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一部著作,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引起轰动,后多次重印、再版,畅销近百年。
本书共分12篇,以人物为线索,梳理了从老子到荀子哲学思想的嬗变,并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绝的原因。它摆脱了旧有的思想框架,摈弃了没有可靠依据的史料,并首次阐明了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和规范。因此,不论在专史还是通史的研究和写作上,本书都具有开创意义。通过本书,读者可以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史,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徽州绩溪人。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也最长久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他对文学、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著作宏丰,主要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等。
1923年,一批学子即将出国留学,他们想在出国前快速累积国学常识,对国学能大致了然于胸。但苦于没有专业基础,不知从何入手。于是找到胡适先生,希望能给他们列出一份实用的国学书单。胡适大笔一挥,写下了一份名为《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的书单。 在书单的思想史部分,...
评分近三四日读胡适、冯友兰《中国古代哲学史》,再对照之前所看《老》、《庄》等诸子的个人感受,稍作议论。首先罗列诸子哲学统治下的社会面貌: 老子:国家人民没有文化,文物则被销毁,人们相信的是自然法则,天地之间有个“道”为万事的本源;人们活着是为填饱肚子这样的基本生...
评分 评分 评分“合辑本”的最大看点,无疑是整理辑入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北大讲义原本。实际上,随着这部胡适讲义本的发现,《胡适全集》之“不全”,再一次昭然若揭。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大陆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的数量剧增,多家出版社均推出以各种卷上版...
封面设计不错。——2016-5-27
评分- 看书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 明明是先秦诸子, 怎么中国哲学史呢? 一方面是书的考证, 这是胡一贯的主张的科学方法, 一方面胡终章的中绝, 确实有遑论两千年的偏颇 - 哲学在名与实上面的说明的, 对初学者很有裨益
评分撇去立场问题,胡适先生还是专心于学术的大儒。这本书详写了研究方法、史料取舍,用当时西方较为严谨的学术研究方式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只可惜的是,这本依然是「上卷书」,胡老的哲学史大纲,走到秦汉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评分- 看书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 明明是先秦诸子, 怎么中国哲学史呢? 一方面是书的考证, 这是胡一贯的主张的科学方法, 一方面胡终章的中绝, 确实有遑论两千年的偏颇 - 哲学在名与实上面的说明的, 对初学者很有裨益
评分撇去立场问题,胡适先生还是专心于学术的大儒。这本书详写了研究方法、史料取舍,用当时西方较为严谨的学术研究方式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只可惜的是,这本依然是「上卷书」,胡老的哲学史大纲,走到秦汉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