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貴
本名王林渡,1908年生於山東省諸城縣,1980年病逝,享年73歲。
薑貴自青年時期便展露寫作天賦,20歲即發錶長篇小說《迷惘》,而後有戀愛故事《白棺》、以共產黨事蹟為題材的《黑之麵》,以及描述一二八事變的《突圍》。這些作品多錶露薑貴強烈的反共意識,但卻沒有受到重視。
1948年,薑貴為瞭躲避戰禍,離開中國,來到颱灣。1952年齣版小說《鏇風》,這本書於1999年獲選《亞洲週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49名。1961年齣版小說《重陽》,與《鏇風》被譽為反共文學的經典之作,也是薑貴寫作生涯的兩大代錶作。
薑貴是第一屆「吳三連文藝獎」得主,一生共完成二十餘部作品,夏誌清教授推崇其為「晚清、五四、三○年代小說傳統的集大成者」。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革命吞噬自己的兒女。 洪桐葉還有良心,注定鬥不過隻有情欲的柳少樵。柳的情欲,消解瞭意識形態話語的“崇高偉大”,隻是柳好男色,使他更醜惡但少瞭典型性。脆弱的洪金玲作為人性的代錶,塑造的不錯。列打資是神來之筆。對武漢“革命”的描繪,讓人憋屈,證明wg不是偶然的,而是布黨的必然。 另,自序值得玩味。
评分當年讀李宗仁迴憶錄,李講到北伐攻占武漢後,形勢一片大好,但群眾運動逐漸過火,急轉直下,並沒具體詳述。今日讀此書方知當時情形。格局比《鏇風》好上太多
评分比較好奇裏麵描寫的很多荒謬之事是否有的卻是發生過?
评分當年讀李宗仁迴憶錄,李講到北伐攻占武漢後,形勢一片大好,但群眾運動逐漸過火,急轉直下,並沒具體詳述。今日讀此書方知當時情形。格局比《鏇風》好上太多
评分國共的糾葛,同性與異性的紛爭,傳統與現代的廝殺,一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的中國原來已經預兆瞭未來,可見薑貴的筆力之深。對於現代中國文學,《重陽》的悲劇感是罕見的,不管是柳少樵和白茶花的荒謬,還是錢本三父女的睏境,都描寫探討得非常精彩——問題可曾有過可行的解?實際,能保護好自己足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