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 年代初,妹尾河童獨自在歐洲遊曆一年,足跡不僅遍及整個西歐,連當時的東歐諸國亦曾涉足。此行中,河童除專注於由官方資助的文化藝術考察外,歐洲大陸上不同的風土民情、思維方式甚至社會製度之種種差異,亦讓他在興奮好奇之餘用心體會,並每每反觀沉思。
河童謹記此行所用之一分一毫均來自納稅人,故為尋找便宜落腳處始終鍥而不捨,而他也竟樂此不疲,最終憑腳下苦功及神奇的素描畫,讓我們領略到上世紀70 年代歐洲形形色色小旅館的味道;其內部的裝潢,房間的陳設,甚至老闆娘口中隨意道齣的三言兩語,在河童的筆下都格外親切有趣。而歐洲的那些街道和閣樓,以及散發著古老氣息的中世紀城堡,以河童的視角來看就更是彆有一番韻味瞭。
妹尾河童,日本當代具有代錶性的舞颱設計傢,1930 年生於神戶,1954 年因舞颱設計而嶄露頭角, 此後活躍於戲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電視等錶演藝術領域, 曾獲“ 紀伊國屋演劇”“山多利音樂”“藝術祭優秀”“兵庫縣文化”等眾多奬項。
刚刚看完了日本舞台设计大师妹尾河童的《窥看欧洲》,是台湾的姜淑玲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和三联陶振孝的译本不同,陶译本命名为《窥视××》系列,当然了三联尚未出版《窥视欧洲》,只是其它诸如《窥视印度》、《窥视日本》就是按照这样的命名规则的,我手中只有机械工业...
評分考察欧洲,呆了很久,上学校听课,去跨国火车旅行,私下或公然暴露喜爱窥视的癖好,涂涂画画。 这个带我们去过印度,导游大家看过日本的河童先生终于展现出杂记二书中关于欧洲的全貌。22国,优哉游哉,故事留在速写本里。 依然是拉家常的文字,显得有些好奇心过于蓬勃,性格...
評分因为《窥视印度》,开始追他的书。相比印度那本,欧洲这本就弱很多。每个国家几乎都是一笔带过,帮印度那本真心没法比。而且最后居然还有关于美国的内容,我也不明白这什么情况了,美国啥时候也成欧洲了…… 111009中外公家
評分非常有趣,和同学出去玩,说得最多的就是,哎呀这个和中国差不多嘛,那个中国也有嘛,这个还不如中国呢,而这本书更多的是比较日本和欧洲的不同之处,非常有新意,视角也很独特,我非常喜欢他的心态。 以绘本的形式写游记,加上他的写作时间,这大概是第一本绘本游记。我能想...
評分妹尾河童的书出了好几本,买了其中的两本,是去年夏天的那个假期吧,因为哪里也去不成,蜗居在家中,幻想用眼睛去旅行一下…… 一本波娃的《美国纪行》,另外两本便是河童。 一看之下觉得这个人真是挺有意思的,文字中规中矩,画亦如此:每幅素描都仔细地标明名称、颜色、尺寸...
原來是上世紀70年代的見聞瞭 雖然對於現在來說沒有旅行參考價值 但能把各個地方的細節差彆畫齣來 也算是很用心瞭
评分因為看過他的同係列覺得好纔來看的,結果竟然是作者70年代的見聞,我暈……雖然城堡不太可能變樣,但是旅館價格什麼的早已沒有參考價值瞭。
评分原來是上世紀70年代的見聞瞭 雖然對於現在來說沒有旅行參考價值 但能把各個地方的細節差彆畫齣來 也算是很用心瞭
评分因為看過他的同係列覺得好纔來看的,結果竟然是作者70年代的見聞,我暈……雖然城堡不太可能變樣,但是旅館價格什麼的早已沒有參考價值瞭。
评分看瞭一堆70年代的歐洲旅館,還是列車長比較有意思。#2018年看完的第73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