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拐点》的13个精彩故事,悬念迭起,惊心动魄,内涵深远,影响至今。这13个故事,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3次改革进程,并且把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西方同一时期的改革对照起来加以比较。这一主题,在当前的“历史热”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13个精彩故事连缀在一起,形象地描画出中国改革史的轮廓。动感现代的文笔、别出心裁的结构、突破陈规的解读和枝繁叶茂的细节,更增加了阅读的魅力。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当代中国改革大业,与历史中国的诸多改革息息相关,不论是发动时机、战略选择、机会把握还是难点所在,乃至改革哲学等各方面,都能从历史的观照中找出相应的影子。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更值得深思。
改革就是拐点,成功和失败都是拐点。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多失败,我们已经丧失了太多机遇。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方兴未艾,潮流涌涌。为了进一步摆脱羁绊,攻坚拔城,争取更大辉煌。比对以往的改革,举一反三,实为不可或缺的明智之举。
马立诚, 1946年出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政论家。长期从事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研究,撰写多种评论及文化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8年马立诚与凌志军合作撰写《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呼喊》,出版后连续两年成为当年中国最畅销书。《交锋》发行200万本,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
1999年9月,马立诚被美国《亚洲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
2002年12月,马立诚在北京《战略与管理》杂志第6期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在亚洲引起轰动,在国内引起激烈争论。
1986年迄今,出版著作11本。
马立诚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malicheng
作者在马立诚文中说,当前的历史热,多是集中在有名的帝王将相身上,同一个帝王的历史,竟出了十几种不同的版本。但是,在人人说历史的大热中,对中国改革史的阐述极少,这是一个遗憾。因此,总结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成败得失,以资借鉴和思考,增进我们对今天改革的理解和把握,...
评分历史的拐点,往往是历史走向即将发生改变的关键点,恰恰也是改革的重要时机。马立诚对历代的重大改革进行梳理,并力图与同时期的西方改革进行纵向对比。然而,对西方改革的介绍在本书中介绍的太少了。 通观全篇,作者的改革意向同当下中国的改革不谋而合。可以说,最大的意义,...
评分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宋仁宗庆历年间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出知郓州、青州等地。宋神宗熙宁二年再度为相,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亳州,拒不执行青苗法,后致仕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为什么曾经的改革骨干,变成了反动派呢?其一...
评分很多人都推荐我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在前言和序中写的很不错,可惜整本书的内容并不如之前所说般。但是这本书却又给出了很大的新的理解,对历史,对改革,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评分很多人都推荐我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在前言和序中写的很不错,可惜整本书的内容并不如之前所说般。但是这本书却又给出了很大的新的理解,对历史,对改革,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not bad
评分恩..劣根性.
评分唐写得有趣。之前的没有深挖。宋及以后的内容我读得草率,价值也确实有限。
评分看历史,知兴衰,望未来。
评分#读书笔记# 174 4.5 子产改革成功,得善终。商鞅改革成功,秦强,商鞅被车裂,改革却措施大多保留。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成功,但后被判乱杀死,赵国人亡政息。西汉王莽的改革失败,其人被杀。北魏皇帝元宏迁都并向汉人学习,改革成功,元宏盛年病死。唐代刘晏,杨炎经济改革成功,两人均屈死。唐代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王伾病死。北宋范仲淹整顿吏治的“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官。王安石变法失败,其人隐退后病逝。明朝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在其为首辅的十年间成功,其病逝后改革废止,最终失败。洋务运动成功,达到了发展工业等目的,但甲午海战惨败。倡导君主立宪的百日维新失败,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梁启超外逃,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清末立宪失败,皇族内阁引发不满,被武昌起义枪声打断,清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