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葑小集》是一本关于图书装帧设计的随笔集。作者群山在文中洋洋洒洒近十万字,内容从说书、说人,到说装帧设计,凡是与书有关的内容,无论是人还是事,都是作者描述、捕捉的对象,文笔细腻灵动,感情真挚。书中共收录文章四十余篇,每一篇文章都涉及一本或几本相关图书的封面,而且附有所谈论封面的彩图,图文相辅相成,相映成趣,颇值得一读。
群山,原名杨群山,河北沙河市人。务过农,学过画,上过军校,当过军官;后转业至机关工作至今。业余喜读孔庄诗骚、唐诗宋词、明清小品、周氏兄弟和止庵、扬之水,爱写小说和随笔。作品见于《北京青年报》副刊、《青岛日报》等多家报刊。
春虽恋栈不去,夏却也守信而来,乱穿衣,仿佛也注脚着人生的那么一点点不知所措,好在日月纵然已掷人去,每念此总无太多悲凄。古人云“四十不惑”,自然不会张狂到以为于娑婆世界无所不晓,世事倥偬,量一身只如汪洋中一芥之舟而已。不惑的,或许只是明白知之为知之,甚至知之...
评分 评分大约七八年前,偶然读到复旦大学许道明教授的《插图本中国新文学史》。作者在前言里写道,大凡治新文学者,亦应如古文学,于众多原典史料的爬梳摸索,于时间厚厚灰尘的拂拭清理中,得出真知识。因此,该书最大特色便是配有新文学草创期诸多文学作品的原始书封图,使人读来...
评分感觉遇到了知音,我买书也看装帧,有些书的排版封面与书籍本身简直相差千里,就算书再好看我也不想买。好的装帧不仅赏心悦目,更有收藏价值,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啊~
评分托翁尝云:重要的是知识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有的人懂得很多,但却不懂得更重要的东西。 这种书于我来说都是舍不得读完的。
评分太喜欢这种看似小兴趣,却有大性情的趣味了!!!
评分【2018117】时光偷不走神采,节制掩不住热爱。非常美的书,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选入的封面多有名作,也不乏遗珠,很长见识。想问群山老师什么时候办图书馆,展览馆也行啊【喂】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689】几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拿起又放下。虽然不起眼,但是很有书味。这样含蓄隽永的装帧现在很少见。而且里面的内容也是关于图书装帧的随笔。记得里面有关于鲁迅两个版本《彷徨》封面的对比,两版封面都采用了美术家陶元庆设计的“红日将落,照映在呆若木鸡的三脚人身上”。有意思的是本来北新书局版封面上的“红日”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谁知鲁迅逝世后鲁迅全集出版社再版时,“红日”圆得规规矩矩!陶先生说过:“竟然有人以为我是连两脚规都不会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