与夸父
(二)自由而不主义
第三章 《调查:叙述》:伤痕、悲情及其解构
一 “二二八”与“解严”后的伤痕书写
二 《调查:叙述》:伤痕、悲情及其解构
(一)“调查”与“叙述”
(二)父亲、母亲与安平长工
(三)个人的纪念碑:拆解悲情,铭刻伤痛
第四章 “二二八”文学的文化政治
一 事件前后:动荡时代的先声与见证
(一)寒潮涌动的冬夜
(二)惊悸的春天:从台湾到大陆
二 一九五○——一九七○年代:寂静中的“回想”与“回响”
三 “解严”前后:伤痕意识的兴起与各方的言说
(一)悲情:族群记忆的形塑
(二)悲情无省籍:对族群记忆的反拨
(三)战火中的岛与大陆——海外边缘人的战争反思
(四)从“二二八”到白色恐怖
四 一九九○年代以来:记忆的异质纷呈与叙述的多向反省
(一)差异的丰富与强化:谁的记忆、为谁记忆
(二)叙事伦理的多向开拓
余论:“二二八”文学与文化政治
第五章 《拾骨》:重返乡土
一 拾骨:狂欢与伤痛的现代化旅程
(一)寺庙与神汉
(二)谁来拾骨
(三)庶民与知识者
二 拾骨者,异乡人
三 庶民信仰与乡土文学精神的流转
四 从“线香”到“拾骨”——舞鹤乡土意识与叙事的转折点
(一)从家族祭到拾骨葬:仪式转换的文化意涵
(二)在文本交织地带中的祖父、娘和“我”:身世与思想之变迁
(三)从线香到枯骨:乡愁与叙述的隐喻
第六章 《悲伤》:谁在守望谁能抵抗
一 在淡水:“我心深处剖开马路”
二 从天而降、自海中生:“你”带来蛮荒之性
三 相遇疗养院:禁闭与治疗
四 复合之梦:返乡与漂流
五 余生:“努力做个无用的人”
第七章 《舞鹤淡水》:浪荡者手记
一 恋恋淡水
二 淡水“历劫”史
三 浪荡与修行
(一)性与街边的慰藉
(二)情欲的修行
第八章 《余生》:回归祖灵乌托邦
一 尊严的两面
二 “出草”的两面
三 关于“出草”的诠释的政治
四 “达雅革命”与族群伤痕
五 原乡的崩坏与重建
六 姑娘溯溪,回归祖灵
七 余生悠悠
余论 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
一 孤独并生爱神与邪魔
二 异质的“本土”与另类的“另类”
细读六家:族群、左翼、文化更新与殖民现代性的意涵
异乡说书:旅台马华小说
一 马来西亚华人生存与书写的双重寓言:《开往中国的慢船》
二 早期马共史话:《黑鸦与太阳》
在台湾的后街与陈映真相遇
一 禁书之光,照进台湾历史的后街
二 作为镜子的美国,映照台湾“从属的心灵”
三 狱中记忆,连接“后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远处的信息:论郭松菜的《论写作》
一 理想旺盛的岁月:世界的远处埋藏着意想不到的信息
二 丰饶的寻找:谁怀有别样的心思,谁就心甘情愿走进疯人院
三 爱的实现:妈,我的脑子病坏了现在我幸福了
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改编
一 三条线索
二 删削了什么
三 生与旦
四 月落重生的哲学
还俗记——白先勇案头与舞台的另类大众化
一 尹雪艳与“文学性”
二 金大班的烟火气:从小说到电影
三 在地与还俗
四 戏园子里的小孩:俗的信仰
“克服黑暗”——论日据末期张文环与吕赫若对殖民地知识者道路的反省
一 张文环:总决算与乌托邦
(一)云中的觉悟
(二)决战下的文坛与文学运动
(三)《土地的香味》:现代青年总决算
二 吕赫若:以文学克服黑暗
(一)《风头水尾》:是战场,不是田园
(二)从东京到台湾,寂寞与战斗
(三)《清秋》:本岛知识阶层的方向与批判
三 决战到光复:克服黑暗的文学之路的断裂
附录1 舞鹤创作年表
附录2 莫那的疑问与感言/Mona Pawan(张进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黎湘萍老师写的序很赞..

评分

黎湘萍老师写的序很赞..

评分

黎湘萍老师写的序很赞..

评分

黎湘萍老师写的序很赞..

评分

黎湘萍老师写的序很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