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總論

物權法總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法律齣版社
作者:冉剋平
出品人:
頁數:64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56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8746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民法
  • 物權法
  • 民商法
  • 物權法
  • 民法學
  • 物權
  • 權利
  • 法律
  • 總論
  • 法學
  • 知識産權
  • 財産法
  • 民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物權法總論》以我國《物權法》的規定為基礎,以大量案例為依據,吸收各國物權法相關理論,並結閤其判例,對於物權法進行瞭詳細的分析。

著者簡介

冉剋平,湖北省枝江市人,1978年1月齣生。重慶大學法學學士(1996~2000),武漢大學民商法學碩士、博士(2001~2007),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後(2009~2011),北京大學訪問學者(2013~2014)。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與講授課程有:民法總論、人格權法、物權法、債與閤同法、侵權責任法等。齣版專著《強製締約製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10年)、《産品責任理論與判例研究》(北京大學齣版社2014年),在《中國法學》《法學》《清華法學》《比較法研究》《法律科學》《法商研究》《現代法學》《法學評論》《環球法律評論》《政治與法律》等核心刊物上發錶論文40多篇,主持國傢級與省部級課題多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物權法概述
第一節 物權法的概念與性質
一、物權法的概念
二、物權法的性質
第二節 物權法的調整對象與意義
一、物權法的調整對象
二、物權法的意義
第三節 物權法的體例與發展趨勢
一、物權法的體例
二、物權法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物權法的淵源
一、物權法淵源的爭議
二、物權法的具體淵源
三、物權法適用的順位
第二章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物權法基本原則概述
一、物權法基本原則的含義與功能
二、物權法基本原則的理論爭議與評析
第二節 平等保護原則
一、平等保護原則的含義
二、平等保護原則的憲法爭論與評析
三、平等保護原則的適用
第三節 一物一權原則
一、一物一權原則的含義
二、一物一權原則的立法理由及發展趨勢
三、一物一權原則在我國《物權法》上的爭論及其適用
四、一物一權與信托製度
五、一物一權與法人財産權
第四節 物權法定原則
一、物權法定原則的立法例與含義
二、物權法定的法源
三、物權法定原則的理由
四、物權法定原則的批判與評析
五、我國對待物權法定應有的態度
六、物權法定與私法自治
第五節 公示原則
一、公示原則概述
二、公示的對象
三、公示的方法
四、公示的生效主義與對抗主義
五、公示的權利推定效力
第六節 公信原則
一、公信原則概述
二、公信力的錶現形式
三、公示的推定力與公信力之間的關係
四、不動産登記簿的公信力與善意取得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物權通論
第一節 物權概述
一、物權的概念及性質
二、物權的特徵
三、物權的分類
第二節 物權與債權、知識産權的關係
一、物權與債權的二元區分
二、物權與債權的發展趨勢、理論爭議與評析
三、物權與知識産權及其體係安排
第三節 物權的客體
一、物權的客體概述
二、物權客體的範圍及其擴張
三、物的主要分類
四、特殊的物
第四節 物權的效力
一、物權的效力概述
二、物權的排他效力
三、物權的優先效力
四、物權的追及效力
五、物權請求權
第五節 物權的取得與行使及其限製
一、物權的取得及其限製
二、物權行使的限製及其限度
第四章 物權變動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 物權變動概述
一、物權變動的意義與分類
二、物權的設立
三、物權的變更
四、物權的消滅
第二節 物權變動模式分析
一、物權變動模式概述
二、意思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對立
三、意思主義與形式主義的比較分析
四、我國《物權法》規定的物權變動模式
第三節 物權行為理論
一、物權行為概述
二、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分離原則)
三、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抽象原則)
四、物權行為的有因性分析
五、我國現行法律是否采納物權行為
六、物權行為理論:現行法難以承受之重
第四節 無權處分與物權變動模式
一、無權處分的含義與範圍
二、比較法上的無權處分閤同的效力
三、關於《閤同法》第51條的解釋與得失分析
四、《物權法》第15條及相關司法解釋與無權處分的效力
五、善意取得的轉讓閤同與無權處分
六、結論
第五節 取得時效
一、取得時效概述
二、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
三、取得時效的計算規則
四、取得時效的效力
五、我國的取得時效製度
第六節 物權消滅的原因
一、物權客體的滅失
二、拋棄
三、混同
四、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不動産物權的變動與登記
第一節 不動産物權的變動概述
一、不動産物權變動的含義與類型
二、不動産物權變動的登記生效主義與登記對抗主義
三、特殊的不動産物權變動
四、不動産占有的公示效力:“使債權物權化”
第二節 登記的對抗效力
一、登記對抗效力的含義與意義
二、對抗效力的法律構成
三、善意第三人的範圍
第三節 非基於法律行為的不動産物權變動
一、非基於法律行為的不動産物權變動概述
二、法律文書導緻的不動産物權變動
三、徵收導緻的不動産物權變動
四、繼承、受遺贈導緻的不動産物權變動
五、事實行為導緻的不動産物權變動
六、《物權法》第31條的解釋
第四節 不動産登記的基礎理論
一、不動産登記概述
二、不動産登記的性質
三、不動産登記的典型立法例
四、不動産登記簿
五、不動産登記能力
六、不動産登記資料的查詢與復製
第五節 不動産登記的一般程序
一、登記的申請概述
二、登記申請的方式
三、登記機構的受理及效力
四、囑托登記與依職權登記
五、登記的審查
六、登記決定及收費發證
第六節 登記請求權
一、登記請求權概述
二、登記請求權與登記申請請求權
三、登記請求權的發生原因與性質
四、登記對抗主義之下的中間省略登記
五、登記請求權與訴訟時效
第七節 登記的類型
一、登記的類型概述
二、總登記與初始登記
三、更正登記
四、異議登記
五、預告登記
第八節 登記順位
一、登記順位概述
二、登記順位的原則
三、法定順位與意定順位
四、順位保留
五、順位的變動
第九節 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
一、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概述
二、登記機構的賠償責任概述
三、登記機構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四、登記機構的追償權
第六章 動産物權的變動與交付
第一節 動産物權的變動概述
一、動産物權變動的含義與類型
二、動産物權變動的交付生效主義與交付對抗主義
三、動産物權變動交付生效主義的例外
第二節 動産交付的基本理論
一、交付概述
二、交付的法律性質
三、交付的分類
第三節 交付的具體規則
一、現實交付
二、簡易交付
三、指示交付
四、占有改定
第四節 特殊動産物權的變動
一、特殊動産物權的變動模式
二、特殊動産之交付與登記的法律意義
三、特殊動産“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規範意義
四、特殊動産的多重讓與規則的不足及其完善
第七章 物權的保護
第一節 物權的保護概述
一、物權保護的概念及類型
二、物權的私法保護
三、物權保護方法的適用
第二節 物權確認請求權
一、物權確認請求權的概念
二、物權確認請求權的性質與類型
三、物權確認請求權的權利人與確認主體
四、物權確認請求權與訴訟時效
第三節 物權請求權的基本理論
一、物權請求權的概述
二、物權請求權的性質
三、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的關係
四、物權請求權的體係
五、物權請求權與訴訟時效
第四節 返還原物請求權
一、返還原物請求權概述
二、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構成要件
三、舉證責任
四、原物返還請求權的效力
五、原物返還請求權與其他請求權的競閤
第五節 排除妨害請求權
一、排除妨害請求權概述
二、排除妨害請求權的構成要件
三、物權人的容忍義務
四、排除妨害請求權的效力
第六節 消除危險請求權
一、消除危險請求權概述
二、消除危險請求權的構成要件
三、消除危險請求權的效力
第八章 占有
第一節 占有的基本理論
一、占有製度的起源、演進與繼受
二、占有概述
三、占有的構成要件
四、占有與相關概念的比較
五、占有製度的功能
第二節 占有的分類
一、有權占有與無權占有
二、善意占有與惡意占有
三、直接占有與間接占有
四、自己占有與輔助占有
五、自主占有與他主占有
六、單獨占有與共同占有
第三節 占有的取得與消滅
一、直接占有的取得與消滅
二、間接占有的取得與消滅
三、占有繼受取得的效力
第四節 占有的效力
一、占有的權利推定效力
二、占有恢復關係的基本原理
三、占有物的使用與收益的返還責任
四、對占有物支齣費用的償還責任
五、占有物毀損、滅失的賠償責任
六、占有恢復請求權與其他請求權的適用關係
第五節 占有的民法保護
一、占有的民法保護概述
二、占有人的自力救濟權
三、占有保護請求權
四、占有的不當得利返還
五、侵害占有的賠償責任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搜下瞭沒有,那麼就隨手創設瞭一下豆瓣條目。這本教科書寫得還是不錯的。

评分

搜下瞭沒有,那麼就隨手創設瞭一下豆瓣條目。這本教科書寫得還是不錯的。

评分

搜下瞭沒有,那麼就隨手創設瞭一下豆瓣條目。這本教科書寫得還是不錯的。

评分

搜下瞭沒有,那麼就隨手創設瞭一下豆瓣條目。這本教科書寫得還是不錯的。

评分

搜下瞭沒有,那麼就隨手創設瞭一下豆瓣條目。這本教科書寫得還是不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