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列传: 绿色

色彩列传: 绿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法]帕斯图罗
出品人:
页数:302
译者:张文敬
出版时间:2016-7
价格:67.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5552
丛书系列:色彩列传
图书标签:
  • 色彩
  • 艺术
  • 文化
  • 文化史
  • 法国
  • 历史
  • 色彩列传
  • 色彩史
  • 色彩
  • 绿色
  • 艺术
  • 文化
  • 历史
  • 植物
  • 自然
  • 生态
  • 设计
  • 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您喜爱绿色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分歧很大。在欧洲,有六分之一的人将绿色列为最喜爱的色彩,但也有大约同样多的人讨厌绿色,其中男女比例各半。绿色似乎是一种复杂多面的色彩,其象征意义是模糊暧昧的:它一方面象征生命、活力、机遇和希望,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毒药、不幸、魔鬼以及一切彼岸生物。

米歇尔·帕斯图罗的这部著作从社会、艺术与符号象征意义等方面,勾勒出绿色在欧洲社会中,从古希腊直至今日的历史。他重点指出,在很长一段时期中,绿色曾是一种难以制造,更加难以固化在织物上的色彩,它不仅象征植被,更是命运的象征。绿色颜料和绿色染料的化学成分都是不稳定的,因此绿色曾经与一切善变不稳定的事物相关联,它能象征的东西包括:童年、爱情、机遇、赌博、巧合、钱财。直到浪漫主义时期,绿色象征自然的意义才固定下来,并且由此引申出健康、卫生、运动以及环保生态等象征意义。如今,人们已把拯救地球的希望寄托在它的身上。

本书是色彩列传的第三部,这个系列丛书旨在从欧洲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一门色彩历史学。

作者简介

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1947 年出生。历史学家,在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担任研究员,专门研究色彩、图画、纹章和动物的历史。自1982 年起,他也在该校担任西方符号历史学教授。发表了大量著作,其中一部分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目录信息

导言
1.混沌模糊的色彩
从创世之初到公元千年
古希腊人是不是绿色盲?
古罗马的绿色
韭葱与祖母绿
赛马场上的绿色
《圣经》与教父们的沉默
中庸的色彩
伊斯兰之绿色
2.骑士精神的色彩
11—14世纪
绿色之美
绿色之地:果园
绿色的季节:春季
青春、爱情与希望
属于骑士的色彩
崔斯坦与绿色
3.危险的色彩
14—16世纪
撒旦的绿色追随者
邪恶的暗绿色
绿骑士
染坊里的染缸
“欢快的”与“灰败的”绿色
纹章中的绿色
诗人的绿色
4.次生的色彩
16—19世纪
新教伦理
画家的绿色
新的认知,新的分类
阿尔赛斯特的绶带与戏剧中的绿色
迷信与童话
启蒙时代的绿色
绿色浪漫吗?
5.祥和的色彩
19—21世纪
时尚的色彩
回归画坛
科学家并不重视绿色
设计师也不青睐绿色
日常生活中的绿色
城市中心的绿化
今日的绿色
致谢
注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波拿巴逝世于圣赫勒拿岛,终年52岁。有关这位伟人的死因,众说纷纭。传言说,他死于砷中毒。在他遗留的头发和指甲中检测出过量的砷化物。但拿破仑是怎样接触到毒物的呢?有人蓄意下毒吗? 历史考证的结果,“下毒者”并非拿破仑的监管人,也不是...

评分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大英博物馆,再次参观了馆中珍藏的雅典帕特农神庙上的石雕。有关这些石雕的来路,多年来争论不断,希腊人说的是被英国人“偷”走的,英国人说当年额尔金勋爵是得到奥斯曼帝国官员同意“运走”的,但是不管是怎么来的,英国人对着这些石雕的珍视爱护是值得称赞...  

评分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波拿巴逝世于圣赫勒拿岛,终年52岁。有关这位伟人的死因,众说纷纭。传言说,他死于砷中毒。在他遗留的头发和指甲中检测出过量的砷化物。但拿破仑是怎样接触到毒物的呢?有人蓄意下毒吗? 历史考证的结果,“下毒者”并非拿破仑的监管人,也不是...

评分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波拿巴逝世于圣赫勒拿岛,终年52岁。有关这位伟人的死因,众说纷纭。传言说,他死于砷中毒。在他遗留的头发和指甲中检测出过量的砷化物。但拿破仑是怎样接触到毒物的呢?有人蓄意下毒吗? 历史考证的结果,“下毒者”并非拿破仑的监管人,也不是...

评分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波拿巴逝世于圣赫勒拿岛,终年52岁。有关这位伟人的死因,众说纷纭。传言说,他死于砷中毒。在他遗留的头发和指甲中检测出过量的砷化物。但拿破仑是怎样接触到毒物的呢?有人蓄意下毒吗? 历史考证的结果,“下毒者”并非拿破仑的监管人,也不是...

用户评价

评分

迫不及待读完了最后一本(作者说还有红与黄两本待出,而蓝是2000年写就,这三本他写了十几年呀),却有些失望。因为主要引用的史料、关注的问题域以及探讨问题的方法几乎完全不出前两本范畴,所以已经完全不再新鲜。更重要的是,作者恐怕无比回避一个问题:(既然几书的构架高度重合)那么更合理的做法,不是自我重复另开炉灶,而是(似乎也应当)集中颜色写成一大本专著。。。(一旦写就,那可能真是一个能传之后世的大书呀)

评分

一句“石刻雕塑在做成之初是有颜色的”就足以颠覆我三观了。这是本反思研究思路的好书:现代颜料已氧化、损失、变色,失去记载,历史喜欢等等。

评分

一句“石刻雕塑在做成之初是有颜色的”就足以颠覆我三观了。这是本反思研究思路的好书:现代颜料已氧化、损失、变色,失去记载,历史喜欢等等。

评分

迫不及待读完了最后一本(作者说还有红与黄两本待出,而蓝是2000年写就,这三本他写了十几年呀),却有些失望。因为主要引用的史料、关注的问题域以及探讨问题的方法几乎完全不出前两本范畴,所以已经完全不再新鲜。更重要的是,作者恐怕无比回避一个问题:(既然几书的构架高度重合)那么更合理的做法,不是自我重复另开炉灶,而是(似乎也应当)集中颜色写成一大本专著。。。(一旦写就,那可能真是一个能传之后世的大书呀)

评分

作者从色彩接受透视文化史变迁,既有料有趣又给人启发——帕斯特罗反复强调文献资料的今昔差别,研究方法的主观倾向,以及认知上的差异变化。关于颜色的符号象征功能和审美功能,太好,太好,爱不释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