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与音乐

魏晋风度与音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平
出品人:
页数:279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17449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音乐
  • 历史
  • 郭平
  • 学术
  • G郭平
  • 魏晋风度
  • 工具书
  • 2016
  • 魏晋风度
  • 音乐史
  • 文化史
  • 文学
  • 历史
  • 哲学
  • 艺术
  • 审美
  • 士人文化
  • 中国古代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汉末以降,无论其地位如何,士人都处在一种旦夕祸福、动辄有杀身之虞的境地里。音乐之于他们于是有了特别的意义,它不再是宴享娱乐时助兴的工具,不再是颂君王祈天地敬祖先的工具,而更是士人逃灾避祸、安置精神的一种生存方式。这种悲哀而无奈的方式中包含了朝不保夕的迷惘和感伤,也包含了异常活跃、异常非富的自觉的哲学思索。那么,这种方式又是一种存在的方式。

作者简介

郭平,男,江苏镇江人,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古琴丛谈》、《印尼叙事》、《后来呢》、《巴厘巴厘——一个中国人的三十次巴厘岛之行》、《在异乡》等。

目录信息

一版序 3
再版序 6
第一章 六朝前音乐文化简述 8
第二章 魏晋风度与音乐 25
第一节 汉末以来士人的处境、心态与闻乐好哀之风 27
第二节 帝王好乐与音乐的雅俗之变 39
第三节 魏晋风度与音乐、药、酒的关系 54
第四节 陶渊明与无弦琴 104
第五节 清——独往之美 120
第三章 无限的向往 132
——魏晋六朝乐论研究 132
第一节 阮籍的音乐理论 132
第二节 嵇康的音乐理论 164
第三节《声无哀乐论》 180
第四章 阮、嵇乐论与老、庄音乐观的比较 201
第一节 老子“大音希声”论的分析 202
第二节 庄子的音乐思想 208
第三节 阮、嵇与老、庄音乐观的比较 215
第四章 六朝乐论与文论、画论、书论的综合研究 225
第一节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227
第二节 “山水以形媚道” 250
第六章魏晋风度与中国音乐精神 260
第一节 六朝音乐精神对古代琴曲题材内容的影响 260
第二节 中国音乐之“清” 29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郭老师年轻时做的学问。上大学时就想找了读一直没找到,也好,那时候肯定也读不进去。现在有了些文化上与琴上的基础,感触更深。“到底意难平”,中国文化中,始终最亲近屈子那条线索,魏晋风度显然更接近“骚”而不是那么“道”,当然,换了我显然是不会把鲁迅算上的。

评分

郭老师年轻时做的学问。上大学时就想找了读一直没找到,也好,那时候肯定也读不进去。现在有了些文化上与琴上的基础,感触更深。“到底意难平”,中国文化中,始终最亲近屈子那条线索,魏晋风度显然更接近“骚”而不是那么“道”,当然,换了我显然是不会把鲁迅算上的。

评分

【谢谢猫老师赠书厚意】翻开这本书的时恰逢心情波澜之际,读来颇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内容铺排极好,材料、分析、赏析均有着力,是基于材料的对历代音乐接受与理论非常全面的描述,并透过一代代人的“音乐观”窥探他们的精神风貌。书序言的观念也很让人欣喜,“在书主题之外说一些别的什么”正是这些“别的什么”驱动着作者成就这部作品。

评分

郭老师年轻时做的学问。上大学时就想找了读一直没找到,也好,那时候肯定也读不进去。现在有了些文化上与琴上的基础,感触更深。“到底意难平”,中国文化中,始终最亲近屈子那条线索,魏晋风度显然更接近“骚”而不是那么“道”,当然,换了我显然是不会把鲁迅算上的。

评分

郭平老师的早年之作,探讨魏晋时期的士大夫音乐,与当时文化、社会氛围和士人群体心理之间的关系。作者采取的主要还是文学、文艺学、艺术学的文本阐释与分析的路径,并没有吸收太多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然而文笔流畅深邃,分析精彩深入,对于新文化史、音乐史和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读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有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