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不居的經典

變動不居的經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劉勇
出品人:
頁數:359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5705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明清史
  • 學術史
  • 文獻學
  • 明代
  • 大學
  • 明史
  • *三聯@北京*
  • 經典哲學
  • 變動不居
  • 思想智慧
  • 人生哲理
  • 傳統文化
  • 智慧經典
  • 時代洞察
  • 哲學思考
  • 變易之道
  • 智慧人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宋代以來,《大學》就被賦予瞭變動不居的特性。硃熹、王陽明先後藉助改動《大學》文本獲得各自學說思想的經典依據,這種做法為中晚明理學精英提供瞭關鍵性的方法論啓示:從《大學》文本改訂入手,進行理學思想的創新。

本書上編主要從思想史的角度,探討明代理學精英爭奪《大學》文本話語權的各種奇思妙想,以及由此催生齣的眾聲喧嘩的改本競爭運動。下編著重從製度史和社會史的角度,考察這些《大學》改本在明代中後期劇烈的社會轉型中,如何通過公開上奏、經筵講讀、科舉教育和商業齣版等多種途徑,衝擊既有製度規範,影響當時的社會文化。

著者簡介

劉勇 香港中文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中山大學曆史係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明代史和中國近世思想文化史。在《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新史學》、《漢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多篇,齣版專著《中晚明士人的講學活動與學派建構:以李材(1529—1607)為中心的研究》(2015)。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轉型社會的“共振”
二、走齣理學的“思想裏甲製”
三、變動不居的經典文本
(一)理學觀念與新經典體係
(二)改頭換麵的《大學》文本
(三)新觀念馴服舊文本
四、時代變遷與文本去嚮
五、學術史與本書結構
上編 文本競爭與思想創新
第二章 《大學》文本變動:新典範開啓新競爭
一、明代《大學》改本的先驅
二、新典範:王陽明與《大學古本》
三、新啓示:理學學說創新模式
四、學侶成為競爭者:湛若水之例
五、門人成為挑戰者:方獻夫之例
(一)理學師徒
(二)拜師有得
(三)論學分歧
(四)師徒關係書寫
六、《大學》改本:中晚明理學的內在競爭
第三章 從古文字到古文本:《大學》文本競爭的新思路
一、魏校與《大學》文本角逐風氣
二、新思路:從古文字到古文本
(一)在玄思冥想中復原古文字
(二)據古文字復原古文本
三、“六書載道”與訂正群經:新思路的延續及拓展
(一)據印璽復原古文字
(二)從古文字復原到群經訂正
(三)石刻古文與多體文本
四、競爭催生新思路
第四章 《大學》文本競爭的眾聲喧嘩
一、幾種奇思妙想的競爭手法
(一)海外引進設想
(二)僞造石經本
(三)深山中所藏古刻本
二、兩種資料匯編反映的競爭情形
三、競爭催生自信與自我
下編 衝擊製度與影響社會
第五章 重新確立官方標準的公開行動
一、從捍衛者到取代者:林希元與《大學經傳定本》
附錄一:林希元《改正經傳以垂世訓疏》
二、以“僞本”代替官本:唐伯元與《古石經大學》
三、管誌道的顧慮與退縮
四、攻擊者想當取代者:張世則與《大學初義》
附錄二:張世則《大學初義疏稿》
附錄三:高攀龍《崇正學闢異說疏》
五、問題化的舊標準與多樣化的新選擇
第六章 經筵內外的《大學》文本異同
一、恪遵功令的經筵講官們
二、講官高拱的《大學》講章
三、緻仕高拱的《大學》文本質疑
四、《四書直解》:變經筵講章為科舉讀本
(一)神宗的進講活動與講章編刊
(二)《四書直解》的文本變動
(三)從經筵講章到科舉讀本:文本的拆分與組閤
五、經筵內外:一元框架與多元實踐
第七章 文本滲透:教育和科舉的世界
一、儒學教官的口授筆耕
二、泛濫於流行讀物:以《焦氏四書講錄》為例
(一)名人效應:晚明齣版業中的“焦竑”
(二)《焦氏四書講錄》的齣版周邊
(三)摺衷與排他:《大學》文本
(四)“時文且依他說”
三、介入八股範本:以袁黃的舉業書為中心
四、商業齣版改變社會
第八章 結語
一、經典的變動不居
二、新文本衝擊舊製度
三、新文本與社會結閤
四、雕版印刷作推手
五、玄思冥想作證據
六、無所不在的“轉型”
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明代理學精英對《大學》提齣各種方式的改造(魏校、王應電、鬍侍萬恭等等);《大學》改本的爭論也在製度和社會互動等方麵有具體的體現,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湛若水和高拱為代錶的一批經筵講官對《大學》硃注和改本的雙重態度,以及質疑硃注《大學》在書院講學和商業科舉齣版方麵的體現(袁黃真是一個神奇的人物)。總之讀完覺得明代的史料確實很豐富(當然需要眼光去組織),另外也覺得作者那句總結的話也很值得思考:“變動不居的經典文本,是由於有瞭變動不居的社會秩序、變動不居的生活方式和變動不居的價值觀念,歸根到底,是由於有瞭變動不居的人。”

评分

聰明的視角和極具智慧的史料解讀,佩服佩服!不過,雞蛋裏挑個骨頭的話,就是個案疊加個案,顯示齣仍是初步勾勒粗綫條。

评分

聰明的視角和極具智慧的史料解讀,佩服佩服!不過,雞蛋裏挑個骨頭的話,就是個案疊加個案,顯示齣仍是初步勾勒粗綫條。

评分

資料收集的挺全,但是太單薄,過渡太簡略瞭

评分

資料收集頗全,關注《大學》文本與明學關係之種種麵嚮,然亦嫌其單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