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权威全汉昇先生讲授
纵论古代经济发展大势与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型
...................
※编辑推荐※
☆ 中国经济史权威全汉昇先生讲授,一部系统、深入而简明的经济通史
☆ 在会通古今、中西比较的宏大视野下,运用丰富的史料、数据与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展开分析
☆ 一代学术名家深入浅出、生动易读的讲解,了解和 概观中国经济社会古今演变的首选读物
...................
※内容简介※
全汉昇先生曾于1967年至1968年间在香港新亚书院先后开设“中国社会经济史”与“中国近代经济史”课程。作为经济史研究的权威名家,全先生在对中国自远古直至近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中,以宏大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征引了丰富的史料和详尽的数据,并引入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以西方社会及其经济状况为参照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对历代人口变化、农业生产、财政税制、工商贸易、货币金融、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情形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数千年间经济发展与社会演进的大势,而且对明清直至近代的重大历史转型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剖析。本书由新亚书院毕业生叶龙先生据课程笔记整理而成,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解释与补充。
口述者简介
全汉昇(1912—2001),广东顺德人,历史学家、教育家、著名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专家。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潜心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历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及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新亚书院院长、新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主要著作有《唐宋帝国与运河》《中国行会制度史》《中国经济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明清经济史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等。
整理者简介
叶龙,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教育文凭,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著有《桐城派文学史》《桐城派文学艺术欣赏》《中国古典诗文论集》《王安石诗研究》《孟子思想及其文学研究》及《中国、日本近代史要略》等。
01 记得中学学历史的时候,讲到大运河的起源,大运河是由隋朝的隋炀帝主持修建的。历史书上更多的是讲隋炀帝横征暴敛,最终引发民怨,运河虽然建成,但隋炀帝也命丧扬州。当时学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个皇帝也是有意思的很,挖了大运河最后却命丧如此,大运河到底为什么要挖?它到底...
评分01 记得中学学历史的时候,讲到大运河的起源,大运河是由隋朝的隋炀帝主持修建的。历史书上更多的是讲隋炀帝横征暴敛,最终引发民怨,运河虽然建成,但隋炀帝也命丧扬州。当时学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个皇帝也是有意思的很,挖了大运河最后却命丧如此,大运河到底为什么要挖?它到底...
评分 评分全汉昇是中国经济史学界的泰斗和学科开创者之一,曾于1967至196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讲述“中国社会经济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两门课程,本书就是这两门课程的演讲稿,由叶龙整理成书。 作者在导论中指出,经济史就是研究人类获取财物和消费财物的历史,而经济史的主要...
评分由史学名家全汉昇教授口述、并新亚书院毕业生经叶龙先生整理的这部《中国经济社会通史》,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读了都让人耳目一新,甚而至于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们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史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更能让我们以更加科学和...
7.5分,言简意赅,概括全面,作为入门初步读物是很好的。只看了隋唐以来的部分,里面有些内容很有启发,而且很好读,并不像某些书一样读起来无趣无味无法理解。唐宋时代大运河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沟通南北、交换物资),真州取代扬州等分析,很有见解,引人思考。
评分意犹未尽
评分8分级入门读物。可视中华4000年社会经济大观。
评分《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由中国经济史权威全汉昇先生讲授,叶龙整理,纵论古代经济发展大势与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型,是一部系统、深入而简明的经济通史。
评分《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由中国经济史权威全汉昇先生讲授,叶龙整理,纵论古代经济发展大势与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型,是一部系统、深入而简明的经济通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