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王

鱼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644
译者:夏仲翼
出版时间:2017-4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86547
丛书系列:理想国·阿斯塔菲耶夫作品
图书标签:
  • 俄国文学
  • 小说
  • 外国文学
  • 俄罗斯
  • 文学
  • 阿斯塔菲耶夫
  • 苏俄文学
  • 理想国
  • 奇幻
  • 冒险
  • 成长
  • 海洋
  • 神秘
  • 寓言
  • 动物
  • 命运
  • 孤独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长篇小说《鱼王》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

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

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

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

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并收入俄罗斯原版精美彩插,满足读者多年期待。

作者简介

维克托·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Виктор ПетровичАстафьев,1924—2001),苏俄著名小说家、散文家,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个农民家庭,作品多取材于自身经历,被认为继承了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自然文学传统,并创造出将小说、道德思辨和抒情散文熔于一炉的独特风格。阿斯塔菲耶夫善于描写自然生活,洞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开掘人的心灵,返照时代的剪影。正如评论家马卡洛夫所说:“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是关于我们生活的沉思,是关于人在大地上和社会上的使命以及人的道德标准的沉思,是关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沉思。”代表作有《鱼王》《树号》《牧童和牧女》《最后一次鞠躬》等。

目录信息

序言 /夏仲翼
第一部
鲍耶 /肖章 译
一滴水珠 /肖章 译
没心没肺 /张冰 译
达姆卡 /夏仲翼 译
在黄金暗礁附近 /夏仲翼 译
渔夫格罗霍塔洛 /石枕川 译
鱼王 /张介眉 译
黑羽翻飞 /李毓榛 译
第二部
鲍加尼达村的鱼汤 /石枕川 译
葬后宴 /顾蕴璞 译
图鲁汉斯克百合花 /杜奉真 译
白色群山的梦 /夏仲翼 译
我找不到回答 /高俐敏 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为好友的推荐读完了这本书,对得起他所说的“好几个俄语专业的同学都狂喜”,从内容上而言确实好看,即便阅读体验上与小说相比而更像是散文,尤其是其中一些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篇目。我实际上也没有看过太多苏联文学,所阅读的俄罗斯文学都是帝俄时期或苏俄时期的作品,所以很...  

评分

非常庆幸在2018年未读到这本书,读完立即加入2019年重读书单。不知该如何表达阅读中的那种情绪,沉重、希望、悲哀、向往、怜悯、眷恋、兴奋、急切。。。。。。在作者看似平静、慎重却又漫不经心的笔下叶尼塞河及其养育的土地、人民慢慢向我走来。。。完全沉浸在作者笔下,每一...

评分

读《鱼王》的时候经常让我想起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猎人》,一样的关于原始与野性的故事。 故事背景仿佛是一个与现代社会疏远的世界,不是隔离而是疏远。在这里我都可以看到现代文明的痕迹,但是人们固执的守着原来的习惯,按着猎人或渔夫所世代传承下来的信仰行事,不迎合当代的...  

评分

我最爱的前苏联文学作品之一。从我二十岁到四十多岁的这些年里读过很多遍,其他能有这份殊荣的好书,只有金庸武侠(用来放松头脑)和《静静的顿河》,很多公众眼里更好的书随着年龄和心境的变化却不那么容易激发出重读欲望。 和时下流行的文风比,不矫情、不煽情。文字给你的感...  

评分

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是体现作者自身创作个性最充分的作品,它完全抛弃了小说艺术情节构思的方法,是由十二篇异彩纷呈的故事组成,作家用自白的叙事、抒情散文风格和道德人性准则将之演绎。由于看的是译本,我们看不到此书成型的过程以及作者的修改之处。可在阿斯塔菲耶夫斯...  

用户评价

评分

向往过那种黑和白都很原始的北冥之地,一种中学生式的宣言,单薄得很。谢谢这本“全副心灵”的《鱼王》。印象里,鲁迅的故乡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恸;老舍的故乡包装在皇城的从容大气里,矜持;莫言则笑眯眯地讲着故乡的“鬼故事”,锋利,系“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阿斯塔菲耶夫的西伯利亚,暴烈、荒蛮,却充满生命力。一滴水珠、一条狗、鱼儿、捕鱼人……梦游似的语言,空间无限延伸历时自动压缩,所以短篇读起来更像长篇。就好似做梦,西伯利亚邀你入梦。系“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见之真,所爱之深。

评分

民族性、大自然、普世的道德观,俄罗斯文学总能将这三者紧密融合,铸成这片广袤之地上特有的深沉灵魂,这灵魂就像王安忆所说的从古延续至今的火种,从普希金的壁炉到屠格涅夫的篝火,生生不息。《鱼王》从屠格涅夫那里借了火种,将其烧得更为盛大繁复,字里行间如闻哔剥爆裂之声。书中的景物、人与自然、生命的沉思和痛苦的忍耐,都被火映照在石墙上放大跳跃,成为一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回光返照。

评分

1.5 译得差劲

评分

向往过那种黑和白都很原始的北冥之地,一种中学生式的宣言,单薄得很。谢谢这本“全副心灵”的《鱼王》。印象里,鲁迅的故乡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恸;老舍的故乡包装在皇城的从容大气里,矜持;莫言则笑眯眯地讲着故乡的“鬼故事”,锋利,系“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阿斯塔菲耶夫的西伯利亚,暴烈、荒蛮,却充满生命力。一滴水珠、一条狗、鱼儿、捕鱼人……梦游似的语言,空间无限延伸历时自动压缩,所以短篇读起来更像长篇。就好似做梦,西伯利亚邀你入梦。系“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见之真,所爱之深。

评分

2017年已读066#七月打卡书#短篇的形式,却有着长篇的建构,十三个短篇相前后呼应、彼此对照。阿斯塔菲耶夫并不是以情节见长,反而常常淡化情节的建构,因而他的书写常常消弭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并且常常由一个人、一个故事荡开去,勾连出更多的人与事,就好像大雪封山之时,一群人围坐篝火旁,不紧不慢地细诉各自见闻,却并不介意故事将去向何方。阿斯塔菲耶夫将他的目光聚焦于他所成长的西伯利亚与叶尼塞河,那是“他眷恋之所在,是他的主人公们和他的生命价值之所在”,他笔下的滔滔林海、茫茫雪原,既沉郁辽远,又苦寒荒凉,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既有坚韧勤勉的一面,也有狡诈残忍的一面,而人与自然,就在驾驭与驯服的博弈中休戚与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