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出品,国内首本口述历史类Mook《述林》。
本书为《述林》第一辑,解读抗战年代的另一种路径——平凡人故事中的1931—1945中国往事。
—————————————
《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是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团队采集的非虚构纪实文集,团队成员走访了二十一位中国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及其家属,收录了二十一位老人对抗日战争的点滴回忆。这些世纪老人回忆年轻时代遭遇这场战争时迁徙漂泊、辗转求学、敌后杀敌、远征缅甸、文艺抗敌, 用故事和细节勾画出一幅普通民众的抗日战争史。
书中所收录的这些讲述、手记,用故事和细节,为我们提供了触摸那场战争的另一种路径。个人的记忆,呈现的也是一个时代的真实。
——————————————
《述林》
国内首本口述历史类Mook,致力捕捉大历史中普通人的独特记忆,用人物、故事、细节去勾勒口述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历史。
内容选材主要取自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现有的采访。
涵盖近百年中国历史的讲述,将为《述林》的存续,提供丰富的选题灵感。
张钧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首席记者,从事口述采访工作将近十年。
—————————————
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国内最为专业的口述历史采集整理团队之一,在崔永元的倡议下,由经验丰富、从业时间长达十五年之 久的采编主创人员带队组成。中心成立于2012年,专门从事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学术研究,以及传播、交流工作。 自2002年始,至2015年底,口述历史团队收集并整理涉及电影、外交、战争、知识分子、知青和民营企业六大领域,逾4000人次、近百万分钟的口述历史采访影像及大量相关视频、图文和实物资料。
因为十几年的战争,他们流离失所,他们朝不夕保。 但是,他们因为民族危亡,而刺激出来为民族存亡而战、而读书、而奔走的勇气,他们是身世飘零的一代,又是激情万丈的一代。 他们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生活细节。 与纯粹的老兵口述相比,这部口述更为丰富,更有传...
评分这本书讲的都是战争时期年轻人的故事。虽然每个时候都有年轻人,所有人也都年轻过,可是大多数时候掌管大局,运筹帷幄的并不是他们。也就是说,年轻人们暂时还处于一个比较平凡的地位,无论他们以后会名满天下还是继续平庸。处于这样一种地位的年轻人们的故事,就是大多数普通...
评分这本书讲的都是战争时期年轻人的故事。虽然每个时候都有年轻人,所有人也都年轻过,可是大多数时候掌管大局,运筹帷幄的并不是他们。也就是说,年轻人们暂时还处于一个比较平凡的地位,无论他们以后会名满天下还是继续平庸。处于这样一种地位的年轻人们的故事,就是大多数普通...
评分记得有位拍摄口述历史的导演说过,“口述历史和纪录片,就如同家庭相册一样,有了它们,我们就可以时不时翻出来看一看,感怀一下”。口述历史所承载的历史,或许真的就如同这种家庭相册与博物馆里的展品的区别。 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团队从2002年开始采集收录当年...
评分文/岸晓风 对于抗日战争,作为现在的年轻人,在大家的头脑里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这里不好用“回忆”,不好用“画面”,这几个词,毕竟,我们不是亲历者,我们没有见过那个时候的淋漓的鲜血和残酷的国破家亡。 说到这种感觉,我想很多人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书本,包...
人性從來都是接近歷史真相最好的工具,善良或貪婪,虛偽或真實,今人古人並無不同,洞悉人性就是洞悉歷史。(閱讀時間:2018年4月1日-7日;自評:7.9;推薦指數:★★★★)
评分抗战大背景下每个人的真实选择,这一点非常动人。
评分一场战争所裹挟的,永远是一个民族全体人员的命运,而不会仅仅是银幕上英勇无匹的烈士和非黑即白的敌我争斗。从全局到局部,从沦陷区到大后方到海外,感谢这部口述的历史让我们了解了更多抗战的细节和历史,感谢在这些老人逝去之前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记录。虽然因为回忆和“时感”“实感”错乱导致内容并不一定准确,但“三言两语,亦见时代”。
评分抗战大背景下每个人的真实选择,这一点非常动人。
评分这里面有三篇是我写的……写这三篇的过程中,看了很多资料,算是比较系统的了解了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业,收获良多。造成的后果之一是现在看到讲孤岛和沦陷时期上海的书总想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