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亚历克斯·克里格(Alex Krieger )
出品人:
页数:299
译者:王伟强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CNY 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0863429
丛书系列:世界城市规划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城市设计
  • 城市规划
  • 城市
  • 王伟强
  • 外国
  • 美国
  • 景观都市主义
  • 亚历克斯·克里格
  • 城市设计
  • 建筑规划
  • 空间布局
  • 可持续发展
  • 公共空间
  • 交通规划
  • 城市更新
  • 景观设计
  • 人文关怀
  • 智慧城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突出反映了自当代“城市设计”学科确立以来,多次跨学科大讨论的思想碰撞。通过集结1956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城市设计会议,以及后续的关于城市设计大讨论的18篇论文,整合来自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学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达出各方面不同的声音,以呈现城市设计学科的演化、评估城市设计领域的现状、预测当今飞速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以及提出城市设计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性建议。演绎出当代城市设计作为一个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大规模建设而复兴的学科,发展至今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砥砺的思想历程,为城市设计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更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城市设计的学科发展、设计实践、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作者简介

亚历克斯·克里格(Alex KREIGER)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前任系主任、城市设计教授,麻省剑桥CKS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始创合伙人。

威廉·S.桑德斯(William S. SAUNDERS)

《哈佛设计杂志》(Harvard Design Maga zine)编辑,《现代建筑:埃兹拉·斯托勒建筑摄影》(Modern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by Ezra Stoller)作者。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I:设计城市的和谐
中文版序II:城市设计的中国意义
引言:城市思想的框架
关于城市设计意义的起源
第一届城市设计大会:摘要
在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lAM)分裂中兴起的城市设计
城市化vs郊区化:城市设计的兴起
塞特、十次小组以及哈佛城市设计,1953—1957年
结论
难以捉摸的城市设计:定义与角色的永恒难题
胆怯的社会向善论者
第一届会议——奠定基石
定义与角色的永恒问题
反对精确定义:将城市设计看做一种思考方式
城市设计实践五十年
城市设计五十年:个人的视角
城市设计,从以前到现在
哈佛大学城市设计课程的影响
重新定义今天的城市设计
五十年后:城市设计的现状
对于困惑的指南
当今城市设计教育
城市设计是一门学科吗?
未来是什么?
成为城市威胁的分裂与摩擦:1956年后的城市
1956年的城市设计会议的遗产
五月革命和柏林墙的倒塌
东京城市设计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向代官山集合住宅学习
城市设计是什么?
回顾曾经,立足现在:1956年以来的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实践
什么是设计的城市,谁希望去实现它,又是谁设计了它?
城市设计和自然环境
作为公众意向的城市设计
支持社会互动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实践的领域
城市设计是在哪里发生?如何发生?
连接规划和建筑的桥梁
基于形式范畴的公共政策
城市建筑学
基于城市复兴的城市设计
基于“场所营造”艺术的城市设计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设计
城市的基础设施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设计
基于城市愿景的城市设计
基于社区宣传的城市设计
基于思维方法的城市设计
当代城市项目的10种分类
超越中心、肌理和拥堵文化:作为都市企业化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I:支撑城市中心
城市设计II:肌理固定
城市设计III:美式文化的输出
新城市并没有赞助人
城市设计的政治艺术
任务与目的的辩论
城市设计的终结
糟糕的培育
既成的事实:城市主义从路中到沟里
加拉加斯的城市智库
孟买的拉胡尔·麦罗特拉工作室
弗拉尔丁恩的珍·范·黑思维克
角色和学科边界的拓展
城市设计的第三条路
炮台公园城之后的城市设计:增加多样性和活力
纽约西皇后区和奥运村:大型建筑不是解决之道
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北角:对开放窄间的倾斜造就极化的城市框架
房地产开发的逻辑与企业建筑实践之间的摩擦
伯克利投资公司在波士顿尖兵堡的投资项目:绅士化带来的精细规划
那一个1956年
民主掌权:新的社区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挑战
洛杉矶国际机场
格兰戴尔的商业混合体
圣·莫妮卡的树篱
市民专家的崛起
洛杉矶城市风格的长期合作发展
规划师和设计师的新角色
新世纪前所未有的挑战
后大都市的设计
邂逅城市设计:个人的视角
大都市的转变和真正的新城市主义
结语
没有预见到的城市世界:1956年后的现象
变化的三部曲
东亚
城市设计展望
当今城市设计:一次讨论
附录
撰稿人简介
关键词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文化研究中的都市研究主要是一种批判视角,那么城市设计则是一积极的构建,二者互补一下或许药效更好。有鉴于任何观念都是此前历史语境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再考虑到一千个设计师有一千种设计理念,一个完美宜居的城市大概只能是种美好理想,现实中更多的大概是碎片化、人为感、不连续性

评分

严重怀疑是用电脑直翻的 隔着每个字每个句子 我都仿佛看到了google翻译小助手默默工作的场景

评分

本身编者选了挺有意思的材料,硬生生被翻译成了辣鸡。看着这些奇怪的从句我都觉得能给你原原本本再翻译回去

评分

严重怀疑是用电脑直翻的 隔着每个字每个句子 我都仿佛看到了google翻译小助手默默工作的场景

评分

就像穿越时空1956年到2006年看着GSD UPENN 加州大学CORNELL大佬们扯八卦,你一言我一语,勾勒出一个城市设计话语的美国全景图。说起来,也许可以根据这本书的时间,人物,观点做一个话语Mappi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