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丁於1798年開始寫作《諾桑覺寺》初稿,1799年完成後,便將其擱置瞭幾年。1803年,又修訂瞭一遍,並取名為《蘇珊》,於當年春天以10英鎊的價格將版權賣給瞭倫敦齣版人,但不知什麼原因,該書一直沒有齣版。1816年,其兄亨利·奧斯丁買迴《蘇珊》舊稿,讓奧斯丁重新修訂。1817年12月底,《諾桑覺寺》與《勸導》閤集齣版。
故事講述的是,癡迷於哥特式恐怖小說的鄉村牧師之女凱瑟琳,有時把現實生活也當成傳奇故事中的虛擬世界。她被帶著去社交場閤見世麵,結交瞭虛情假意的索普兄妹,並與正直英俊的富傢子弟亨利一見鍾情,隨後受亨利的父親蒂爾尼上將盛情相邀前往他傢做客。在諾桑覺寺這座幽深、古老的宅子裏,凱瑟琳腦海裏浮現齣恐怖小說中的可怖情景,並因此鬧齣一幕幕可笑的曆險記。嫌貧愛富的蒂爾尼上將聽信索普讒言,冷酷地對凱瑟琳下瞭逐客令。但是兩位青年戀人並沒有屈服,經過一番周摺,他們終於結為伉儷。
同奧斯丁的其他幾部小說一樣,《諾桑覺寺》也是一部充滿幽默情趣的喜劇作品,人物一個個寫得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對話鮮明生動,富有個性,讀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難怪評論傢常拿她和莎士比亞相提並論。
簡.奧斯丁一七七五年生於英格蘭漢普郡斯蒂汶頓教區長傢,是傢中六個兄弟、兩個姐妹中的小妹,排行第七。這是一個生氣勃勃的和睦傢庭,父親是牛津大學的畢業生。奧斯丁從小就在父親鼓勵下大量閱讀各類書籍,並學習寫作,傢中文學氣氛濃厚。簡?奧斯丁六部長篇小說如下:《理智與情感》(1811年),《傲慢與偏見》(1813年),《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年),《愛瑪》(1816年),《勸導》(1818年),《諾桑覺寺》(1818年)。
作为Jane Austen的第一部作品,尽管经过了大量修改,还是可以看到文笔的稚嫩和年轻的简洁诙谐,没有世故的分析选择,只有青春的幻想及不知保留的付出,这既是作者自身,也是作者笔下平凡、可爱、善良、温情的女主角。 看奥斯丁的书,心里轻松愉快,她创造了我们...
評分杂谈@《诺桑觉寺》 “在如此恩爱弥笃的情况下,亨利和凯瑟琳对他们的最终喜事一定心急如火,凡是爱他们的人也一定十分着急。但是,这种焦虑恐怕不会传染到读者们心里,诸位一看故事给压缩得只剩这么几页了,就明白我们正在一起向着皆大欢喜的目标迈进。” ――《诺桑觉寺》简·...
評分读这小说的时候,我看了诺桑觉寺的电影版。给我的感觉是,编剧们在情节上的处理,比小说更强烈。这可能是服务于电影的需要。 先说这本书。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这个版本很多地方给我的感觉是指代不明,莫非是我的理解没有到境界?很多地方有说话的时候,双引号是乱点的。很混乱。...
評分《诺桑觉寺》。是简早期的小说了。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同时是简迷和张迷。 这是女人的两种极致。殊途同归的极致。 张爱玲大片的红色和金色,鸦片烟的味道,你看见流丽的丝绸边角被烧焦,烧成女人嘴唇上的颜色。 奥斯丁清雅的蓝色和绿色。离不...
評分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诺桑觉寺》并不是奥斯汀最成熟的小说之一,但胜在有趣。 主角凯瑟琳没有太多独特鲜明的特质,普普通通,不至于太聪明却也不至于太笨。比起凯瑟琳,更有意思的是她的“闺蜜”伊莎贝拉,一个需要读者不断进行揣摩和探究的角色。伊莎贝拉的性格看似鲜明,但...
很俏皮的小說,佩服簡的細節描寫,很多"對對對,就是這個感覺"的時刻
评分作者一再強調的觀點——門當戶對多麼重要,金錢多麼重要,埃莉諾的丈夫因有幸得一財産得以娶她為妻。將軍因彆人誇大標榜凱瑟琳傢境厚實而熱情接待她。而後來又聽信讒言——凱瑟琳貧窮而驅逐她,多麼現實的無奈。
评分輕快的愛情喜劇 簡短的篇幅戲仿瞭冗長的哥特小說
评分作者一再強調的觀點——門當戶對多麼重要,金錢多麼重要,埃莉諾的丈夫因有幸得一財産得以娶她為妻。將軍因彆人誇大標榜凱瑟琳傢境厚實而熱情接待她。而後來又聽信讒言——凱瑟琳貧窮而驅逐她,多麼現實的無奈。
评分同愛瑪和傲慢相比,遜色較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