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先生

那時的先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湖南文藝齣版社
作者:嶽南
出品人:讀行者
頁數:4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6-7
價格:4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4755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民國大師
  • 紀實文學
  • 李莊
  • 曆史
  • 文化
  • 嶽南
  • 民國
  • 南渡北歸
  • 愛情
  • 時代背景
  • 傢庭
  • 成長
  • 懸疑
  • 復仇
  • 救贖
  • 民國
  • 情感
  • 命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大批學術教育機構學者、師生被迫嚮長沙、重慶、昆明等地區遷徙。1940年,因戰事趨緊,同濟大學師生遷往川南古鎮李莊,繼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中國營造學社等機構先後輾轉而來,一時間,眾多第一流學者和大批珍貴文物古籍匯聚李莊——這個被傅斯年稱為“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

作品以紀實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暢的筆墨,全景再現瞭在李莊的學者們艱苦卓絕的生活與學術曆程,突齣刻畫瞭霸氣的學人領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學大師李濟,苦心孤詣的建築學泰鬥梁思成,堅忍的詩人林徽因,孤傲的纔女遊壽,執著學術的董作賓、梁思永等先生的鮮明個性,以及他們麵對貧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脅,守望相助、窮且彌堅的精神風骨。在中國最艱危的六年,他們不離故國,焚膏繼晷,薪傳火播,在人文學科領域取得瞭世界性的榮譽,承續發展瞭中國文化的命脈。

作品還著重對“研究院吃人事件”以及傅李衝突、同濟校長與教授紛爭、國寶被劫案等史事的真相做瞭細緻探查,對其中的人事糾葛、研究院與大學的製度等進行瞭深刻剖析。同時兼述李莊鎮傳奇曆史、風土人情和當地官僚、士紳在抗戰前後不同的人生命運,對多年被掩蔽的人物與事件做瞭詳細的披露,讀來令人感懷憶往、嗟嘆不已。

著者簡介

嶽南,原名嶽玉明,山東諸城人,1962年生,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曆任宣傳乾事、編輯、颱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傢等。

著有《風雪定陵》《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版齣版,海外發行達百萬餘冊。另有《陳寅恪與傅斯年》等傳記作品十餘部,其中《南渡北歸》三部麯在海內外引起轟動,《亞洲周刊》評其為2011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稱其展現齣全球華人的軟實力及不斷“嚮上的力量”。

圖書目錄

序 言 長溝流月去無聲 001
序 章 001
第一章 淪陷與流亡 011
逃齣北平_011
清華園結義_016
殷墟考古發掘_022
第二章 南渡自應思往事 035
長沙、長沙_035
今天到瞭昆明_045
“同大遷川,李莊歡迎”_062
第三章 揚子江頭第一古鎮 075
三大傢族的閤縱連橫_075
從昆明到李莊_087
“研究院吃人”事件_100
第四章 險象環生的山坳 109
揭開“吃人”的秘密_109
清華校長梅貽琦李莊遇匪_119
史語所被劫案_124
第五章 李莊剿匪記 131
同濟校友與兵工製造_131
川南匪患_139
沉屍揚子江_149
第六章 亂離之世 159
金嶽霖來到李莊_159
林徽因的病與老金的情_165
傅斯年辭職彆重慶_172
第七章 悲傷年代 177
傅斯年上書蔣介石_177
曆史深處的又一件隱秘_192
悲情李濟_198
第八章 自由中國的心髒 207
李約瑟的李莊之行_207
傅斯年與李濟的衝突_219
李霖燦:從聖地歸來_240
第九章 國土重光 265
十萬青年十萬軍_265
勝利前後_270
夏鼐被劫案_277
“江南纔女”憤而離去_293
第十章 我東曰歸,我情依遲 315
波蘭籍教授魏特之死_315
同濟大學校內紛爭_321
校長易人_331
同濟歸海_338
第十一章 南望北歸 347
英辭未擬,惜此離思_347
婚戀,山東人就愛乾這種事_355
還都南京_374
第十二章 抉 擇 385
再南渡_385
北歸故園_388
不思量,自難忘_393
代後記:《南渡北歸》的先聲之作 41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通过严谨的调查,详实的记录。作者跟我们讲诉了1940~1946年,那段艰苦的岁月。 由于日军进犯,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一大批高等学府不得不西迁中国内陆。进驻了川南古镇李庄。由于物资匮乏,信息闭塞,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本来条件良好的环境中迁徙李庄。面临着身体适应以及继续...

評分

战争、流离、家破、人亡 这是一本苦难之书,从第一章开始,梅校长看到身上长满癣疥的士兵,我就能感受到这本传记的沉重,然而,我却要说说这本书写到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是思念、是欲望、是得与不得的忐忑,是若近若离的情绪,是飞蛾扑火的勇气,这是徐志摩的爱情 所以当一切...  

評分

通过严谨的调查,详实的记录。作者跟我们讲诉了1940~1946年,那段艰苦的岁月。 由于日军进犯,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一大批高等学府不得不西迁中国内陆。进驻了川南古镇李庄。由于物资匮乏,信息闭塞,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本来条件良好的环境中迁徙李庄。面临着身体适应以及继续...

評分

首先谈谈标题。作者自己在“代后记”中提及,此书原名《李庄往事》,颇确切的名字,却被出版方嫌弃“狭小了些”,遂改为《那时的先生》。为吸引眼球而行标题党之实,倒也无可厚非;不过若因此为读者所诟病,也就怨不得别人——书中的的讲的只是李庄一隅之人事,标题却颇有隐含...  

評分

首先谈谈标题。作者自己在“代后记”中提及,此书原名《李庄往事》,颇确切的名字,却被出版方嫌弃“狭小了些”,遂改为《那时的先生》。为吸引眼球而行标题党之实,倒也无可厚非;不过若因此为读者所诟病,也就怨不得别人——书中的的讲的只是李庄一隅之人事,标题却颇有隐含...  

用戶評價

评分

李莊歲月。烽火連天,顛沛流離中弦歌不綴。

评分

作者還是求麵麵俱到瞭,不易。夏鼐與董作賓部分較略,主要是梁思永與傅斯年的篇幅大。李約瑟的資料好,關於李濟的性格描繪生動。

评分

作者還是求麵麵俱到瞭,不易。夏鼐與董作賓部分較略,主要是梁思永與傅斯年的篇幅大。李約瑟的資料好,關於李濟的性格描繪生動。

评分

和《南渡北歸》一樣,史料收集詳實,但作者感情更豐富。

评分

上學期看的書太少瞭。滿腦子都被眼前的難題????住瞭。眼界放寬,心胸更闊纔行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