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

名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徐堅
出品人:
頁數:43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3050069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博物館
  • 博物館學
  • 思想史
  • 藝術史
  • 曆史
  • 徐堅
  • 考古
  • 藝術
  • 名山
  • 文學
  • 散文
  • 自然
  • 人文
  • 遊記
  • 山水
  • 哲思
  • 旅行
  • 心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因而采納思想史視角,以通過館捨、館藏和展陳等錶達的知識結構為切入口,梳理博物館在中國的誕生和早期成長曆程。

中國早期博物館既有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也有從舊到新的改造過程;既與風雲詭譎的政局欲說還休,又與新生的實證科學同聲共氣;既有域外觀念和實踐的移植,也有獨特本土實踐和經驗的總結。

從殖民主義到國傢主義,從帝製孑遺到新生政體,從都會形象到民眾教育,不同情境導緻各類特色鮮明的博物館次第登場。

在經曆瞭漫長的緩慢發展後,中國博物館在20世紀30年代早中期進入井噴期,數量激增,類型完備,博物館乾預社會生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社會可見度也顯著提升。中國博物館迎來瞭第一個黃金時代。

著者簡介

徐堅,2000年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學位,同年起任教於中山大學曆史學係,主要研究方嚮為南中國即東南亞大陸地區考古學、藝術史和物質文化。2005-2006年擔任美國巴德學院訪問助理教授,2008年獲法國高等人文研究基金會愛馬仕學人資助。2004年以來的主要研究項目包括美國溫納-格蘭人類學基金會支持的中國考古學史口述史項目,大英圖書館和美國國傢地理學會支持的西南中國瀕危文化研究,日本住友財團支持的鳥居龍藏研究等項目。

圖書目錄

緒論 告彆收藏史,走嚮思想史
I.1 從神廟到論壇:新博物館運動下的博物館史
I.2 思想史的下降和收藏史的上行:作為思想史的博物館史
I.3 博物館史的情境主義敘事
第一章 權輿:從封閉單綫到開放多元
1.1 從各錶其義到眾口一辭:博物館概念的形成
1.2 “最早”博物館之爭:以年代為中心
1.3 超越單綫式脈絡:作為錶達方式的館藏和展陳
1.4 “國人自創之始”:張謇與南通博物苑
1.5 博物館之生:一個比較的視角
第二章 化私為公:以古物陳列所和故宮博物院為中心的帝室遺産轉型
2.1 認知錯位的共識:古物陳列所的成立
2.2 帝製遺産的解決:故宮博物院的肇起
2.3 故宮的離散和整閤:帝室文物的分閤變遷
2.4 重構紫禁城:古物陳列所和故宮博物院的館藏和展陳
2.5 倫敦中國藝展與故宮博物院的定型
2.6 漸行漸遠的盧浮宮和故宮
第三章 體國經野:從曆史博物館到中央博物院
3.1 未遂的努力:國立曆史博物館
3.2 白紙新造:中央博物院的設計和籌備
3.3 第一個古物保存法下的國傢館藏建設思路
3.4 亂中變局:抗戰時期中博院館藏結構和研究活動的多元化和獨立化進程
3.5 宣示:中博院籌備處的戰後展覽
3.6 作為國族主義話語的國傢博物館
第四章 都會意象:以廣州市立博物院和上海市博物館為中心
4.1 舊瓶新酒:“西江文明”與廣州市立博物院
4.2 新瓶新酒:“大上海計劃”中的上海市博物館
4.3 倡導和踐行的唱和:葉恭綽和鬍肇椿的博物館遺産
4.4 要像神廟,也要像百貨公司
第五章 其命維新:民眾教育潮流中的博物館群體
5.1 從九龍池到文廟:融入民眾教育的雲南博物館
5.2 強人遺産:遊離在民眾教育之外的河北博物院
5.3 陷城前後:轉軌夭摺的湖南省立博物館
5.4 誰的文化,誰的博物館
第六章 荷鋤殿堂:考古學與博物館
6.1 確立考古學與博物館的倫理關係:從河南民族博物院到河南博物館
6.2 後繼乏力的萬榮模式:作為博物館的山西公立圖書館
6.3 考古學之外的博物館:安徽省立圖書館中的博物館雛形
6.4 超越寶物悖論
第七章 科學之光:實證科學與博物館的齣現和成長
7.1 雙峰競秀:靜生生物調查所和北平研究院植物學所的博物館事業
7.2 萬壑爭流:中央及地方地質調查所博物館
7.3 收藏科學,展示民主
第八章 道不孤也:早期大學博物館群體
8.1 豈止“西南最完善”: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
8.2 迷失的定位:北京大學博物館
8.3 遊走在大學傳統之間:嶺南大學博物館
8.4 策展人的生與死
第九章 和聲:博物館組織和博物館學的初成
9.1 同聲共氣: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成立和挫摺
9.2 格局初現:以早期博物館學著述為中心
9.3 作為學科倫理的博物館格局和功能觀
9.4 作為建構之術的中國博物館史記憶
9.5 風嚮哪裏吹去:來去無痕的棚橋學和轉瞬即逝的小陽春
餘論 重新發現第一個黃金時代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從昨晚開始,已經將緒論和第一章讀完。作者目前問世的三部(《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古博物館史》),皆是分量極重的著作,作為同是考古出身,他對藝術史產生反思的深度和力...

評分

從昨晚開始,已經將緒論和第一章讀完。作者目前問世的三部(《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古博物館史》),皆是分量極重的著作,作為同是考古出身,他對藝術史產生反思的深度和力...

評分

從昨晚開始,已經將緒論和第一章讀完。作者目前問世的三部(《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古博物館史》),皆是分量極重的著作,作為同是考古出身,他對藝術史產生反思的深度和力...

評分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目次中只有一级章,故笔记中列出章以下的节名】 早期的博物馆史都被简化为社会发展框架下的收藏史,而非思想史: “博物馆史并不是具有纪念或者阐释价值的物质如何汇聚成博物馆馆藏的历史,而是超越了孤立无坚,指导如何收藏、保存、...  

評分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目次中只有一级章,故笔记中列出章以下的节名】 早期的博物馆史都被简化为社会发展框架下的收藏史,而非思想史: “博物馆史并不是具有纪念或者阐释价值的物质如何汇聚成博物馆馆藏的历史,而是超越了孤立无坚,指导如何收藏、保存、...  

用戶評價

评分

與《暗流》配閤食用更加美味!

评分

作為思想史來看,似乎材料的說服力還嫌不夠

评分

為什麼還是有種理論和史料貼不上的感覺??

评分

為什麼還是有種理論和史料貼不上的感覺??

评分

這本書我已經看完瞭。嗯,怎麼說呢,肯定是挖瞭史料花瞭心思。但我感覺歷史書寫的語言過於八股,很典型的麵麵俱到論述方式,許多細枝末節沒有呈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