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

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聯經
作者:康培德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30
价格:NT$55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95708481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台湾
  • 台版
  • 中国近代史
  • 海交与航海
  • 原住民
  • postcolonialism
  • 民族
  • 殖民想象
  • 地方流变
  • 历史叙事
  • 文化认同
  • 权力结构
  • 社会变迁
  • 边缘群体
  • 知识生产
  • 身份建构
  • 殖民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臺灣原住民族中,誰是三百多年前荷蘭人筆下的『文明人』?

荷蘭人曾差點讓離島蘭嶼的達悟族,消失在臺灣原住民族的成員中?

除了日本帝國與國民政府外,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曾計劃把『山地人』遷移平地?

三百多年前跨國婚姻已在臺灣流行?

臺南除了安平追想曲中杜撰的船醫之女金小姐外,

其實還有因臺灣妻子而丟掉公司職務的分分合合真實故事?

曾將外來殖民者耍得團團轉的臺灣歷史人物,除了傳說中的廖添丁外,

也有身後才讓荷蘭人『恍然大悟』的原住民族人物?

康培德的《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討論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南島語族之間的歷史。內容觸十七世紀荷蘭人對島上原住民的「文明人」與「野蠻人」論述係如何形成與演變?又發展出哪些不同的「文明化」地理空間?東印度公司對不同地區的島民遷徙、移住與部落整併有什麼具體作為與理念?陽盛陰衰的歐洲人殖民地如何解決婚嫁問題?另一方面,公司統治島民用的藤杖、親王旗等信物,島民如何看待與使用?書中並藉由北臺灣一名原住民頭人,勾勒出當時與荷蘭人之間微妙的互動;以及討論南臺灣新港社族人與荷蘭人的互動過程與歷史記憶,如何創造出兩百多年後的「紅毛先祖」。

作者简介

作者:康培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著有《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稻鄉出版社,1999),《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等書。

目录信息

序  包樂史
序  歐陽泰
緒論
第一章 「文明」與「野蠻」──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臺灣原住民的認知與地理印象
一、前言
二、驚鴻一瞥
三、領地擴張下的福爾摩沙「文明人」
(一)衣著與社會階序:瑯嶠人
(二)明理與歸順:哆囉滿人
(三)西班牙人特質:淡水、雞籠人
四、遭妖魔化的噶瑪蘭人
五、馴服之道
六、野蠻人的「文明化」:小琉球人後裔
七、平原與教化
八、「文明化」的地理印象
(一)以熱蘭遮城為中心的城鄉差距
(二)對應平原地區的山地蠻族叛社
(三)三個文明性程度的地理空間
九、小結
第二章 離島淨空與平原移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臺灣原住民聚落遷移政策
一、前言
二、離島哀歌
三、良婦、學徒與贌島
四、小琉球第二?
五、內陸擴張的極限
六、山區的紛擾
七、平原移住的成效
八、小結
第三章 部落整併──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聚落人口政策
一、前言
二、部落遷徙與領地控管
三、部落整併的理念
四、實施過程與成效
五、部落權力結構與村社規模:大武郡社與打猫社的案例
六、部落整併的尾聲
七、小結
第四章 親王旗與藤杖──殖民統治與土著挪用
一、前言
二、親王旗與原住民統治
三、原住民眼中的親王旗
四、藤杖與與原住民統治
五、原住民眼中的藤杖
六、小結
第五章 殖民與牽手──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歐亞跨族群婚姻
一、前言
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婚姻政策
三、唐人與原住民牽手
四、1650年代以降臺南一帶的臺歐婚姻
五、小琉球後裔的婚姻
六、教會、官方與獵財
七、鶼鰈情深?
八、小結
第六章 歪哥兼帶衰──北臺灣雞籠Kimaurij社頭人Theodore
一、前言
二、從通譯到頭人
三、首次大員之行
四、北臺灣的中間人
五、出使噶瑪蘭與哆囉滿
六、採煤事業
七、會歪哥的工頭?
八、公司在噶瑪蘭的商務代表
九、Jan Pleumen之死
十、討價還價
十一、尾聲
十二、歷史的機緣:為什麼是雞籠一帶的Kimaurij人?
十三、小結
第七章 紅毛先祖?──新港社、荷蘭人的互動歷史與記憶
一、前言
二、異質的部落歷史經驗
三、族人的改宗
四、竄升的部落位階
五、牧養教堂劃分
六、與異族通婚的差異
七、小結
結論
後記 林仔社人與西班牙人
一、前言
二、Diego de Aduarte筆下的林仔社人
三、十七世紀世界史下「無歷史人群」的歷史
四、越過「無歷史人群」的門檻
五、後記
引用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 主以熱蘭遮城日記為材料,清晰勾勒殖民者的政策目的(殖民想像)以及被殖民者的應對(地方流變)。殖民想像:1.拉攏親公司部落,以安平為核心遷徙、拆分、整併近遠部落,方便統治、交往、貿易、傳教;2.信任中介人,委託其代為交往不友善部落;3.授予親王旗與藤杖,通過會議賦...

评分

一、 主以熱蘭遮城日記為材料,清晰勾勒殖民者的政策目的(殖民想像)以及被殖民者的應對(地方流變)。殖民想像:1.拉攏親公司部落,以安平為核心遷徙、拆分、整併近遠部落,方便統治、交往、貿易、傳教;2.信任中介人,委託其代為交往不友善部落;3.授予親王旗與藤杖,通過會議賦...

评分

一、 主以熱蘭遮城日記為材料,清晰勾勒殖民者的政策目的(殖民想像)以及被殖民者的應對(地方流變)。殖民想像:1.拉攏親公司部落,以安平為核心遷徙、拆分、整併近遠部落,方便統治、交往、貿易、傳教;2.信任中介人,委託其代為交往不友善部落;3.授予親王旗與藤杖,通過會議賦...

评分

一、 主以熱蘭遮城日記為材料,清晰勾勒殖民者的政策目的(殖民想像)以及被殖民者的應對(地方流變)。殖民想像:1.拉攏親公司部落,以安平為核心遷徙、拆分、整併近遠部落,方便統治、交往、貿易、傳教;2.信任中介人,委託其代為交往不友善部落;3.授予親王旗與藤杖,通過會議賦...

评分

一、 主以熱蘭遮城日記為材料,清晰勾勒殖民者的政策目的(殖民想像)以及被殖民者的應對(地方流變)。殖民想像:1.拉攏親公司部落,以安平為核心遷徙、拆分、整併近遠部落,方便統治、交往、貿易、傳教;2.信任中介人,委託其代為交往不友善部落;3.授予親王旗與藤杖,通過會議賦...

用户评价

评分

有趣的研究,彌補了我對荷據臺灣史的一片空白。

评分

內容共計七大章,全書利用《熱蘭遮城日誌》等資料,引述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們所記錄的臺灣原住民形象,發展出不同的「文明化」地理空間。如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筆下「文明」的瑯嶠人,其特色為住民已知穿衣蔽體並具社會階序,哆囉滿人則因明理與歸順而視為具文明特徵;然而,即使這些原住民符合荷蘭人眼中的「文明」尺規,但對殖民者來說,臺灣島上的住民仍是一群「粗俗的野蠻人」。該書即透過荷蘭東印度公司資料,從中整理並重構出臺灣原住民與荷蘭人的互動過程,以及荷蘭人如何形塑臺灣原住民為「文明人」和「野蠻人」,內容可讀性頗高。

评分

别样的历史书写

评分

內容共計七大章,全書利用《熱蘭遮城日誌》等資料,引述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們所記錄的臺灣原住民形象,發展出不同的「文明化」地理空間。如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筆下「文明」的瑯嶠人,其特色為住民已知穿衣蔽體並具社會階序,哆囉滿人則因明理與歸順而視為具文明特徵;然而,即使這些原住民符合荷蘭人眼中的「文明」尺規,但對殖民者來說,臺灣島上的住民仍是一群「粗俗的野蠻人」。該書即透過荷蘭東印度公司資料,從中整理並重構出臺灣原住民與荷蘭人的互動過程,以及荷蘭人如何形塑臺灣原住民為「文明人」和「野蠻人」,內容可讀性頗高。

评分

有趣的研究,彌補了我對荷據臺灣史的一片空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