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重推最经典译本,由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
附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本书出版80周年,此次新版得到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并配有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经典译本。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红星照耀中国》等均有广泛影响。
自然、生动、有生活、有激情。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笔记本上留下的几个关键词。 SNOW是我们从小就在历史书上学到的人物,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他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与其说他是一个“被统战”的对象,我倒更愿意相信,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
评分昔日他乡如梦乡,回首四顾心茫然 那是一段最璀璨的岁月,那些日子那块土地上的人们,都有着孩子般晶亮的眼睛,纯真而质朴的笑容,简单而纯粹的梦想。 斯诺,这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在那个动荡充满未知的年代,孤身前往被一群称作“赤匪”人们所占据的根据地,用他旁观者...
评分 评分红星闪耀70年——从《西行漫记》看历史题材作品的写作技巧 《西行漫记》的阅读是令人愉悦的,埃德加•斯诺,一个陕北苏区采访将近4个月的美国记者,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
评分前半部分文笔比较随和,叙故事般的铺展。后半部分讲了很多中共党史以及西安事变,看的出斯诺是一个比较红专的人,但高中历史大多学过,不是个人兴趣所在。斯诺作为一名旁观者的角度,所见所闻所写,可信度还是有的,没有偏离纪实性的要求。其他不多说,只说对书中印象深刻的几...
已购已阅已送我爸
评分共产党何以脱颖而出?看过此书可以有个答案。阶级斗争是波澜壮阔的,为了全人类解放的事业,比想象中的要严峻。富人对穷人的压迫,也是无法体会的,站在当代,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努力。孰是孰非,心里有了新的答案。
评分本来以为会是政治性很强的枯燥作品,结果可读性极强。斯诺全程都保持着美国佬的幽默乐呵和新闻记者的敏锐思索(洋鬼子的身份让他既疏离旁观又格外受重视,斯诺提及此也颇有妙论,真中国通),让我想起了近两年很红的何伟,莫名有种传承迭变感。未删节的良本,全书最抓眼球的莫过于各位开国元勋(包括林彪和李德)的小传,美式人物白描,说真的感觉从小看过的影视领袖形象并没有超越这个高度,而结尾西安事变简述更是丝丝入扣的好看,比电视剧出彩多了…1937的著作还点出了未来回汉冲突隐忧,集体淹没个人的红色文化倾向,斯诺的政治敏感度啊
评分最后一章太过审慎保守,拉低了全书水平,似乎是对全书进步情绪的一种自我保护式调和妥协。斯诺的微观道德直觉(对个体遭遇的感受力、同理心)和宏观政经战略预判(对新生军事体建立土壤与新生经济体运行规律本质的解读)都是敏锐、客观全面而准确的,他更为寻求事实,冒着生命危险突破封锁线进行实地考察,这已经是一流战地新闻人的水准。
评分重温历史,独特视觉,重新明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