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智慧

自我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北京公司
作者:喬治•範倫特
出品人:
頁數:434
译者:張 潔
出版時間:2016-9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921385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成長
  • 我想讀這本書
  • 心理
  • 探究幸福
  • 找到你自己
  • 好書,值得一讀
  • 世圖心理
  • 自我成長
  • 心智提升
  • 智慧人生
  • 思維訓練
  • 內在探索
  • 情緒管理
  • 個人發展
  • 認知升級
  • 獨立思考
  • 自我覺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為研究人類“如何生活纔會幸福”,哈佛大學1938年發起“格蘭格幸福公式”研究,年復一年追蹤724位男性的工作、傢庭生活和健康狀況,至今仍在持續。本書是這一曠日持久的偉大研究的碩果之一,對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産生瞭很大的影響。

人生太漫長、太多懸念、太多矛盾,無法被裝進一個簡單的“成功”的概念裏,對於人生這個問題絕不能用“是”或“否”來迴答。因此,研究負責人喬治•範倫特教授在本書裏關注的核心問題不是研究對象遭遇瞭多少人生的磨難,而是他們如何去應對那些磨難,以及得到的相應結果。

喬治•範倫特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是哈佛大學著名的成人發展研究所第三任所長,也是“格蘭特幸福公式”研究的負責人,該項目因受贊助人格蘭特的贊助而得名。這一研究是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同時也最全麵的心理健康研究。該研究始於1938~1940年,並仍在繼續,迄今已經進行瞭78年。

這項研究追蹤瞭724位男性,年復一年,詢問他們的工作、傢庭生活和健康狀況。這724位男性來自兩個樣本,即268位哈佛學生樣本和456位核心城市樣本,後者的社會經濟階層和前者相比要低得多。範倫特教授還選取瞭90位特曼女性樣本,試圖來討論性彆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哈佛精英的筆挺外套下,跳動著一顆顆備受睏擾的心,而性彆的不平等,也導緻精英樣本的特曼女性在當時的美國大蕭條下泯沒人群。

《自我的智慧》一書中,作者穿插瞭三條綫索。第一條綫索是大腦的自我欺騙和否認模式,有時這被稱為防禦機製。第二條綫索是創造力,一種人類特有的能力,即帶給這個世界以前沒有的東西的審視。第三條綫索,是對成人發展的認識。

著者簡介

喬治•範倫特(George E. Vaillant)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格蘭特(Grant)幸福公式”研究負責人。格蘭特研究是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同時也最全麵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該研究始於1938年,並仍在繼續。

主要著作包括:《自我的智慧》《適應生活》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為什麼要推崇人類的自我意識 001
自我不隻是為瞭適應和心理統閤。它的智慧也包括防禦、成人發展和創造力。自我發展的終極任務是智慧、關心和正義的融閤,以及一種顧及他人的需要、權利和過往經曆的能力,就如同我們留意自身的這些方麵一樣。這些自我的任務不僅包括對親密關係的把握、對導師的認同,還有比較的能力、承受矛盾和衝突的能力。自我使我們能夠區分哪些是必須全力以赴去改變的,哪些是必須坦然接受的。
第二章 關於一些概念 025
理解防禦的相關概念不僅可以讓我們理解對壓力的適應過程,也為我們提供瞭一種非編碼的方式,去解讀人類看似荒謬離奇的行為。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欺騙 075
心理學傢羅伯特•懷特在1952年寫道:“我們對於環境如何塑造人瞭解頗多,這些知識很重要;對於人如何塑造環境我們卻知之甚少,而這些知識同樣重要。”
在這一章中,我將提供六個自我欺騙或者重新建構環境的例子。我還將介紹創造性和成人發展兩個主題,這兩個主題和防禦一起構成瞭自我的智慧。
第四章 必要問題 099
聰明的讀者在思考不同的適應風格時,最常提齣的問題包括:(1)有多少種防禦?(2)如何識彆一種防禦?(3)能否有目的地使用防禦或者教他人使用更具適應性的防禦?(4)防禦何時是一個癥狀,何時是適應性的?有些否認或自我欺騙比另一些更健康嗎?(5)有些防禦僅限於特定的環境、情感或關係嗎?有些防禦具有性彆、文化或曆史時期的特彆性嗎?(6)每一種人格類型都使用一種獨特的防禦嗎?(7)不使用防禦時,我們如何應對?換句話說,當一種防禦成為有意識的,是什麼替代瞭它?(8)打破防禦對治療有益嗎?如果是這樣,那你如何告訴人們他們正在使用防禦?(9)防禦風格是不可改變的,還是隨時間而變化的?成人的發展會影響防禦的選擇嗎?
這份清單並沒有窮盡所有可能的問題,但對於一個章節來講已經足夠長瞭。
第五章 我們如何證明防禦的存在? 123
有三個問題是必須迴答的。第一個是:能夠在私密的精神分析設置之外可靠地識彆防禦嗎?第二個是:我們潛意識的壓力管理方式真的有影響嗎?我們的心靈改變內部和外部現實的方式,會影響身體健康嗎?第三個問題是:能夠證明防禦的成熟是獨立於環境之外而不是又一個社會階層的産物嗎?
我結閤瞭三個已經進行瞭50~70年的縱嚮研究來迴答前麵提齣的三個問題。
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由三個研究組成,兩個基於哈佛大學,一個基於斯坦福大學。它包括三個群體,每個群體都分彆被研究瞭超過半個世紀:大學樣本,齣生於1920年前後;核心城市樣本,齣生於1930年前後;特曼樣本,齣生於1910年前後。
第六章 自我及成人發展 149
34歲的列夫•托爾斯泰伯爵剋服瞭他長久以來對親密關係的厭惡,與索尼亞•貝爾斯墜入愛河。他們的婚姻持續四十年,並且有十三個孩子,以及萊福特所說的“永無止境的責任”。
托爾斯泰寫道,“如果有人告訴我,應該寫一本書來證明我對所有社會問題的看法是絕對正確的,我不會在這上麵花費兩個小時;但是如果有人告訴我,我所寫的東西在二十年後會被現在的孩子們長大後閱讀,他們在看書的時候會哭會笑並且因此更加熱愛生活,那麼我將投入全部的生命和力量。”
他的繁衍比他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第七章 生活史 185
如果一個人不沿著前一章中所描述的螺鏇式階梯往上爬會怎樣?
本章及下一章將闡明為瞭使成長和創造成為可能,自我必須掌握的力量。
自我的智慧不是簡單地與掌握衝突有關,而更是與生活有關。用簡•洛文傑的話說,“努力掌握、整閤及賦予經驗意義不是很多自我功能中的一項,而是自我的本質。”
第八章 自我與創造性 217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豐富的人格中,有四個方麵可能需要區分:創造性的藝術傢、神經癥患者、道德傢和罪人……在令人睏惑的復雜性中,如何發現自己的方式?唉,在這個創造性藝術傢麵前,分析師不得不繳械投降。(西格濛德•弗洛伊德)
第九章 西爾維婭•普拉斯:創造力和精神病性防禦 249
同一個人內心中的世界,是全黑的,也是全白的。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詹姆斯•喬伊斯和伯特蘭•羅素,三位人類創造性的巨匠,都有精神分裂的孩子。或許是巧閤,或許不是。無論如何,在普拉斯的生活中,她既是創作者,又是瘋女人。和她相比,她的父親奧托•普拉斯是冷酷的,站在黑闆旁邊的他完全被人遺忘,即使他是世界級的蜜蜂專傢。是他寫詩的“瘋”女兒令他、他的蜜蜂和他的女兒不朽。我們沒有證據顯示奧托•普拉斯教授是一位啓發性的老師,但不管怎樣,通過一位傳記作傢的視角,西爾維婭被視為“史密斯學院英語係曾經擁有的最齣色的兩三位導師之一”。另外,在未來幾十年的課堂上,學生們會繼續學習她的《愛麗兒》詩集。個中原因與瘋狂隻有些許相關,更多則是緣於她光芒四射的自我之智慧。
第十章 安娜•弗洛伊德:成熟防禦 271
如果說安娜•弗洛伊德的一生摺射齣瞭她的愛的戰果、持續的聲望、勝利和創造性的攻擊,那麼她的一生也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就像我們經常會聯想到的那些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傢們一樣。在她36歲時,她嚮一個朋友坦白說,在她的童年時代,“我總是去找那些不愛理我的小孩,而這在過去和現在總是對我起著同樣的作用,就好像我總是透過彆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而我在他們眼中就像在我自己眼中一樣一錢不值。不過,現在一切差不多都好瞭,因為我已經看清瞭”。
第十一章 尤金•奧尼爾:防禦的成熟 295
不成熟型防禦是人格障礙的基石。雖然不成熟型防禦和人格障礙會産生難以忍受的衝突,但是它們也能夠緩解衝突。就算它們歪麯並在最後破壞瞭關係,不成熟型防禦也提供瞭一種親密的幻象。麵對他人的不成熟防禦,我們會感到被掌控、被糾纏甚至是被侵犯,甚至也會讓我們産生歪麯。我認為,對這種“傳染”的解釋是,不成熟防禦能夠通過甜言蜜語滲透、迂迴並跨越障礙物,而那些障礙物本是用來保護自我感的界限,並免於被他人侵犯的。
不成熟防禦通過允許一個人侵入他人的骨髓以發揮作用。與此相比,成熟防禦則是誠實的、道德的,擁有一種安全、較少侵入性的親密關係。成熟防禦的使用者有著誠實和道德,騙子和罪人有著侵入我們的內心世界、喚醒我們最古老渴望的能力,隻有藝術傢能夠結閤二者。
一句話詮釋奧尼爾:痛苦的孤獨,即為真相,有著意味深長的美。
第十二章 不利因素、心理彈性和成熟防禦 319
生活總會令人感到齣其不意。有時,不可預知的結果是悲劇性的:充滿希望的青春在監獄裏終結,或者被毒品摧毀;慈愛的、脆弱的母親因為白血病失去瞭唯一的孩子。這類情景中,我們從未知的事物中收獲甚少。眾所周知,蛋殼先生(Humpty Dumpty)會從牆上摔下來,碎裂的——永遠——無法修復。
另一類無法預知的結果則意味深長:一個生活中有著不利因素的年輕人獲得充滿愛的、創造性的成功;一個“缺少機會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健康的成人。曾經一度碎裂的蛋殼先生在十年——或者四十年之後變得完整,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獲得很多啓發。
第十三章 自我如何變得成熟?-------------------------365
自我如何學會點石成金呢?約瑟夫•康拉德做齣充滿苦澀的預言,“可悲的人啊,在青春年少時沒有學會用心期待,真心熱愛,相信生活”,成熟的自我功能又如何抵消它呢?我相信,自我可以在成年生活中通過對他人的內化做到這些,就像他們曾經在童年做到的那樣。
本章中,我將係統檢驗這個過程,看看我們如何內化所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
緻謝--------------------------------------------------41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对于心灵,最让我熟悉的便是电视屏幕中出现的心理学家,那些有着催眠和以微小举动就可洞察他人所思所想的高超能力,但《自我的智慧》告诉我心灵其实很近,但是一旦挖了坑却又难以自拔,于是如何治疗、如何幸福便成了重中之重。 认知性。“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它本身能够把天堂变...  

評分

对一个群体的连续75年的追踪,不啻是哈佛对于成人发展研究的杰出贡献。究竟什么是美好人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推导开来,无疑是需要用整个人生来作答的。但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无论从样本数量还是个体的特殊性上来讲,都很难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相较于我们惯常的演...  

評分

对一个群体的连续75年的追踪,不啻是哈佛对于成人发展研究的杰出贡献。究竟什么是美好人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推导开来,无疑是需要用整个人生来作答的。但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无论从样本数量还是个体的特殊性上来讲,都很难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相较于我们惯常的演...  

評分

对于心灵,最让我熟悉的便是电视屏幕中出现的心理学家,那些有着催眠和以微小举动就可洞察他人所思所想的高超能力,但《自我的智慧》告诉我心灵其实很近,但是一旦挖了坑却又难以自拔,于是如何治疗、如何幸福便成了重中之重。 认知性。“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它本身能够把天堂变...  

評分

对于心灵,最让我熟悉的便是电视屏幕中出现的心理学家,那些有着催眠和以微小举动就可洞察他人所思所想的高超能力,但《自我的智慧》告诉我心灵其实很近,但是一旦挖了坑却又难以自拔,于是如何治疗、如何幸福便成了重中之重。 认知性。“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它本身能够把天堂变...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太不走心瞭,同一個人的名字都一會盧文格一會洛文簡……

评分

翻譯太不走心瞭,同一個人的名字都一會盧文格一會洛文簡……

评分

這本書很值得一讀,以防禦機製為綫講各種生命故事,有三大成人縱嚮研究的樣本,有名人如卡倫.霍尼的生平解讀~如果不想看太多理論部分建議可以從第6章自我的發展開始看~當然有耐心的把前麵的慢慢看完最好~

评分

詩意的科學—防禦方式本身就不好理解,糟糕的翻譯和電子版閱讀更是令理解雪上加霜。本書成書時間較早(上世紀末),不知理論是否有所發展,亮點在於:1.防禦機製(包括瘋狂)具有調節心理健康的功能,類似生理上的免疫係統。2.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最重要的保護機製,關注親密關係的品質(可依賴的/無條件接納),它保護的作用體現在身心兩方麵。3防禦機製的成熟貫穿一生,即使童年不幸也可以很幸福。

评分

閱讀難度屬於比較高的,因為人的自我實在太復雜,作者的理論涉及到精神分析流派的弗洛伊德的理論,埃裏剋森的發展心理學理論還有皮亞傑的理論,企圖把人的自我成長與人生曆程跟幸福與否之間的關係理清楚可以說是非常有野心瞭,因為涉及到的因素實在是太多瞭,要講清楚並不容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